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阅读短文。
黄帝的传说①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诸侯都想拥戴他当天子。
可是炎帝的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
②黄帝生性爱民,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
可是蚩尤不听劝告,屡犯边界。
黄帝不得已,叹息道:“若我失去了天下,蚩尤掌管了天下,我的臣民就要受苦了。
我若姑息蚩尤,那就是养虎为患了。
现在他不行仁义,一味侵犯,我只有惩罚不义!”于是黄帝亲自带兵出征,与蚩尤对阵。
③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结果是黄帝胜少败多,他心中焦虑不安。
为了振奋军心,黄帝派人去东海的流波山捉来一只叫“夔(kuí)”的怪兽,把它的皮剥下来做了鼓面。
然后,黄帝又派人将雷泽湾中的怪兽捉来,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了鼓槌。
另外,黄帝还准备了八十面上等的牛皮鼓。
再次与蚩尤作战时,黄帝下令擂起战鼓,那“夔”皮鼓和八十面牛皮鼓一起响了起来,声音震天动地。
黄帝的兵勇气倍增,蚩尤的兵丧魂失魄,最终蚩尤大败而逃。
④蚩尤平时把铁块石头当饭吃,头跟铜铸的一样硬。
他还能在空中飞行,在悬崖峭壁上如走平地,黄帝怎么也捉不住他。
于是,黄帝命人把“夔”皮鼓使劲连擂九下,蚩尤顿时魂丧魄散,不能行走。
黄帝给蚩尤戴上枷锁,杀了他,然后把他的身和首埋在了两个地方。
蚩尤死了以后,他身上的枷锁被抛在荒山上,变成了一片枫树林,每一片枫叶上,都有蚩尤枷锁上的斑斑血迹。
⑤黄帝打败蚩尤后,诸侯都尊奉他为天子。
黄帝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1.这个故事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黄帝不想继续战争,一直想劝蚩尤休战是因为蚩尤非常勇猛,黄帝怕打不过他B.黄帝最后用“夔”皮鼓制伏了蚩尤,“夔”是雷泽湾中的怪兽C.诸侯都尊奉黄帝为天子是因为他带领百姓开垦农田,定居中原D.看到“铜头铁额”这个词语,就能想到蚩尤3.文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到黄帝具有_________的品质。
4.说说这个故事的神奇之处。
(不少于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短文的内容,给这个故事再起一个名字: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鸟趣几年前,家里的糯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
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米,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必然“光临”的朋友了。
每到4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
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肯定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
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搂水珠。
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居然“康复”了,像一个伤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
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
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1.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反映这一情绪变化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2.作者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吃虫子时“_________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把感动于“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的小生灵能“________地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
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积累了哪些含有鸟名的成语和古诗句?写在下面短横线上。
(1)含有鸟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鸟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他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
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
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觉得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A.快要,将要。
B.靠近,面对着。
C.来到,到达。
D.照着字或画模仿。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A.趣味,情趣。
B.香、臭等气味。
C.意境。
D.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A.因为齐白石是大画家,他觉得老师不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因为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因为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因为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作为一位艺术造诣深厚的书画艺术家,齐白石却临摹学生的课堂作品,这件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外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大大咧咧3.请用“”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内阅读天窗(节选)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暼;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
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它们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2.选文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时候的生活场景。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的原因是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只有通过天窗才能体会、想象外面的世界。
(_________)(2)文中加点的“这时候”指的是下雨被关进屋子里的时候。
(_________)4.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理解。
一位父亲的托举早上9时左右,北京地铁四号线,还是像往常一样人潮拥挤。
那天,来北京旅游的他带着6岁的女儿乘坐地铁四号线去动物园玩。
出了地铁,他牵着女儿上了扶梯。
正当他和女儿上到中间时,缓慢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
不过是1秒钟的时间,改变了一切。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电梯出事了!第二反应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女儿!好多站不稳的人,一下子摔倒了。
摔倒的人,又砸在了下面的人身上。
他和女儿也倒在了电梯上,不过幸运的是,他紧紧抓着女儿的手。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压在身上层层叠叠的人中,使劲把女儿拉过来,再用力把地高高举起来——这样,摔倒的人再也压不到她了。
几秒钟后,电终于停下来了。
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女儿一定没事,女儿一定没事”。
回过神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起来,把女儿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检查了个追,看看地有没有受伤。
直到确定女儿安然无恙后,他才感觉到自己的脚很疼,低下头,看到自己的两只脚都在不停地流血,右脚还有一个大血洞。
但剧痛并没有让他的心情坏下来,他一直沉浸在女几安然无恙的喜悦里。
这位父亲,年仅31岁,叫吴良,来自湖北咸宁通城。
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会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