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金庸小说的爱情观
陈曦
外国语学院 1308班
【摘要】:恋爱婚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现当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他的小说不仅是武侠也是言情。

金庸每本著作都会有关于男女间的爱情,在人的一生当中,最令人痛苦和幸福的可以说是就是爱情,在其爱情故事中,人物个性的缺点、人性弱点的制约、人性机缘的巧拙以及人类命运的悲欢交织在一起。

所以,对于金庸的爱情观,我们大致有了了解,在不断深读中可以慢慢体会出来。

【关键词】:爱情观;金庸;武侠
金庸小说作为20世纪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可谓是文坛奇迹。

他的小说之所以受人欢迎不仅由于触及侠义、生死的人生话题,更因为他笔下的情爱世界精彩纷呈,具有独特魅力。

从而体现了他的爱情观。

一、浪漫主义爱情观
所谓浪漫主义爱情观,就是物质不会决定爱情的最终结果,但绝对会决定爱情的走向。

没有物质的爱情纯粹,但虚渺。

有物质做基础的爱情。

从古至今,我们知晓凡是文学人的爱情观点都是不现实的,带有空想的浪漫主义爱情观。

金庸一生结过三次婚,说明金庸现实中爱情不是完美的。

金庸年轻时的抱负就希望自己的爱情是一见钟情的,能从一而终与白头偕老的漫主义爱情观。

可人不是生在真空的,现实中金庸爱情生活是不如意的,金庸的大儿子为了阻止金庸与母亲的离婚,而以自杀来抗争。

加之金庸又是性情中人,而且也是多情之人,用现代派的的观点来说他是感情用事的人。

金庸追求的是浪漫主义的爱情,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出,例如《鹿鼎记》中的“美刀王”胡逸之对阿珂之母陈圆圆痴情不已,为了能看上陈姑娘一眼,他扮成农夫去三圣庙做了伙计,二十三年中他只与陈姑娘说了三十九句话,而陈姑娘却蒙在鼓里。

可以说,金庸的这种爱情观不仅不现实而且容易支离破碎,仿佛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但是他体现在小说里就是一种别样的浪漫情调,梦幻般静美真实。

二、完美主义爱情观
金庸在武侠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完全是完美主义的爱情观。

他的小说始终以完美主义爱情为线索。

例如,郭靖与黄蓉(《神雕英雄传》),令狐冲与任盈盈(《笑傲江湖》),段誉与王语嫣(《天龙八部》)。

在金庸作品中,完美主义爱情观是作品的主线,也是贯穿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命脉。

他的十多部小说中,可以说每部都涉及完美主义爱情观点。

同时,金庸在作品中用完美主义的爱情观表写手法来体现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韧意志,金庸作品中描写男女的爱情的经历都是刻骨铭心,千古绝唱的。

金庸塑造的“侠骨柔肠”的男人形象来突出完美主义爱情观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对黄蓉的爱的产生,首先是基于
同情。

黄蓉出场时,是一个可怜小叫花子的形象展现在郭靖眼前,在饭铺上偷拿馒头而遭到伙计的斥责,看那可怜的样子,完全是一个社会弱者的形象。

由此,激发起了满腔侠肝义胆的郭靖的恻隐之心--“侠骨柔肠”于是郭靖便请蓉儿吃饭。

这种完美主义的爱情观,更加突出了郭靖侠义心肠。

金庸在小说中,把完美主义爱情观和对完美爱情的追求视为人生重要目标。

三、君子风范爱情观
金庸武侠里把情感作为主要内容,但不同于古龙等人以描写肉欲为主,他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心灵上的沟通。

金庸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所以对于传统礼节的恪守,矜持而稳重,屏弃对爱的欲望成分,与那份真情,始终维护着传统的君子风范。

即使英雄主人公们收到了感情的困扰,也坚持着正义与为国为民的大事,即使爱情破灭曾一度伤心,但这也不能阻挡他们完成英雄的历史使命。

在金庸的作品中,特别对女性君子风范体现的非常到位,她们在对待爱情几乎都表现了一种君子风范,最好的例子就是阿朱和萧峰的爱情。

金庸笔下的女性,不仅是男性善解人意、乖巧伶俐的人生伴侣,经常充当男性精神上的导师、引导者和救助者,是她们激活了这些江湖侠士们的潜能。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如果没有得到黄蓉的帮助,几乎就不可能成为武功高强的大侠。

杨过如果没有小龙女的培育和支持,既不可能习得上乘武功,更不可能打败金轮法王(《神雕侠侣》)。

任盈盈对令狐冲的帮助与关怀更是无微不至的,不仅使令狐冲转逆为顺,当上恒山派掌门,最后还导演了令狐冲成为隐士的结局(《笑傲江湖》)。

所以,金庸笔下的女性们不但是男性英雄的最忠实同伴和最虔诚的崇拜者,还有一种君子风范的爱情观的理念。

武侠与言情并存,江湖儿女情长,谁都逃不出一个“情”字,是情海悲歌,是仇怨与爱,是迷茫是疑惑是痴狂是宿命,这样的无奈苦痛,然而,谁又能说,情孽悲欢,不是人生乐事?爱恨情仇,皆是人生快事。

【参考文献】:
1、《论金庸爱情观》
2、钟钦铨《金庸小说中女性爱情浅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