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小课题研究方案模板
课题研究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和取得的成果(即期望经过研究,在所解决的问题上会产生一些什么变化,用什么方式加以表示,如调查报告、个案报告、论文、课件等)
现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由于数学的学科性强、逻辑性严密,因而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积极性,久而久之发展成为数学“后进生”,如何转化“后进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开展本研究的依据,目的、意义或价值
1、经过一年半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使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弘扬学生主体性人格力量,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潜能的理念得以确立。
2、经过一年半的研究与实践,为”后进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正确引导“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取得“后进生”的配合,融洽了师生关系,带动了学校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景丰小学从每年的期末考试来看,从以前到现在的平均分都明显低于县直属学校和其它省、市级小学,从卷面情况来看,主要是低分太多所导致。因此我们学校的”后进生”问题很大,而且有增加之势,不得不成为我们重视的问题。
“后进生群”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上网吧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
一、研究对象
以学生数学成绩,确定三年级(15)四年级(15人)和五年级(10人)的 “后进生群”为研究对象(由于“后进生群”的动态变化,研究对象也会随之变化)
二、研究方法
1、用调查、观察、经验总结为研究起点探索“后进生群”的类型及生成原因,“后进生群”类型研究包括:单学科 “后进生群”研究、知识基础差型”后进生研究、“学习习惯差型”后进生研究、“学习能力差型”后进生研究等;“后进生群”成因研究包括:社会原因研究、家庭原因研究、学校教育原因研究、学生自身原因研究。
我校实际情况:实现教育平等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要想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就离不开农村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小学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中国人口素质的重担。正是在这一新形势下,上级部门为实现我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3、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能够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大幅上升,学校社会效应不断提高
4、使学校与教师积累了大量的论文、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反思,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县得奖,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计划采取的措施(这部分为重点,详细说明计划采取的措施,如:研究的范围,切入的角度,操作的过程,记录的方式,等等。课题组如果有该课题的前期研究,也应加以说明)
学校小课题研究方案模板
新区景丰小学教师校本研修课题
时 间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研究课题方案
课题主持人
陈Hale Waihona Puke 艳课题组成员张珂课题的界定(对课题的解释、说明,对关键词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本课题最新研究现状(理论、实践两方面)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正确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国内外研究:转化”后进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
1.小学数学后进生的主要类型。
不同的后进生可能能够归结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日常教师、家长对后进生学习困难情况的描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学法欠佳型、知识断层型、贪玩懒散型、情感障碍型。
2.小学数学后进生的转化措施就是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于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就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们在绝对自主的环境中去探索、去发现。对那些无能力开展探究学习的后进生,教师们从内心就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起的作用,唯恐自己稍微的启迪、点拨就会破坏了课堂的“自主探究”氛围,因而不愿关注。另外,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由于教师随时都可能面临学生提出新问题的挑战,因此,教师的身心只能全部放在课堂的发展和变化上,对那些后进生根本无暇关注。
2、家庭原因:与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论;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是,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校教育原因:学校为了升学,因此就要对学生成绩进行不断的排序、分类,致使一些学生丧失了信心;以前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还是办学意识等方面,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村小学生源的质量要比城里生源的质量差;(有条件的都转到城里的小学)再加上转来一部份在原学校时对其采取的教育措施不当,导致其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
4、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欲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因此,决定从 5月至 1月开展关于“后进生群”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三、研究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 .5— .10):建立方案,准备材料,学习相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明确人员分工,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 .11— .9):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实验和研究,阶段性经验总结。
3、总结评估阶段( .10— .1):总结经验,形成成果,撰写总结报告,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鉴定,申请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