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做好我矿油脂的管理工作,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机电技术部是油脂管理的业务主管部门,设专业油脂管理组,负责全矿油脂的统一管理工作,并建立油脂使用台账。
第三条各使用单位必须配备兼职油脂管理人员,负责油脂计划提报、领用和管理工作。
兼职油脂管理员要建立油脂使用台账,并每月25 日前与机电技术部核对一次。
第四条油脂计划的提报由各使用区队自主编制计划,并报机电技术部审批,油脂采购计划经相关审批程序后由物资分部组织采购。
第五条油脂到货后,严格履行入库验收手续,购置的油脂必须是原装、原桶、标签和油质相符,产品合格证、化验单等资料齐全。
第六条物资管理科应按要求建立油脂出入库台账,应使用专用库房存放,严禁露天存放,库房及其周围10m内严禁烟火,并按照规定制定防火制度,配置灭火器材。
第七条物资管理科保管的油脂,必须分类放置,各品种油脂要专灌专用,专桶专用、专器专用。
桶上必须有明显的标记(注明油种牌号、生产厂和进货日期)。
油脂堆放时,每堆不宜过高,容器不得倒置,储存中应尽量减少倒桶及移动次数,避免油质污染。
第八条物资管理科在出库油脂时,应遵循“先进先发、储新发旧”的原则,保管员要严格注意有效储存期,超过储存有效期的油脂,要报机电技术部,经过取样化验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第九条油脂由机电技术部统一发放使用,各使用工区领用油脂时必须向机电技术部递交油脂领取单,将需用油脂型号、数量、用途等信息填写清楚,机电技术部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审批。
严禁未经审批私自领取油脂。
第十条各使用工区领取油脂后应尽快投入使用,不得随意库存。
根据生产需要,需要存放油脂的,机电技术部要对存放地点和数量进行严格审批。
井上存放地点要达到物资管理科库存的安全要求,井下油脂应存放在专用硐室内,专用硐室应为顶板完整、煤尘小、无淋水、清洁卫生、无危
险的场所。
存放油脂地点应配备灭火器材,油桶要分类保管,摆放整齐,桶盖齐全密封好,桶上加防尘罩。
存放的油脂应悬挂牌标志牌,注明油脂的品种、型号、数量和使用期限等技术参数。
第十一条各工区设备用油要严格按规定的品种、牌号用油,不同油品、不同生产厂家和不同牌号的油脂不得随意代用、混用,如遇特殊情况,需用别的品种或别的牌号时,必须向机电技术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更换前,应对设备彻底清洗。
第十二条润滑油脂实行“五定”制度,即定人、定质、定点、定时、定量。
各工区应指定专人负责定时、定量对设备进行维护加油,机电技术部油脂管理小组应建立明确的台账,监督各工区油脂管理工作的落实。
1对使用固体油脂润滑的设备,必须根据使用说明对润换部位进行检查,缺少油脂时及时补充,并定期对油脂进行更换。
2对使用润滑油的设备,润滑油的数量应使油面在油位指示器上、下油位刻度线之间。
3各工区的油脂管理员应按规定加油,严禁超加或油量不足。
4各工区的油脂管理员应经常巡查各类设备,发现漏油现象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保持工作环境卫生,防止污染。
第十三条为设备加油时,加油容器和设备的油口要用绸布或泡沫塑料擦干净,不准用棉丝擦洗,抽油器和手摇注油器要专器专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灰尘污染。
第十四条井下设备加油与换油,应在检修时间进行,换油时先清理周围环境,用水除尘、必要时加棚布遮挡,以防灰尘和煤块进入油箱,换油时应先放出旧油,然后用待用油清洗油箱,再加入新油。
第十五条采煤工区要严格执行乳化液泵的操作规程,乳化液配比浓度必须达到3—5%,现场必须有完好的折射仪,泵站工每天交接班和班中(不少于两次)应用折射仪检查乳化液浓度,严禁水管长流水。
第十六条各工区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油箱应定期检查密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