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翻译解析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翻译解析

文言文基础知识之文言翻译解析导读:1.三标准——信、达、雅“信”,真实,不歪曲,不遗漏;“达”,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雅”,优美,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文言翻译的三标准,我们只记于口,未落于心,说起来头头是道,翻译时抛于九霄。

请看下面对《庖丁解牛》一段的翻译。

〔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

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这段翻译粗看好象还通顺,但仔细推究,里面存在不少问题。

“解”译为“杀”,不准确;“牛头”、“牛脖子”、“牛肚子”、“牛身子”原文没有此义;“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也属无中生有。

两个“合乎”缺少宾语,“一个厨师丁”、“杀牛刀在前进”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

可见,“信”、“达”都没做到,就更不用说“雅”了。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用“信、达、雅”来要求并检验文言文翻译。

2.五步骤——审、切、连、验、誊(1)审。

分析译句前后内容,把握译句大概意思;看清译句的长短,停顿,标点,语气;审清译句的语法现象。

可先抄出来,圈注。

(2)切。

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字翻译。

(3)连。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

(4)验。

将译好的句子代入语境,看语义、语气、对象等是否吻合。

(5)誊。

将草稿纸上的译句誊写在答卷上。

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请看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16题,翻译划线句子。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①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②……首先“审”。

分析①句的语境,太宗将杀“受馈绢一匹”的官僚时,裴矩当廷提出自己的看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也接受了裴矩的观点,教育“百僚”时讲了一段话,由此推断,“廷”、“面”是名词做状语,“遂”是竟然,“折”是反驳。

分析②句,“恶”与“乐”是反义,“忠”与“佞”是反义,再结合全段可翻译。

[]4.十注意(1)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如:①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好”原指女子的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

(词义扩大)②丈夫亦爱其子乎?“丈夫”原是男子的通称,今指妻的配偶。

(词义缩小)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原指地位低下,学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

(词的感情色彩变化)④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牺牲”原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现在指为正义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

(词义转移)(2)注意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

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云、响、影”是名词作状语,译时加“像……一样”。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洲之地。

“固”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坚固的地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动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

且庸人尚羞之。

“羞”意动用法,译为“认为……羞耻”。

以愚黔首。

“愚”使动用法,译为“使……愚昧”。

(3)注意句子的主谓关系。

如:焚百家之言“言”是“焚”的宾语,应译为“记载言论的书籍”。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

“怒”为“牛”的谓语,应译为“发狂”。

(4)注意固定结构和固定句式的翻译方法。

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是固定结构,应译为“与……比,那一个……”。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固定句式,应译为“恐怕……吗”(5)注意古代汉语修辞格及翻译。

如: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译为“边防”(比喻)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译为“高官厚禄”。

(借代)吾与大王会猎于此“会猎”译为“交战”。

(委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译为“时值深秋九月”。

(互文)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译为“进去”。

(偏义复词) (6)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判断句——译出“是”;被动句——译出“被”疑问句——译出疑问语气省略句——补出省略成分变式句——还原位置(例句略)(7)注意文言句内、句间对称的特点,学会推断词义。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根据“用”推断“以”的意思是“任用”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根据“择”推断“简”的意思是“选拔”(8)注意翻译字字落实,句句对应的特点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译: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②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

译:现在形势危急求你帮助,是我的过错了。

以上两句翻译都未做到字字落实,①句的“以”字未翻译,②句的“是”字未翻译。

(9)注意专用名词不译的原则。

(见六方法“留”)(10)注意译时句不离篇的原则。

(见五步骤“审”)总之,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能力的综合考查,在平时学习中就应不断地训练这种能力。

在高考备考时,在应对文言句子翻译时,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步骤、科学的方法。

为了便于记忆,可牢记如下翻译口诀。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助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课堂练习:断句翻译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过关演练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译文:(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译文:2.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

”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

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博而厚味。

”宓之贱曰:“善。

”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道路。

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1)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译文:(2)子亦有以送仆乎?译文:3.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

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译:(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译:4.翻译下面画线句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夫犬、马上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5.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太祖闻而召佗。

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尉黄琬辟征召B.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减轻C.恒事攻治,可延岁月经常D.若其虚诈,便收送之逮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B.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C.无所知,因破取佗久远家思归,因曰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组是(3分)A.语其节度,舍去辄愈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B.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佗针鬲,随手而差C.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佗之绝技,凡此类也D.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

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