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影响人生价值观追求的五个转折点
一、上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
1、人要实现社会价值,非要有社会竞争力不可。
大学四年学什么?至关重要。
学非所用,或所学的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竞争力小,不仅会浪费掉人生学习精力最旺盛的大学时光,而且因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在思想信息库中占据着领导地位,严重地影响着日后走向社会对新知识的选择、吸收。
2、学校资源对学生日后的社会竞争的价值作用。
当然名校在这方面的价值作用大。
不仅如此,而且学校学生整体竞争力对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相互提携作用。
特别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我实践能力,校风校训会影响学生的做人做事原则。
3、专业的社会需求紧急度与社会需求层级性,对学生日后社会竞争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如电子商务专业,前几年需求紧急度较高,这几年就显下降趋势,学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以后适应于从事贸易工作,若想从政或从事企业全面管理工作,恐怕专业就不对方向。
再如播音专业,前几年进中央台、省台机会都有,这几年若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恐怕连市台都难进。
选择学校与专业,实际上是在综合考虑社会现需求与未来需求与自我人生发展规划的对应。
由于高考上大学时,学生本人对社会需求与发展方向没有任何把握,这就很有必要将自我的个人理想与身体资源、心理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综合考量,请求老师、家长的帮助辅导。
这一步若选对了,大学四年不仅学习兴趣浓厚,而且也有兴趣关注本学业相关的产业或社会部门的发展需求,人生在大学四年不会怎么迷茫。
若没有选对,常常就会厌学,或想换专业。
二、就业的第一家企业或组织。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将自我所学知识在社会组织中开始实践向社会回报价值的开始,而且是修正与提高个人价值观的开始。
若第一家企业或其它组织,价值观能够与其相融,那么他对四年大学生涯的认知与评价度就比较高,若不相融而造成再就业,那么可能对四年大学生涯的认知与评价度就降低了,越换单位就业认知度与评价度就越下降了。
如果没有正确
的长者帮助,再加上内控力尚处薄弱阶段,那么个人的心理资源将会受重大损害,从而不断地修正价值观与人生规划。
特别是,就业的第一家企业或其它组织的同事的做人做事行为,企业或组织文化理念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是相当大的。
“光明与黑暗”、“激情与颓废”、“信心与伤心”大多数都是就业第一家企业或组织给他们的。
三、第一个热恋的异性朋友。
能够发现第一个热恋的异性朋友,可以说人生价值观在当时得到实现了。
处于热恋中的异性朋友之间相互关怀理解,应该都是双方各自人生观的行为体现。
但人在阶级社会生存与发展,不能仅有爱,还要有支持爱再发展的经济基础,双方还要再实现更高层级的个人心理需求。
若双方都能够理解这两点,以爱为动力再向前,那么这第一次就可以走向永久。
但若双方对这两点没有理解好,存在冲突,那么外部的如来自于父母、朋友的价值观“建议”
就有可能破坏原来双方各自自我的价值观选择与决定,从而使人生插曲结束。
四、结婚。
结婚,本来是好事。
但因为结婚后,对家庭的管理责任担子增加了,从而相对地必须要减少原来单个人生活的时间资源安排、经济资源安排以及时间资源与经济资源价值的选择与支配。
如原来单身汉可以比较自由地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但有了家后,要支配参加社交活动的时间资源就必须要两个人共同来了,若只一个人来支配,那么矛盾就会产生了。
再如原来单身汉时,自己一个人可以凭自己的经济实力支配请客,但结婚后就必须要两个人共同支配了,若只一个人支配可能矛盾也会产生了。
经济资源与时间资源的有限性与共同支配要求就要逼着人们改变原来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修正原来的各种心理需求。
五、有了孩子。
有了孩子,也是大好事。
但孩子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孩子重要还是父母重要?又产生了新的矛盾。
照顾孩子要时间资源与经济资源,与孩子情感沟通要时间资源与经济资源,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要有经济资源储备。
怎么办?生活就要逼着人们修正价值观!原来可以为希望工程捐款,但有了孩子,经济消费增加了,心想捐但力有限只能调整价值观了。
原来工作可以到处跑,但有了孩子不行了,必须要换工作。
在这个转折点价值观调整与修正非常重要。
有了孩子,因时间资源、经济资源原因,
可以修正价值观与追求,但是人生志向不能放弃。
若放弃,可能事业生涯只能停留在职业生涯上了。
有位三十来岁的新员工来公司工作三个月了,我与他对话发现他很有潜能,我鼓励他
再努力争取进步,组织会给予新机会的。
他居然回答我:“老师,我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只想把组织给我的工作做好,把孩子培养好。
”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道:“老师,我年轻时曾努力过,但不行。
现在的工作我胜任,我能够做好这份工作就行了。
保住经济收入,将剩下的时间去陪孩子,让他以后去发展吧。
”我批评他道:“你这观点错了。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与发展的社会。
你今天的工作你是胜任,可是明天的工作你是否能胜任呢?今天的东风大卡车你能修,再过五年十年你能修吗?今天你三十来岁能修车,有体能,再过十年你的体能行吗?在这个社会只有竞争与发展才能保住履行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承担力。
你看看你身边的四十来岁的下岗工人,再看看退休的老工人,他们是什么原因清苦的?你是不愿意以后退休了靠孩子来养活吧?再说,为人之父没有志向没有激情,会给孩子什么样的榜样?我们平民百姓要造就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自身就是孩子的老师。
现在你的孩子五六岁,正好是开始懂事的时候了,若你坚持每天看几页书,你的孩子天天看到你在读书,难道对他以后入学读书没有正向的引导力吗?你要好好想想:放弃原来的理想与重新振作为理想而再努力,走技术管理型人才的路的社会价值作用与家庭责任价值作用,这个重要问题。
”
一些三十来岁有家有孩子的人们只因为了支持家庭暂时生存而放弃原来的志向与理想,这是在价值观调整方面的重大错误。
承翰小品:送给即将步入中年和已经步入中年的朋友们,总结和反思一下一路走来的心
得体会,也许方向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