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市博物馆社会实践结题报告

南京市博物馆社会实践结题报告

目录1 前言 (2)2 实践概况 (3)2.1 活动内容 (4)2.1.1活动形式 52.1.2策划方案 53 实践活动 (7)3.1 问卷调查 (7)3.1.1问卷数据统计103.1.2 问卷数据分析 133.2游客访谈 (16)3.3 实地访谈博物馆工作人员 (17)4调查最终建议 (26)附录:任务分工表一、前言: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其存在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为社会公众服务而体现的,所以博物馆的许多活动都与公众有关。

博物馆提倡以人为本,要更好地发挥面向现代社会的现代传播教育功能,由为“物”服务向为“人”服务转变,纵观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史,博物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虽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使命、社会角色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博物馆都承担着社会教育功能,把博物馆作为宣传教育机关,向公众开放,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

然而,这种社会功能发挥的效果如何,这不只是取决于博物馆本身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社会对博物馆的接纳程度,需求程度。

我国普遍对参观博物馆的兴趣不高,人群也少,为了了解观众的需要,使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

我们打算对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与直接询问的形式,了解南京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受众情况,调查分析游客参观的动机和对博物馆的兴趣点,汇总游客在参观完博物馆后的意见建议。

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对南京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提出针对性建议,使博物馆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完成其文化传播的职能。

二、实践概况:我们小组由熊利臣、管闯、朱紫兴、胡晓磊、吴佳玲、陈心怡、任世萍、朱铃颖、黄琳惠同学利用暑假的时间自发组队,进行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的实践目的是调查南京市主要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其社会影响力,了解南京哪些种类的博物馆比较受欢迎,并通过横向比较与借鉴各个博物馆的优缺点给其相应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在我们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小组成员在网上搜集了许多资料,为我们此次活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通过了解查询南京市内林林总总61个博物馆,由于时间和人数的局限性,全部作为调研对象显然是不现实且没有必要的,小组讨论协商后决定将调研对象分为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综合、文化艺术五大类,每一类选择一个典型代表,这样既避免了内容上的重复又不失普遍性基本能够真实全面满足调研需要。

综合网上的各种推荐,我们在南京的众多博物馆中挑选了五个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博物馆作为我们将要调查的对象:社会历史类:瞻园;自然科学类:古生物博物馆;科学技术类:南京科技馆;文化艺术类: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综合类:南京博物院。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多方面收集资料和数据,尽量获得第一手材料,力求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南京各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在九名同学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不仅对三百多名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较为配合的游客现场询问了解他们对博物馆的整体评价,哪种展览形式最吸引他们,哪种互动最有效,博物馆讲解对他们的帮助大小等等信息,听听他们的心声以求获取的信息更客观真实。

此外还向博物馆工作人员询问了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平均日参观人数,日常环境设施维护情况,对外宣传状况,对于学生志愿者的需求,态度,以及对志愿者的培训等。

我们深知想要做到全面反映南京市各博物馆发展现状并作出准确的评价是很困难的,限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通过主观估计与客观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力对南京市内博物馆展览情况、方式以及讲解方式作出一些合理的评价,并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

2.1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①实地调查前了解各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职能。

针对本次主题,首先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有浅及深的了解认知,通过了解查询,对研究对象有更感性直观的认识。

A、通过网络了解查询各个博物馆的基本信息,对各个馆有一个基本认知,并作相关记录,为后期工作的侧重点做好铺垫。

B、进行汇总,总结,分析,作为该实践调查的第一份资料。

②了解游客对博物馆的意见看法。

(博物馆整体评价,哪种展览形式最吸引她们,哪种互动最有效,博物馆讲解对他们的帮助大小等。

)根据该目的,运用调查问卷加采访的方法,利用通过网络收集到的第一份资料,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通俗易懂,问题的设置大部分以封闭性问题为主,最后以一到两个开放性问题结束,利于后期进行定量的分析。

涉及的人群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包括。

A、在各博物馆随机选取机对各类人群发放问卷调查。

并对问卷调查过程拍照。

B、对于配合的游客,采取访谈的形式,记录谈话要点。

C、组员间分工协作对回收问卷各问题进行统计,制成直观图表,相互间寻找联系,发现其间存在的问题,便于后期给出建议方案。

③向工作人员询问,进一步深入了解博物馆现状。

(基本信息,平均日参观人数,日常环境设施维护情况,对外宣传状况,对于学生志愿者的需求,态度,以及对志愿者的培训等)A、前期准备:设计问题,问题目的明确,简洁明了。

B、调查过程:在不妨碍游客,不影响博物馆秩序的前提下与工作人员谈话,记录谈话要点。

C、后期分析:对材料进行汇总,共同点分析,得出结论。

④整理、汇总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并提出小组成员的个人看法,分析可行性。

最终整理整个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

2.1.1活动方式:①实地考察②采访③查阅资料④小组讨论2.1.2策划方案:整个实践活动预计用时10天,具体策划方案如下。

阶段一:day 1分析本次实践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修订活动方案、搜集各馆的基本资料并整理,对问卷不断进行修改。

