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人心理学复习题

军人心理学复习题

军人心理学复习题《军人心理学》复习题主讲:万军林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军人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一、军人心理学的对象军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军人在军事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

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情感过程过程意志过程人的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二、军人心理学的任务(一)描述心理事实(二)揭示心理规律(三)指导实践应用第二节军人心理学的性质和意义一、军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军人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二)军人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二、军人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一是可以促进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二是可以丰富军事科学理论。

(二)实践意义1、有利于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培养新型军事人才2、有利于掌握新形势下带兵规律,增强经常性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3、有利于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更好地适应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

4、有助于加速军事工程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军人心理过程第一节军人认识过程一、感知觉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觉。

(一)感觉及其分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种(二)知觉及其分类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主要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三)感知觉的基本特性1、感受性的变化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整体性。

5、知觉的恒常性(四)错觉错觉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和他人产生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

二、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也是认识过程的核心部分。

(一)思维的特点及其分类概括性和间接性(二)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想象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三)思维的一般规律决策的一般思维程序主要有九个步骤:1、提出问题。

2、认识问题3、确定目标4、价值判断5、拟制方案6、分析评估7、选择满意方案8、审核验证9、实施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很多,但最为典型的有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和功能固着三个方面:三、记忆人们在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得到保存的过程,就是记忆。

感知过的形象策通过大脑再现出来,就是表象记忆,简称表象,它以感知觉为基础,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一)记忆及其种类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二)记忆的基本心理过程记忆作为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第二节军人情感过程一、情绪与情感二、情绪与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情绪的表现形式是纷繁复杂的,根据其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状态。

(二)情感的种类情感主要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基本类型。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情绪和情感的动力功能(二)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功能(三)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四)情绪和情感的保健功能(五)情绪和情感的感染功能(六)情绪和情感的迁移功能第三节军人意志过程一、意志的特征一是具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二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三是对人的行为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

二、意志行动的阶段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在结构上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就是采取决定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动机斗争、目的确定、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定。

(二)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意志行动的重要环节。

该阶段主要有两个环节:1、意志对行动的调节——发动和制止。

2、克服内外困难。

三、军人意志品质军人意志品质主要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第三章军人个性心理第一节军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与价值观。

一、军人的需要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军人是社会的一员,但又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这就使军人的需要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具体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健康的需要。

2、友谊与亲合的需要3、成就的需要4、家庭生活的需要5、文化娱乐的需要6、自尊和民主的需要7、被人理解的需要、表现和审美的需要等等二、军人的动机1、起着始动作用2、续动作用3、调控作用三、军人的理想其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未来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二是想象性。

三是情感性。

军人的理想概括起来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四个部分。

四、军人的价值观军人价值观是军人用以评价事物价值标准并以之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

第二节军人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把这种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风格叫做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

一、军人的性格(一)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二)军人的性格类型(三)军人的性格特征1、勇敢2、机智灵活3、果断4、顽强5、坚韧6、自制力7、纪律性二、军人的气质(一)什么是气质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发生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指向性等特点。

(二)军人气质的类型人的气质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军人的气质类型亦是如此。

(三)气质对军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三、军人的能力(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种类(三)军人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的水平差异。

2、能力的类型差异。

3、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4、能力的性别差异第三节军人的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概念第一、个体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

如身高、体重、容貌等,是生理的自我意识;第二、个体对自己的智慧、能力,个性的认识,是心理的自我意识;第三、个体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与他人关系的认识,是社会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份构成的。

二、自我意识的一般规律性它要经历一个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

自我意识形成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认识他人而认识自己。

二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自我认识形成自我意识。

三是通过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形成自我意识。

三、青年军人自我意识的特点(一)军人自我意识的积极表现1、独立意向迅速发展。

2、注重对自我的评价。

3、有较强的自尊心。

4、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二)军人自我意识的矛盾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2、独立与依附的矛盾。

