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样卷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样卷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试题样卷(A卷)一、填空题(10分)1、“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

”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其中,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和。

2、在三段论第一格中,中项M分别是大前提的和小前提的。

3、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不能换质位。

4、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具有关系的判断假。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青年应该奋发向上”两语句中,概念“青年”( )A.都是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B.都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2.对于A、B两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b不是a,那么,A、B两概念具有()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同一素材性质判断主要是指( )的两个性质判断。

A.判断联项分别相同B.量项分别相同C.主、谓项分别相同D.判断的结构分别相同4.若断定SAP和SEP都假,则( )A.违反同一律B.违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5、“革命者就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人”,这个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同语反复B、循环定义C、定义过宽D、定义过窄E、定义含混6.一个相容选言判断p∨q假,那么,一定为()A.p真q真B.p真q假C.p假q真D.p假q假7.“如果某行为是犯罪行为,则必是违法行为”,由此可知( )A.如果某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则不是违法行为B.如果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则不是犯罪行为C.只有某行为是犯罪行为,才是违法行为D.只有某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才不是犯罪行为8.只有发烧才是患肺炎,小红发烧,所以她一定是患了肺炎。

以下各推理中与上述推理犯同样逻辑错误的是( )A.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好,所以我一定有资格当三好生。

B.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有资格当三好生,所以我一定学习好。

C.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没资格当三好生,说明我学习不好。

D.只有学习好,才有资格当三好生,我学习不好,因此我没资格当三好生9.某司机违章,警察说:“对你要么扣照,要么罚款。

”司机说:“我不同意。

”按照司机的说法,以下各项中他必须同意(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扣照,又不罚款。

D.如果不能做到既不扣照,又不罚款,那么就既扣照,又罚款。

10.“(p→q)∧(r→s)∧(┐q∨┐s)→(┐p∨┐r)”,这一推理式是()A.二难推理的简单构成式B.二难推理的简单破坏式C.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D.二难推理的复杂破坏式11、“有作案动机”和“有作案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12、“并非只要学好外语就能出国”与之等值的命题是()A、学好外语且能出国B、不学好外语但能出国C、学好外语而不能出国D、不学好外语也不能出国13、(1)没有人不是自私的。

(2)没有人是自私的。

这两个命题()A、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B、不能同真,可以同假C、不能同假,可以同真D、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14、以“如果甲、乙都不是木工,那么丙是木工”为一前提,若再增加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必然推出“乙是木工”。

()A、丙是木工B、丙不是木工C、甲不是木工D、甲和丙都不是木工15、“不可能所有的花都结果。

”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A、可能所有的花都不结果B、可能有的花不结果C、可能有的花结果16、并非“要么老张当选代表,要么老李当选代表”。

以下哪项是上述命题的等值命题?()A、老张和老李都当选B、老张和老李都没当选C、老张当选但老李没当选D、老张没当选,当选的是老李E、老张和老李都当选或者老张和老李都没当选17、已知“甲队可能会战胜乙队”,可推出()A、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B、并非“甲队必然不会战胜乙队”C、并非“甲队可能不会战胜乙队”D、并非“甲队必然会战胜乙队”18、“强盗的儿子未必是强盗”出发,必然能推出()A、强盗的儿子可能是强盗B、强盗的儿子可能不是强盗C、强盗的儿子必然不是强盗D、强盗的儿子不可能是强盗19、若SAP与SIP恰有一真,则必然有()A、SIP与SOP恰有一真B、SEP与SOP恰有一假C、SAP与SEP恰有一假20、高级干部都是普通公民,我不是高级干部。

因此,我不是普通公民。

以下哪项是对上述推理的正确评判?()A、推理正确B、推理错误,偷换概念C、推理错误,中项两次不周延D、推理错误,大项不当周延E、推理错误,小项不当周延三、判断题(下列断定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出理由。

12分)1、天文学就是研究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的科学。

2、直系亲属有祖父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叔伯、姑母、舅父、姨母等。

3、一个推理的前提真,并且结论真,这个推理一定是正确的。

4、“凡是正派人都是光明磊落的”推出“不光明磊落的人都不是正派人。

5、外语翻译都要懂外语,他不是外语翻译,所以,他不懂外语。

6、李明这次没有通过逻辑考试,因为他出差缺了课,而只有不出差缺课,才能通过逻辑考试。

四、图解题(共2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用欧拉图表示以下概念间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A)是全国重点大学(B),但不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C),清华大学(D)既是全国重点大学,又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

2.真值表方法判定以下推理是否成立:如果(我)患了阑尾炎,那么(我)一定会肚子痛;我最近常感肚子痛。

因此,我准是患了阑尾炎。

五、分析证明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已知:(1)“只有张明没得奖或李东没得奖,王洪和高亮才都得奖。

