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粒度分析成图

粒度分析成图


粒度分析_方法及步骤
作图:
①直方图(½Φ)
②直方图基础上作频率曲线图
③直方图基础上作累积频率曲线图
④概率累积曲线图(¼Φ)
⑤散点图
⑥CM图
(一)
粒度分布图制作及解释
1.直方图 用厘米坐标纸上各个粒级( ½ Φ) 的频率值投点作直方图。(粒度变化、众数) 2.频谱图(频率曲线图) 又称频率分布图,将直方图中各直 方柱顶线的中点用圆滑曲线连接之即成, 他可以显示粒度分布的偏度、尖度。
1.统计粒度。
2.整理统计结果
3.图解分析
4.判别式分析
粒度分析_方法及步骤
统计粒度 ❶代表性部位选取 ❷单颗粒粒度的选取 ❸统计颗粒数量: ≥230 ❹避免重复统计 ❺杂基如何统计
粒度分析_方法及步骤
统计结果的整理:
①各级颗粒频数(ni); ②百分比各级频率(fi);
③百分比累积频率;
④杂基校正累积频率
5
0
1
2
φ
3
4
99.99
0.01
99.9
0.1
概率累积曲线图
横坐标为: 粒级(φ值) 纵坐标为:概率值 ,表示累积百分含 量。 经过杂基校正的累 积百分比含量 (1-Z)X=Y Z为杂基含量 X为杂基数与颗粒 数之和 Y为颗粒数
99
1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n i 1
n
i 1
F-8粒度分析为例
百分频数(N)n= 各级频数n/颗粒总数 (n=1、放大倍数 2、…:n) 样品号:F-8 杂基含量:16% 10× 0.88=2/226 成分及频数统计 各 石英 长石 岩屑 级 百分 百分累 3.10=7/226 Φ值 毫米粒级 频数 积频数 频 总 总 总 Qm Qp 7.96=18/266 P K Lv Ls 数 数 数 数
0.50-0.42 0.42-0.35 0.35-0.30 1.00-1.25 1.25-1.50 1.50-1.75 5
n
粒度分析及成分统计表(奥林巴斯显微镜)
杂基 校正 频数
0.74 2.60 6.69
杂基 校正 累积 频数
0.74 3.34 10.03
2 3 5 1 1 1 4 2 1 3 2 8
4.正态概率累积曲线图
在正态概率坐标纸上用杂基校正累积频率 值(¼Φ)投点直线连接(至少两个点以上)成 概率累积曲线图。
100 90 80 70 60
%
50
100 90 80 70 60
%
50 40 30 20 10 0 -1
0
1
2
φ
3
4
5
40 30 20 10 0 -1
直 方 图 与 累 积 频 率 曲 线 图
粒度分布参数图解计算
福克计算公式中用的是三对和一个单图 解分位值,所谓分位值就是各个累积频率所对 应的粒度值。福克公式的分位值是:
φ5——累积频率为5%的粒度值 φ95——累积频率为95%的粒度值 φ16——累积频率为16%的粒度值 φ84——累积频率为84%的粒度值 φ75——累积频率为75%的粒度值 φ25——累积频率为25%的粒度值 φ50——累积频率为50%的粒度值,又叫中值。
1
99
0.1
99.9
9.99
概率累积曲线图
横坐标为(¼) 粒级的φ值。 纵坐标为累积 百分比含量。 三种组分: 推移质组分 跳跃(移)质组分 悬浮(移)质组分 两个截点: 粗截点 细截点 反映搬运机理转变 时的粒度大小。
5.散点图
用厘米坐标纸和粒度分布参数。 四个参数有: M—σ、M—SK、M—K、 σ—SK、SK—K
KG =
φ95-φ5 2.44(φ 75-φ 25)
计算后填表
+
散 点 图
图例 五种样品 共分五个沉积区。松辽盆地南部陆相沉积环境中的80 多个碎屑岩样品。(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6年.刘万洙)
横坐标为标准差(σ) ,纵坐标为偏度(SK)
6.CM图 1.CM图作图标准
用双对数坐标纸和C、M两个分位值: C-是累积频率为1%的粒度; M-是累积频率为50%的粒度; 单位为μm。 在分析泥石流、洪积物等粒度区间很 广的沉积物时也可用φ单位。
φ
3
4
5
多峰
50 40 30
粒度分散
%
20 10 0 -1
0
1
2
φ
3
4
5
直 方 图 与 频 率 曲 线 图
GZYK-001
3.累积频率曲线图
用厘米坐标纸上百分比累积频率值投点, 用圆滑曲线连接成累积频率曲线图。 曲线图上可以读取累积频率在1% 5% 16% 25% 50% 75% 84% 95% 的Φ值。
%
50
100 90 80 70 60
%
50 40 30 20 10 0 -1
0
1
2
φ
3
4
5
40 30 20 10 0 -1
0
1
2
φ
3
4
5
福克公式
φ16+φ84+φ50 MG = 3 φ84-φ16 φ95-φ5 + σG = 4 6.6 (φ84+φ16)-2φ50 (φ95+φ5)-2φ50 SKG= 2(φ 84-φ 16) 2(φ 95-φ 5)
近似正态
50 40 30

