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利政策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_谢婉玲

股利政策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_谢婉玲

Financial View
金融视线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45
股利政策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谢婉玲 东华大学 200051
摘要: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财务经营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

国内外文献的对股利研究重点往往集中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则有所创新,有关学者提出运用判别模型对不同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进行研究。

然而到目前为止,该类研究仅将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进行了对比,对双重股利的研究较少。

关键词:股利政策;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双重股利
一、引言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成果的分配它一直是证券市场和广大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在上市公司财务经营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

上市公司通过选择最优股利支付,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现在状态和未来前景的信息,来达到内部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的信息均衡。

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司的股利政策和市场反应来判断公司的发展状况和质量。

二、国外股利政策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最早是由Lintner(1956)提出的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

该理论认为当前股利收入比留存收益所带来的未来资本利得更为可靠,那么对于那些厌恶风险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可能宁愿获得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意将留存收益给未来不确定的高额资本利得。

Miller和Modigliani(1961)的股利无关论则成为股利政策研究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在一个信息对称的完美资本市场里,在公司投资决策既定的条件下,公司的价值和公司的财务决策是无关的。

该理论的缺陷在于忽视了资本市场的交易费用、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种种现实。

但Miller和Modigliani后来认为,未预期到的股利变化会向市场提供有关公司未来盈余的信息,因此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化,当公司提高股利时,就是向市场传递出“盈利能力佳”的良好信号;反之,就会向市场传递出“盈利能力差”的不良信号。

这就是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假说。

客户效应理论最先也是由Miller(1961)和Modigliani(1961)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不同税收等级的投资者对企业股利政策的偏好不同,主张应根据不同投资者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

Rozeff(1982) Easterbrook(1984)等人将代理成本理论应用于股利政策研究。

该理论认为,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

首先,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人员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权,促进资金的最佳配置;其次,大额股利的发放,使得公司内部资本由留存收益供给的可能性越小,而为了满足新投资的资金需求,有必要寻求外部负债或权益融资。

以米勒、塞勒、谢弗林和史特德曼等为代表的学者将行为科学引进和应用于股利政策研究中,着重从行为学的角度探讨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的财富转移效应理论的研究认为,公司的财务决策在两个方面影响股东的财富。

Ross(1997)认为,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和财富转移作用并不互相排斥。

Chin Sheng Huang, Chun Fan You, Szu Hsien Lin(2009)研究得出高现金股息支出将会减少代理成本,高股票的股息支出提供的一个乐观的信号。

Gerald R. Jensen, Leonard L. Lundstrum, Robert E. Miller(2010)研究表明
收益大幅反弹常伴随着股息减少,投资者会对股息下降作出消极的反应。

三、国内股利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的实证研究普遍发现送、转股及双重股利能带来比现金股利更高的股票超额收益(如陈晓等1998, 孔小文等2003 和俞乔和程滢2003 )。

陈晓、陈小悦、倪凡(1998)研究得出三类股利均能产生超额收益, 具有信号传递效应。

双重股利和股票股利的超额收益率均大于纯现金股利, 股票股利的超额收益率与双重股利相比, 则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但现金股利效应的显著性水平及超额收益低于双重股利和股票股利。

何涛和陈晓等人实证研究指出:“纯”现金股利(无送股、转增)对股价无显著影响或者影响较小;而股票股利或者双重股利(现金加股票股利)能带来显著为正的异常报酬率。

劳兰珺 、余沿福(2008)发现无论是分配现金股利还是分配股票股利的首次股利事件公司都会为投资者带来显 著为正的长期异常报酬。

分配现金股利比分配股票股利的公司长期异常报酬率更显著,同时,分配现金股利越多的公司长期异常报酬率越显著。

四、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国外的股利实践中,现金股利是最主要的股利分配方式,因此国外文献的研究重点往往集中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方面,较早的文献也主要集中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考察;近年来则有所创新,有关学者提出运用判别模型对不同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进行研究。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双重股利信号传递理论的研究较少,大多是在研究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同时,将双重股利与前者做比较。

参考文献:
[1]Lintner. Distribution of Incomes of Corporations among Dividends,Retained Earnings, and Tax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6, (46): 97-113.
[2]Chin-Sheng Huang, Chun-Fan You, Szu-Hsien Lin. Cash dividends, stock dividends and subsequent earnings growth. [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17 (2009) 594!610
[3]陈晓,陈小悦,倪凡.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 经济科学, 1998, (5): 33-43.
[4]劳兰珺.余沿福.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与股票长期收益—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效应检验. 第三届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 (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