”(2)“王洪没得奖或高亮没得奖”是不真的。

(3)“李东得奖了。

”问:能否确定张明、王洪、高亮谁得奖?谁未得奖(写出推导过程和推导根据)2.下列甲和乙的推理都对吗?甲:“下午只要是晴天,我就到你家访你。

”乙:“下午只有下雨,我才外出。

”下午下雨,甲去访乙。

乙说甲食言,雨天不应访他,甲说乙说话不算数,下雨末外出。

3、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命题,则小前提必须为肯定命题。

井冈山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样卷(一)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p→q”中,逻辑常项是2、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属性”来分析,“非法出版物”是概念。

3、根据对当关系,当“所有S不是非P”为真时,“所有S是非P”的逻辑值为。

5、与p∧q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为。

6、由S A P换位推理,可得结论。

7、“马克思主义者是实事求是的,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前提。

8、一个大前提为p∨q的有效推理形式,当结论为q时,小前提为。

9、在进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可能犯的逻辑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SIP与SEP之间()(1)常项和变项都相同(2)常项和变项都不同(3)常项不同,变项相同(4)常项相同,变项不同2、当S与P为真包含于关系时()(1)SAP与SEP都真(2)SAP与SEP都假(3)SIP与SOP都真(4)SEP与SOP都假3、从概念间外延关系上看,“复合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为()(1)真包含关系(2)真包含于关系(3)交叉关系(4)同一关系4、通过减少“黑龙江大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将其外延扩大为“大学”这一概念,运用的逻辑方法是()(1)概括(2)限制(3)定义(4)划分5、从命题的形式结构看,“他不是党员就是团员”是()(1)负命题(2)假言命题(3)联言命题(4)选言命题6、“教师讲课要生动的说法我不赞同,因为讲课又不是表演相声,用不着逗人发笑。

”这一议论()(1)违反同一律(2)违反矛盾律(3)违反排中律(4)不违反逻辑规律7、结论是必然性的推理为()(1)类比推理(2)直言三段论(3)简单归纳推理(4)科学归纳推理8、下列正确表达“演绎推理”(A)、“选言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这四个概念之间外延关系的欧拉图是()9、“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他没有改正错误,可见他没有认识错误”。

这个假言推理是一个()(1)错误的否定前件式(2)错误的否定后件式(3)正确的否定前件式(4)正确的否定后件式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1)常项—量项(2)逻辑学家—哲学家(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4)推理—必然性推理(5)变项—支判断2、在一次划分中,若犯“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即划分后的子项之间出现了()(1)全同关系(2)真包含关系(3)交叉关系(4)矛盾关系(5)反对关系3、下列直接推理式中,无效的是()(1)SAP→PAS (2)SEP→SAP (3)SIP→SOP(4)SOP→POS (5)SAP→PES4、“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陶行知是教师,所以陶行知是辛勤的园丁”,这一推理()(1)中项不周延(2)混淆概念(3)有效(4)违反同一律(5)自相矛盾5、以“要搞好环保,就要治理污染”为前提进行有效推理,推出的结论是()(1)搞好环保(2)治理污染(3)没有搞好环保(4)没有治理污染(5)并非不治理污染四、图表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说明上述A、B、C、D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CA B D3、用真值表方法判定:当p→q为假时,P∨q和p∧q各取何值?4、用真假表方法,说明丁的判断是否正确。

甲:小张在黑龙江大学,小李不在理工大学。

乙:要么小张在黑龙江大学,要么小李不在理工大学。

丙:只有小张不在黑龙江大学,小李才在理工大学。

丁:甲、乙、丙三个判断不能同真。

(设:p为“小张在黑龙江大学”,q为“小李在理工大学”)五、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甲、乙、丙、丁四人同时报考华东师大研究生,结果有一人考上。

老师让四人猜谁考上了。

甲:乙考上了。

乙:丁考上了。

丙:甲没考上。

丁:我没考上。

如果这四人中有一句为真,请问:谁考上了;如果这四人中有一句为假,请问:谁考上了。

请根据逻辑规律知识写出分析过程。

2、某案件有四名嫌疑犯。

法庭调查后确认:(1)A是罪犯或B不是罪犯。

(2)如果B不是罪犯,那么C也不是罪犯。

(3)只有C是罪犯,D才不是罪犯。

(4)A不是罪犯。

请问:根据法庭以上确认,可推知谁是罪犯?(写出推导过程)逻辑学试题样卷(二)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p←q”中,逻辑常项是2、从“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来分析,“哈尔滨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词项。

3、根据对当关系,当“有S不是非P”为假时,“有S是非P”的逻辑值为。

5、与p∨q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