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第 37 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激素:为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
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的一
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皮质激素的分类: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1、对代谢的影响
(3)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使大量游离脂 肪酸进入肝被分解,有利于糖原异 生。
长期大量应用,使血浆胆固醇升 高,并激活四肢皮下的脂酶,使脂 肪分解,重新分布在脸、上胸、颈、 背、腹及臀部,形成向心性肥胖和 满月脸。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1、对代谢的影响
感染扩散 阻碍创口愈合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抗炎作用机制
⑴ 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
➢炎症时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① 白介素1~6、8 (IL-1~6、8 )
②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a )
③ γ-干扰素(IFN-γ)
③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
基本结构为甾核 C3的酮基, C4~5的双键, C20的羰基是肾 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生理功能必需基团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
CRH
ACTH
分泌
丘脑下部 垂体前叶 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
—+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细胞因子对慢性炎症的作用:
(1)促进白细胞浸润,并使血管内 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活 化。 (2)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3)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以及淋巴 细胞增殖、分化。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抗炎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抑制细胞因子基 因的转录,使细胞因子生成减少, 从而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 应。
抗炎作用机制
(4) 抑制粘附分子的产生
TNFa 抑制 糖皮质激素
诱导
基因表达 内皮白细胞粘附子-1 细胞内粘附分子-1
促进炎症 细胞浸润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生理效应与药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
使血糖升高,肝糖原及肌糖 原增加。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 ①减慢葡萄糖的转运 抑制靶细
胞膜的葡萄糖载体,减少葡萄糖易 化扩散进入细胞内。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1)糖代谢
②减少葡萄糖的利用 抑制葡萄
糖分解酶,减少细胞对葡萄糖的摄 取利用。
③促进糖原异生 诱导糖原异生
在应激状态下,糖皮质激素 分泌增加,可达正常时的十倍, 发挥抗炎、抗免疫、抗休克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糖皮质 激素
天然品 氢化可松 可的松
合成品
泼尼松 泼尼松龙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作用广泛 不良反应多
抗炎作用 成倍增加 对水盐代谢 影响更小
肾上腺皮质激素基本结构
糖皮质激素减轻毛细血管扩张 和通透性增加,减少血浆渗出、水 肿,减少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红、肿、 热、痛症状。
抑制毛细血管新生和成纤维细胞 增生,抑制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 连及疤痕形成。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2、抗炎作用
炎症: 机体的防御反应
组织修复的过程 抑制炎症的同时降低机体的防 御功能,导致
缓激肽:扩张血管,致痛。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脂皮素 诱导 糖皮质激素
抑制
磷脂酶A2
环氧酶 前列腺素
细胞膜磷脂
花生四烯酸
脂氧酶 白三烯
血小板活化因子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糖皮质激素诱导ACE而降解缓激肽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糖皮质激素 诱导 ACE(激肽酶Ⅱ)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抗炎作用机制
⑵ 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 炎症介质:
白三烯(LT): 白细胞趋化作用 增加血管通透性。
前列腺素(PG): 扩张血管,增加通透 性,诱导炎症细胞聚集,提高神经 末梢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抗炎作用机制
⑵ 抑制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扩张血管并增 加通透性,诱导炎症细胞聚集。
酶的合成,促进糖原异生。 长期大量应用有加重或诱发糖尿
病的倾向。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1、对代谢的影响
(2)蛋白质代谢
提高蛋白分解酶活性,促进蛋 白质的分解(胸腺、淋巴组织、皮肤、 肌肉、骨组织等);促使氨基酸转移 至肝脏,加强糖异生而抑制蛋白质 的合成。
长期大量应用,肌肉消瘦、皮肤 变薄、骨质疏松、淋巴组织萎缩、 生长缓慢、伤口愈合延缓。
(4)水盐代谢
有较弱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留 钠排钾。 人工合成品如曲安西龙、 地塞米松留钠作用极弱。
能减少小肠对钙的吸收,促进肾 对钙和磷的排泄,长期应用可引起骨 质疏松症。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生理效应与药理作用
2、抗炎作用
炎症: 是机体对各种刺激(物理、
化学、生物、免疫等)产生的一种 防御反应。
炎症早期: 以渗出为主,毛细血管扩张
和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水肿,白细 胞浸润及吞噬反应,炎症介质释放,产 生红、肿、热、痛等症状。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2、抗炎作用
炎症后期: 以增生为主,毛细血
管新生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 组织形成,产生粘连及疤痕。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2、抗炎作用
降解
失活
缓激肽 舒张血管、致痛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抗炎作用机制:
⑶ 抑 制 一 氧 化 氮 合 成 酶 (NO synthetase,NOS)
细胞因子可使NOS增多,使NO生 成增加,导致炎症部位血浆渗出,水 肿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抑制NOS的基因转录, 减少NO的生成。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1. 盐皮质激素,由球状带细胞分泌, 有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
2. 糖皮质激素,由束状带细胞合成 和分泌,有皮质醇、氢化可的松和 可的松。
3. 性激素,由网状带细胞分泌,有 雄激素及少量雌激素。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二节糖皮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是广泛作用于机体的一类重 要激素。
在生理情况下,主要影响物 质代谢,维持机体自身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