3、闭锁与开放的矛盾第四章军人集体心理第一节军人集体心理特征与作用一、军人集体心理的特征(一)以集体活动为中心的凝结性(二)官兵心理互动的平等性(三)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服从性(四)以地缘情感为交往纽带的非正式性二、军人集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一)社会助长作用会助长作用具有三种心理效应。

一是结伴效应。

二是观众效应。

三是竞赛效应。

(二)社会从众倾向一是群体的一致性。

二是群体规模。

三是群体的专长。

四是个人心理特点。

(三)社会顾虑倾向社会顾虑倾向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加入集体时间不长,对集体中的他人不甚熟习。

二是性格内向者较性格外向者,社会顾虑倾向表现较突出。

第二节军人人际关系一、军人人际关系的功能和作用(一)促进军人的社会化(二)形成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三)有利于军人的心理健康(四)有助于获取知识信息二、影响军人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一)人际认知的心理效应l、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

4、刻板效应(二)人际吸引的因素1、接近因素2、互补因素3、能力与品格第三节军人集体的形成与凝聚力一、军人集体形成的心理分析(一)机械聚合阶段(二)有机联系阶段(三)形成集体目标阶段(四)形成健康舆论阶段(五)形成集体意识阶段二、军人集体凝聚力的含义集体凝聚力又叫内聚力。

它是军队这个特殊集体对所有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与协同性的综合体现。

三、军人集体凝聚力的制约因素(一)集体的领导方式(二)集体成员目标、信念和态度的一致性(三)集体成员的心理相容(四)外部压力的推动作用第五章高技术战争中军人心理第一节高技术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一、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对军人心理的影响(一)非线性作战加剧了军人的心理应激反应(二)连续作战加重了军人的心理负荷(三)远距离精确火力战强化了军人的恐惧心理(四)全方位信息战增加了军人认知和判断的难度(五)高强度心理战影响了军人心理防线的稳固二、高技术战争的战场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一)恶劣作战条件对军人作战意志的严重考验(二)战场恐怖气氛对军人情感的强烈刺激(三)复杂战场状况对军人认识和行为的重大冲击第二节高技术战争中的士气一、土气的内涵及其心理结构士气是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的总称,是军队精神力量的外在表现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二、士气的基本特征士气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鲜明的政治性。

二是明显的社会性。

三是相对的稳定性。

四是较强的可控性。

三、高技术战争中影响士气的主要因素(一)战争的性质(二)武器装备的质量和军事科技发展水平(三)军人需要的满足程度(四)社会民众对战争和军队的态度(五)民族精神和宗教信仰(六)战场环境和作战对象四、高技术战争中的士气激励一是及时开展战场宣传鼓动。

二是正确实施奖励与惩处。

三是积极密切军队内外关系。

四是充分发挥各级指挥员的表率作用。

五是严格控制不良心态的滋生蔓延。

第三节高技术战争的作战决策心理一、作战决策中的认知过程一是感知信息,全面掌握材料。

二是判断情况,找准关键环节。

三是反推假设,拟定备选方案。

四是评估验证,作出最优决策。

二、作战决策的意志过程一是初始阶段的动机冲突。

二是定下决心的利害选择。

三是贯彻决策的坚定信心。

四是修正决心的矛盾处理。

三、作战决策的思维方式一是经验思维。

二是理性思维。

三是灵感思维第四节高技术战争中的心理战心理战是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媒介为武器,对敌人从思维、情感、理智到观念、立场、态度等全部心理要素进行攻击,造成敌方意志和士气崩溃,指挥决策紊乱,作战信心动摇,战斗能力受损的作战样式。

一、高技术战争中心理战的特点(一)心理战的地位空前加强(二)心理战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三)心理战的打击目标更加广泛(四)心理战的物质技术手段日趋多样化二、高技术战争中心理战的战法(一)宣传心理战(二)威吓心理战(三)欺骗心理战(四)干扰心理战三、心理防御的原则和手段(一)心理防御的基本原则着力提高官兵综合素质主动消除外界不良诱因。

积极优化集体心理环境。

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二)心理防御的主要手段一是加强信息监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