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基本知识认知教案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基本知识认知教案
vt
=
t t
式中 vt ——油品在温度 t 时的运动黏度,m2/s; μt——油品在温度 t 时的动力黏度,Pa·s; ρt——油品在温度 t 时的密度,kg/m3。
实际生产中常用 mm2/s 作为油品质量指标中的运动黏度单位,1m2/s = 106mm2/s。 3.恩氏黏度 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黏度计中流出 200mL 所需要的时间与该黏度计的水值之 比称为恩氏黏度。其中水值是指 20℃时从同一黏度计流出 200mL 蒸馏水所需的时间。
《石油产品分析》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 单 元 课程名称 信
选用教材 息
授课班级
项目三 柴油分析 任务 3-1-1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基本知识认知
《石油产品分析》
课型
理实一体化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油品分析》
授课学时
1 学时
上课地点
油品实训室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教
学 熟悉国标 GB/T 265《石油产 1.了解油品黏度的基本概念及 1. 加 强 安 全 环 保 意 识 和 责 任
1
项目三 柴油分析
任务 3-1-1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基本知识认知
一、黏度的表示方法
三、油品黏度的测定意义
1.动力黏度
板
2.运动黏度
书
设
3.恩氏黏度
计
二、影响油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1.化学组成
2.温度
(1)黏度比
(2)黏度指数
教学过程
序 教学 号 环节
教学内容及要求
课 前 通过 QQ 群推送“测定油品黏度”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行查阅文献资料、通过 QQ 群 1 知识
2.设计柴油运动黏度的测定方案和数据记录表;
3.熟练测定柴油的运动黏度;
4.拓展完成润滑油运动黏度的测定;
5.熟悉测定油品运动黏度的安全知识。
明确 教师展示“柴油运动黏度测定”考核标准并简单介绍(见附件),学生明确考核要
4 考核 素,把握重点,增强责任意识。
标准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整理并汇报课前预习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
恩氏黏度的单位为条件度,用符号 E 表示。
运动黏度与恩氏黏度可通过“运动黏度与恩氏黏度换算表”,更高的运动黏度可通 过下式相互换算:
Et =0.315 vt
式中 Et ——油品在温度 t 时的恩氏黏度, E ;
vt ——油品在温度 t 时的运动黏度,mm2/s。 二、影响油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油品黏度的因素主要有油品的化学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和压力等。 1.化学组成 通常,碳原子数相同的各种烃类黏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 香烃<环烷烃。并且,黏度随烃分子内环数的增加及异构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油品中, 环上碳原子数目在油料分子中所占比例越大,其黏度越大,表现在不同原油的相同馏分 中,含环状烃多的油品比含烷烃多的油品黏度高;同类烃中,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分子间引力增大,则黏度也增大,因此石油馏分越重,其黏度就越大 2.温度 温度升高,所有石油馏分的黏度都减小,最终趋近一个极限值,各种油品的极限黏 度都非常接近;反之,温度降低时,油品的黏度都增大。因此,测定油品黏度时要保持 恒温,否则,即便是极小的温度波动,也会使黏度的测定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油品的黏温特性(或黏温性质)。为正确评价油品 的黏温性质,在生产和使用中常用黏度比(v50/v100)和黏度指数(VI)表示油品的黏温 性质。 (1)黏度比:油品在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黏度之比,称为黏度比。通常用 50℃和 100℃ 时的运动黏度比值(v50/v100)来表示。比值越小,黏温特性越好。 (2)黏度指数:黏度指数(VI)是衡量油品黏度随温度变化的一个相对比较值。 用黏度指数表示油品的黏温特性是国际通用的方法。黏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黏温特 性越好。
目 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运动黏 其测定意义;
感;
标 度计算法》等执行标准
2.理解油品黏度的测定方法和
原理。
2.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重 【重点】油品运动黏度的概念、测定原理和方法,油品黏度指数的计算,柴油等油品运动黏
点 难 度的测定。
【难点】测定柴油等油品的运动黏度 点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学习上出现倦怠情绪;面临大量专业课程同时开课;专业基础薄 学 弱,但实践意识强,学习态度倾向于实用性,学习兴趣倾向于直接性。 情 【知识层次】已经完成测定油品密度的学习任务,了解油品的种类和用途,但没有接触过黏 检 度测定的相关知识。 测 【能力水平】能够正确使用吸量管、洗耳球等仪器,但对毛细管黏度计、恒温水浴的使用没
有经验。 教 学
任务驱动法、“教学做”一体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方 法
【学习资料】《油品分析》教材和教辅资料、《油品分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等,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和运动黏度计算法》等。 教 【仪器材料】运动黏度测定仪,玻璃毛细管黏度计一组(毛细管内径为 0.8mm、1.0mm、 学 1.2mm、1.5mm;测定试样的运动黏度时,应根据试验的测定温度选用适当的黏度计,使试样 资 的流动不少于 200s),恒温水浴器 ,温度计,秒表或手机,洗耳球等 源 【所用试剂】柴油、润滑油、95%乙醇、溶剂油或乙醚等
项目三 柴油分析
任务 3-1-1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基本知识认知
【任务描述】
引入
新课 认识石油产品黏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测定意义,理解影响油品黏度的主要因素,
3
掌握油品黏度的测定方法和有关计算,能熟练测定柴油和润滑油运动黏度,掌握油品
明确
任务 运动黏度测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事项。
【任务检测】
1.认识石油产品黏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相互关系、测定意义及影响因素;
交流讨论,了解油品黏度概念、测定原理和方法,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预习
课前
实 训 安排值班学生小组配合实训教师,准备本次任务“测定油品(柴油、润滑油)运动黏 2 器 材 度”所需仪器、试剂和材料,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预试。
准备
以“某企业柴油需要检测运动黏度指标”为情境导入新课,明确任务。学生分组分
工,检查仪器及计量器具(秒表、黏度计、温度计等)准备情况。
知识
5 储备
一、黏度的表示方法
1.动力黏度
2
动力黏度又称为绝对黏度或黏滞系数,简称黏度,符号 μ,单位:Pa·s。它是流 体的理化性质之一,是衡量物质黏性大小的物理量,其物理意义是:当两个面积为 1m2、 垂直距离为 1m 的相邻流体层,以 1m/s 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2.运动黏度 某流体的动力黏度与该流体在同一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之比,称为该流体的运动黏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