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
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粱.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
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
初生纹孔场;在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初生壁较薄的凹陷区域,这个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
一般情况下,一个初生纹孔场可以产生多个纹孔。
单位膜;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由三层结构(两侧呈两个暗带,中间夹有一个明带)组成为一个单位的膜。
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而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更为精细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或超微结构。
糊粉粒;无定形的蛋白质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是储存细胞后含物的结构。
糊粉粒是储藏蛋白的颗粒状态。
成膜体;细胞分裂末期,当染色体移向两极,两极的纺锤丝消失,位于两子核之间的纺锤丝向赤道面周围离心的扩展,形成桶状的构形。
这种在染色体离开赤道面后变了形的纺锤体,称为成膜体。
细胞分化;生物有机体是由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最后形成的。
把生物细胞由一个母细胞演变成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角质化、木质化、栓质化;角质化细胞壁表面沉积一层明显的角质层的过程;木质化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
这样填充木质素的过程就叫做木质化;栓质化细胞壁中增加了脂肪性化合物木栓质过程;传递细胞;:一种特化了的薄壁组织,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内褶,与细胞壁相连的细胞膜由于细胞壁的内褶而增加了表面积,同时增加了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
把具有这种结构的细胞称为传递细胞筛板和筛域;筛管分子具筛孔的端壁特称筛板;筛管分子的侧壁具许多特化的初生纹孔场称筛域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由许多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组合而成,担负相关功能的紧密连接的组织的组合,称为复合组织。
如表皮、周皮、木质部、韧皮部和维管束等。
皮孔;周皮上的构造,木栓形成层发育形成周皮的时候,在某些部位,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并不形成木栓层,而是形成薄壁细胞,那么,这个部位就全部由薄壁细胞构成,它成为植物体和外界气体、物质交流的通道,把这个部位就称为皮孔。
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
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根系,称须根糸。
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项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
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在初生生长结束后,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有一种侧生分生组织,即维管形成层发生并开始切向分裂的活动,活动过程中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使根的维管组织数量增加,这种由维管形成层的活动结果,使根加粗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组织。
凯氏带;裸于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
中柱鞘;中柱鞘;中柱鞘是维管柱的外层组织,向外紧贴着皮层。
它是由原形成层的细胞发育而成,保持着潜在的分生能力,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也有由两层或多层细胞组成的,有时也可能含有厚壁细胞。
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
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也就是近中柱鞘的部位,是最初成熟的部分,称为原生木质部。
它是由管腔较小的环纹导管或螺纹导管组成。
渐进木质部的中部,成熟较迟的部分,叫作后生木质部。
维管束、维管柱和维管组织;维管束是指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成。
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部分,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部分。
维管束是维管柱的一部分。
维管组织是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
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都是具有输导功能的复合组织。
不同在于有限维管束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没有次生生长;无限维管束由木质部、韧皮部和维管形成层组成,能够进行次生生长。
有限维管束:维管束中有形成层的维管束结构,可形成次生结构;无限维管束:不具有维管形成层,不进行次生生长;内始式和外始式;成熟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是内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某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即从外方向构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为外始式。
如根的初生木质部和根、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在茎的维管束中,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称为束中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与位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形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
初生结构中的髓射线,即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中相当于形成层部位的一些细胞恢复分生能力时,称为束间形成层。
年轮;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
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不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侵填体;:心材中,导管和管胞周围的薄壁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沉积树脂、单宁、油类等物质,形成阻塞导管或管胞的突起结构,称为侵填体。
早材和晚材;春夏季形成层活动快,形成的次生木质部中导管细胞直径大,木纤维成分较少,管壁较薄,这部分称为春材,也称为早材。
而秋季形成层活动减慢,形成得导管直径较小,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称为秋材或晚材。
心材和边材;心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内层近茎内较深的中心部分,养料和氧不易进入,组织容易衰老死亡,同时由于侵填体的形成,它的导管和管胞往往已失去输导作用,,颜色较深;边材是心材的外围色泽较淡的次生木质部,也是贴近树皮的次生木质部,它含有生活细胞,具输导和储藏作用。
硬树皮和软树皮;硬树皮包括新的木栓及其外部的死组织;软树皮包括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及最内具有功能的韧皮部部分;叶镶嵌;叶在茎上的排列,不论是哪一种叶序,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称为叶镶嵌。
复表皮;表皮通常由一层生活的细胞组成,但也有多层细胞组成的,称为复表皮。
气孔窝;可产生气孔的特殊部位;水孔;在叶尖或叶缘的表皮上,有一种类似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长期张开,称为水孔,是气孔的变形。
泡状细胞;单子叶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具有扇形分布的薄壁细胞。
等面叶和异面叶;叶取近乎直立的位置,近乎和枝的长轴平行或与地面垂直,叶片两面受光情况差异不大,叶片两面的内部结构相似,叶肉不能区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叶,即叶肉的组织分化不大,这种叶称为等面叶。
由于叶片的两面受光情况不同,两面内部结构不同,即组成叶肉组织有较大分化,形成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这种叶叫做异面叶枝迹和枝隙;茎维管束分枝通过皮层斜向伸入侧质,与侧枝维管束相连,这些维管束斜生于茎内的部分称为枝迹。
茎中维管组织在枝迹上方出现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称为枝隙。
叶迹和叶隙;茎维管柱上的分枝,通过皮层进入枝的部分,称为叶迹叶迹从茎的维管柱上分出向外弯曲后,维管柱在叶违的上方出现一个空隙,并由薄壁组织填充,该区域称为叶隙。
植物学(上)复习思考题1.各类植物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那些具有单层膜或双层膜或无膜?2.质体有那些类型?简述它们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和功能。
3.植物细胞壁的各层在结构、性质和化学组成有什么区别?。
4.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有那些类型?简述它们在植物体中发生的时期、部位和意义?5.什么叫组织?植物组织有那些类型?6.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中是如何分布的?7.表皮和周皮的发生、组成及性质有什么不同?8.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的主要特征?它们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如何?9.木质部和韧皮部由那些部分组成?它们的功能是什么?10.导管、管胞、筛管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导管和管胞有那些类型?11.主根、侧根、不定根有什么区别?12.根尖分为几个区?各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3.什么是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14.根的初生结构包括那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5.根的内皮层有什么特点和功能?16.根的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发育方式有什么不同?17.根瘤和菌根是怎样发生的?18.什么是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19.根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是怎样发生的?各产生什么结构?20.经过次生生长后根的结构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1.芽的纵切面包括那些部分?它们将来分别发育成什么器官?22.茎有那些分枝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23.维管束有那些类型?它们有什么不同?24.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5.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6.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结构。
27.裸子植物茎的组成有什么特点?28.茎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是怎样发生的?各产生什么结构?29.叶脉有那些主要类型?单叶和复叶如何区分?30.叶片的横切面包括那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1.旱生植物叶有什么特点?如何与环境相适应?32.水生植物叶有什么特点?如何与环境相适应?33.列举10个常见的营养器官变态的名称及类型。
五、问答题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于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申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
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2.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