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区别
一、区别的方法
1、抓关键词法
主要矛盾:重点、核心、中心、关键、牛蛇马贼刀,荷花好汉篱笆琴
矛盾的主要方面:主流、主体、本质、性质、九个指头、分析人和形势
2、意会法
主要矛盾——强调“做、办事情、改造世界”
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想、看问题、认识世界”
二、能力训练
1、“村子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这说明。
在发展农村经济中
A.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B.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C.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首先抓主要矛盾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不放松答以下2—3题
2、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是指
A.抓住主要矛盾B.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
3、“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都不能放松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
B.我们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C.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4、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被列为用兵三十六计第二计。
此计妙就妙在孙膑善于“牵牛鼻子”。
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善于
A.抓主要矛盾B.把握矛盾C.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D.分清主流和支流
5、我国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后,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和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6、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但是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
关键在于搞好防治荒漠化工作,要讲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但主要是生态效益,总体规划,同时,要认真搞好配套工程的规划和建设。
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 生态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
B.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 占据支配地位的矛盾规定事物的性质
D.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7、在当代日本,右翼势力愈来愈猖獗,而爱好和平的力量始终不能占上风,因此,日本国内否认侵略,歪曲历史的事件不断出现。
这说明:
A. 事物的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B.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C. 矛盾的主次方面因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从哲学上看,材料中的要求:
A.抓住了主要矛盾
B.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坚持全面的观点
9、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10、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捧拨电线没事。
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
这个事例说明(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B.主次矛盾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事物的性质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D.符合客观规律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2、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主次矛盾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②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发生影响;
③次要矛盾处理好了,可以为解决主要矛盾创造条件,反之,会增加解决主要矛盾的困难;④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其他矛盾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3、高科技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力量和决胜关键。
这对于我们维护国防安全的启示是( )
A.抓主要矛盾 B.坚持两点论
C.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看法
①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②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
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
”遂其子不再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6、“2010年是中国经济恢复性的一年,未来将进入常态发展,消极因素的影响并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大。
”“对于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势,我们偏乐观。
”对上述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消极因素很快就过去
B.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消极因素让我们失去了重要发展机遇
C.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不要在意消极因素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消极因素只是发展中的支流
17、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事关全局,任务紧迫,又非常复杂,任务艰巨,需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
这要求我们要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④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8、中国俗语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下列短语中与“丢了西瓜捡芝麻”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十个指头按跳蚤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④眉毛胡子一把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间的联系。
在涉及全球性的问题上,发达国家不得不坐下来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谈判,必要时会有一定的妥协,但在涉及核心利益时他们却不会作丝毫让步,发达国家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
这表明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③次要矛盾规定事物的性质④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及事物性质有一定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温家宝总理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
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上,必须立足国情,中西结合,以我为主。
这体现了
①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③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据国家发改委2010年12月23日介绍,物价部门2011年将重点抓好农产品价格、强化医药价格、教育收费等与民生问题有关的价格监管工作,坚决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从辩证法角度看国家发改委
A.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住了主流
B.认识到了整体对部分的影响,树立了全局意识
C.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按客观规律办事
D.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辩证法理论依据是(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过程B.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
C.联系能够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D.矛盾的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3、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十重要+重要=0。
下列古语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24、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B.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5、2010年7月21日,胡锦涛参观重庆ABB变压器公司时指出,企业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这段话体现的辩证法原理是
A.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B.看问题要认清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一切从实际出发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