%
20 10 0 -1
方 图
0 1 2
φ
3
4
5
K115-Y21-T2
近似正态
50 40 30
%
20 10 0 -1
0
1
2
φ
3
4
5
直 方 图 与 频 率 曲 线 图
K115-Y21-T2
50 40 30
多峰
粒度分散

方 图
0 1 2
%
20 10 0 -1
GZYK-001
2.CM图的特点
CM图的基本含义和正态概率累积图相当,对于 牵引流沉积物特别是河流沉积物,在层序完整的 情况下应具备PO、PQ和RS三段。 分别相当于滚动,跳跃和悬浮三类颗粒运动, 三段的混合带是S形分布带的拐点,分别标以Cr、 Cs、Cu。 其中Cr代表滚动部分的最小粒级,Cs代表递 变悬浮的最大颗粒,Cu代表均匀悬浮的最大颗粒, Cs与水深有关。 适用范围Cs为 100—1000μm和深度<100m。
SK =
3
σ3
μ3 =
(xi − ������ ) fi
1
4.尖度(K)——可表示粒度的分散和集中 程度,但比标准差更敏感,更突出的表现出粒 度分布的特征。
μ4 SK = σ4
n
μ4 =
1
(xi − ������ )4 fi
5.众值——粒度分布曲线峰的顶点所对
应的粒度值。粒度分布可以是单众值的单 峰曲线,也可以是多众值的多峰曲线。 出现多众值分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分析方法不当或错误造成的虚假众值,必 须检验排除;另一种是由于颗粒受多种成 因改造后使多种粒度分布叠加所致。 在现代大陆架、海滩、三角洲、网状 河流中广泛出现。
2 3 11
2 7 18
0.88 3.10 7.96
0.88 3.98 11.95
0.30-0.25 1.75-2.00 n= 10 4Ni 14 4、 2 6…n) 8 3 11 31 13.72 25.66 11.52 21.55 百分累计频数 (n=1 2、 i 1 0.25-0.21 2.00-2.25 14 3 0.88 17 8 4 12 14 1 15 44 19.47 45.13 16.35 37.91 = 0.88 0.21-0.18 2.25-2.50 19 2 21 6 2 8 7 6 13 42 18.58 63.72 15.61 53.52 3.98 = 0.88+3.10 0.18-0.15 2.50-2.75 17 1 18 4 1 5 7 3 10 33 14.60 78.32 12.26 65.78 11.95 = 0.88+3.10+7.96 0.15-0.13 2.75-3.00 10 1 1 5 1 6 17 7.52 85.84 6.318 72.10 杂基个数( X)9 1 杂基含量 = X/ 颗粒总数 +X n 5 0.13-0.11 3.00-3.25 5 4 1 5 2 2 12 5.31 91.15 4.460 76.56 Qi = X/266+X 杂基校正累计频数 = 0.16 …n) 0.11-0.09 3.25-3.50 7 4 (n=1 4、2、1 1 12 5.31 96.46 4.460 81.02 i 1 7 杂基校正频数 (Q)n= 各级频数 n/颗粒总数 +1杂基个数 (n=1 、21.858 、…n) X = 43.05 0.09-0.07 3.50-3.75 0.74 2 2 2 2 1 5 2.21 98.67 82.88 = 0.74 0.74 = 2/266+43.05 0.07-0.06 3.75-4.00 1 1 0.44 99.12 0.371 83.25 3.34 = 1 0.74+2.60 0.06-0.05 4.00-4.25 0 0.00 99.12 0 83.25 2.60 = 7/266+43.05 10.03 = 0.74+2.60+6.69 0.05-0.04 4.25-4.50 2 2 2 0.88 100.00 0.743 84.00 6.69 = 18/266+43.05 总量 91 11 102 37 12 49 50 25 75 226 杂基 个数 43.05 共计: 269.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