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宾短语后置
很明显,以上的例句中谓语动词分别是 “投、重、轻(形活用为动词),振”。
5
其次,依据介词结构后置的规律来判断。
如果是介词结构后置情况,句子符合这种结构:“谓 +宾+介+名(代)”,在这里的“介词结构就可以理 解为后置的“状语”了,成了这种情况:谓+宾+[介+ 名(代)]。 谓语 介词 宾语 名词 状语
2
何谓状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
语,古代汉语里有些状语则置后作补语,像这样 的句式就叫做状语后置句。
3
判断的方法:
首先,找出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
这是因为状语是专门修饰谓语动词的,谓 语动词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在文言文中 状语的位置在谓语动词后面了。 1.窥之正黑,投以小石。 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振之以清风。
如:得双石于潭上
结合规律判断:“得”应该是谓语动词,“双 石”是宾语,“于”是介词,“潭”是名词。 由此推知,这是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句。 翻译时,要把介词结构还原到动词谓语之前, 以使语序正常。将“于潭上”放到“得双石” 之前,译为“在潭上得到两块石头”。
6
在介词结构后置句中,介词多为“于”“以”、 “乎”等来充当,“于”、“以”、“乎”也就 可看成是判断介词结构后置的一种依据,只是这 些介词在不同的句子里的意思是不同的。 用篆文的山龟鸟兽的图形来
4.虽董之以严刑,5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水所结成,可是比水更寒冷。 6.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赵国曾经五次和秦国交战,二次战败三次战胜。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 比我早,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liǎo)
2.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蓝。
3.教以慎于接物。
3.把谨慎地待人接物(的道理)教给我。
14
加强练习
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白天能看到舟船在亭子前出没。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私下会见张良,把这件事情详细告诉张良。
3.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他们。
4
判断的方法:
首先,找出句子当中的谓语动词。
这是因为状语是专门修饰谓语动词的,谓 语动词的位置是相对不变的,而文言文中 朝里面看,黑洞洞的, 扔一块小石头进去 状语的位置则放在谓语动词后面。 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 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窥之正黑,投以小石。 被清风吹动 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振之以清风。
翻译:于+宾语+形容词
10
语法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
知 识 点 小 结
语法格式:动词+于+宾语(名/代)
语法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
语法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
11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请选出 来( B )
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候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核舟记》 请出那些箭,用锦囊装着 2、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4、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语法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
装饰它 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给他
翻译:以+宾语+动词
16
象木头鸡一样静止不动
3、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 :《狱中杂记》
一点财物没有的,就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处理犯人
语法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
9
1、急于星火 :《陈情表》
2、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4、长于臣:《鸿门宴》
语法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
7
1、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归去来兮辞》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
2、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3、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语法格式:动词+于+宾语(名/代)
8
1、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船像箭一样往前冲 2、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促织》
12
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的,请选出 来( B )(A宾语前置,C判断句,D定语后置) 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候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3
巩固练习,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1.事情紧急了,请允许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巧断介宾短语后置句
1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常见有几种: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句(状 语后置)。 现代汉语句子的结构一般是:定+主+状+ 谓+定+宾+补。
这是个基础,是辨别句子是否倒装的参照物, 应牢记。 状语是在谓语之前的,但在文言文中,把状语 (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即为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