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电解质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回答问题
,对照课本自主学习填表
完成归纳总结
整理本节内容
完成学案相关练习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分类依据
电离程度
水溶液中存在微粒
电离表示方法
物质类别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异同: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异同:
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内容
基础性作业:
济南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日期:
课题
电解质
授课人
课程标准
了解电解质、电离的涵义,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涵义。
(2)会书写简单的电离方程式。
(3)能从微粒观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及相似现象抽象出电解质的概念,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
(2)通过酸、碱、盐的构成实质,加强对微粒观的认识。
3、酸只有溶于水时才能电离;碱、盐在溶于水或受热融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4、是否为电解质,和物质的溶解性无关
1、电解质: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2、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非金属氧
化物、NH3
独立完成
统一认识完善学案
【交流研讨】
【归纳总结】
完 成 学 案 成果汇报。
【过渡】
思考、讨论、汇报完善学案
【交流研讨】
小组交流汇报
【归纳总结】
【思考】
【归纳总结】
【深度思考】
【归纳总结】
【归纳·比较】
【总结提升】
电解质和导电的关系:
电Hale Waihona Puke 质一定导电?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
电解质和导电关系: 电解质不一定导电,
导电的也不一定是电解质
灯泡实验中,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和硫酸溶液亮度不同,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P42, 完成相关表格: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对比
1、导学案[课后练习]
2、同步P23-25
发展性作业:
导学案[智能提升]
预计用时
20分钟
收交日期
4月20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评价设计
利用阅读教材、小组讨论、黑板展示等活动评价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接受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引入】
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 我们知道金
聆听,激起学习欲望
3.CO2、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所以CO2、NH3是电解质?
4.HCl、H2SO4是电解质, 所以它们在水溶液中和液态时都可导电?
5.BaSO4、AgCl、CaCO3难溶于水,所以BaSO4、AgCl、CaCO3是非电解质?
强调:
1、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
2、电解质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验。
【电离概念】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 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固体表面, 变得可以自由移动。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NaCl溶液导电的原因。
结合演示实验现象及动画模拟给出
电离的概念及电离发生的条件
【 电离方程式的书
写】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迁移应用】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HNO3H2SO4KOHNaOHBa(OH)2CuSO4BaCl2(NH4)2SO4
回答问题
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观看演示实验

观看动画模拟
属是可以导电的, 那么金属为什么会导
电呢?
【交流研讨】
【引出原因】
物质导电的原因: 有带电微粒, 且带电微粒可以自由移动。
【过渡】
金属能够导电, 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否也可以导电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演示实验】
【动画模拟】
做NaCl溶液、NaCl固体、H2SO4溶液CH3COOH溶液、蔗糖溶液的灯泡实
找共性,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酸、碱、盐都是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引出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强调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回顾灯泡实验的五组物质, 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思考】
1.Fe、Al、C都可导电,所以Fe、Al、C是电解质?
2.NaCl溶液可导电, 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