阶段二:day 2–day 7调研区域为五个地点:瞻园(社会历史)、古生物博物馆(自然科学)、南京科技馆(科学技术)、南京市民俗博物(文化艺术)、南京博物院(综合)。

小组成员将对上述区域进行实地走访,通过拍照、访谈民众、随机调查等方式,搜集原始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程安排与个人行程冲突,实践活动不会一定按照活动内容中的顺序来进行。

调查完成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并提炼下一阶段中所需要的内容。

阶段三:day 8 – day 10该阶段为收尾工作,在整理前两阶段的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将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为博物馆的发展建设进言献策。

并整合整个实践过程、实践成果、讨论成果,撰写实践报告。

三、实践活动3.1 实践活动一——问卷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地点:瞻园、古生物博物馆、南京科技馆、南京市民俗馆、南京博物院。

调查对象:博物馆内游客调查方法:随机调查调查目的:1、了解南京市各博物馆的发展情况2、了解游客的对博物馆的意见和态度3、搜集游客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调查表设计如下:PS:以下为问卷的大体框架,依据不同类型博物馆进行了轻微修改。

关于南京市内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及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尊敬的答卷人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抽空填写此问卷。

我们是来自东南大学仪科学院社会实践博物馆研究小组,本调查问卷的主题是“南京市内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及发展现状调研”。

您对于调查的积极的合作,将会为博物馆的发展和对博物馆学科的促进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您的个人资料信息完全保密。

您所提供的答案无对错之分,您的回答将成为本研究的贵重资料。

再次谢谢您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1、您的年龄:A.20岁以下B.21-40岁C.41岁-60岁D.60岁以上2、您的职业:A.国家机关B、科教文员C、企业D、部队E、农业生产F、学生G、更多3.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博物馆的?:(可多选)A、网络信息B、电视报道C、报刊杂志D、旅游团推荐E、其他4.您去博物馆的哪些方面比较注重:(可多选)A、展览内容B、自然环境C、讲解接待D、其他服务5.您一般在博物馆馆停留的时间:A.1小时以内B.1-3小时C.3-4小时D.4小时以上6、在参观过程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可多选)A.博物馆的建筑物B.博物馆的特色纪念品C.博物馆的展品及布局D.博物馆展示方式E.博物馆的服务(讲解介绍) F其它()7、您认为展品以什么方式展出更能增加您对展品的了解:(可多选)A.文字B.图片C.模型和仿真品D.实体操作E.互动媒体F.参与制作过程G.其他8、对于博物馆的讲解方式,您希望:(可多选)A.人工讲解B.专题讲解C.语音导览器D.参观指南或宣传册E.不需要讲解9、你对该馆的基本印象○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10、您认为本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多选)此项工作我们小组历时6天,7 月4 日-9日,分别在瞻园、古生物博物馆、南京科技馆、南京市民俗博物、南京博物院共计发放310 份调查问卷。

由于个别游客的不理解我们的工作、害怕上当受骗等原因,不愿填写问卷或拿到问卷后匆匆离开,最后统计下来,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303 份。

3.1.1数据汇总:①南京科技馆(注:在问卷模版上第十题后增加了两道针对科技馆的题目如下:)②南京博物院(注:在问卷模版上第十题后增加了一道针对博物院的题目如下:)③南京古生物馆④南京民俗馆⑤瞻园3.1.2数据分析:由于此次调查问卷是匿名形式的,所以大家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自己内心的想法。

本调查的问卷分为三部分。

(一)基本资料1.观众的人口统计资料:性别、职业类型。

2.观众的参观经验:获知渠道、停留时间、注重方面、希望讲解形式等。

(二)整体观感:您对该馆印象最深(好)的是, 建筑、环境、服务、设施、展品展项中的哪一项、对该馆的满意度。

(三)观众意见:希望展出方式、您认为该馆存在的主要问题等PS:因为我们调研重点是受众情况、游客参观的动机和对博物馆的兴趣点,游客意见建议等,故将职业、注重方面、获取途径、停留时间等问题的五个馆收集的数据合并在一起分析。

分析如下:①职业: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以及闲暇时间。

在对南京的博物馆问卷调查统计得出,学生、企事业管理人员、国家机关、科教文员、军人占被调查总数的93%,成为整个南京博物馆客源市场的主体,其中学生的比例达到了63%,这也说明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具有“第二课堂”的功能。

相反,农民前往博物馆游览的人数很少,所占的比例较小,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受到文化水平的约束,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有能力也有愿望进行旅游活动,而如何将出游的这部分农民吸引到博物馆来则成为南京的博物馆在今后的发展中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②停留时间:游客在博物馆内的逗留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天,98%游客停留时间在4小时之内,这同以山水、植被见长的自然风景名胜区还有着较大差距,为了延长游客在博物馆的停留时间,同时增加相关行业的收入机会,博物馆应适时地增加游乐休闲设施,多开展一些可以让游客参与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