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习题+答案

建筑构造习题+答案

墙纸、纺织物面墙纸等,常用于室内墙装修。

2.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有:
①限制建筑物的总高度和层数;
②限制横墙间距及墙体的局部尺寸;
③提高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④设置圈梁;
⑤设置构造柱。

3.门窗洞口上部过梁的常用做法有三种。

即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砖拱过梁适用于洞口跨度为1.8 m以内;钢筋砖过梁为2.0 m以内。

二者不宜用于洞口上有集中荷载、振动较大、地基土质不均匀或地震区等。

钢筋混凝土过梁,具有坚固耐用、施工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较大洞或有集中荷载等情况,目前广泛采用。

4.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一般由底层、中层和面层组成。

底层的作用是与基层粘结并初步找平,厚度为10~15 mm;中层起进一步找平作用,厚度为5~12 mm;面层起装饰美观作用,厚度为3~5㎜。

(四)绘简图题
1. 勒脚与散水节点处的构造,见附图3-1。

附图3-1 勒脚与散水节点处构造
2.面砖、瓷砖贴面,见附图3-3。

附图3-3 面砖、瓷砖贴面
(a)瓷砖贴面 (b)面砖贴面
3.墙身水平防潮层的作用是阻断毛细水,保持墙身干燥。

水平防潮层在所有设有基础的墙中设置,其位置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见图3-6。

附图3-6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
(a)地面垫层为密实材料 (b)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 (c)室内地面有高差
4.勒脚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12。

附图3-12 勒脚的构造做法
(a)抹灰面勒脚 (b)饰面砖勒脚 (c)石材面勒脚
第三章楼地层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楼层和地层的构造组成层次,见附图4-2。

(a) (b)
附图3-2 楼地层的组成
(a)楼板层 (b)地坪层
2.阳台栏杆扶手与墙体的两种连接方式,参见附图4-6。

附图3-2 扶手与墙体的连接
第四章楼梯电梯台阶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楼梯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2.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级,也不应少于级。

3.楼梯平台按位置不同分平台和平台。

4.计算楼梯踏步尺寸常用的经验公式为。

5.楼梯的净高在平台处不应小于,在梯段处不应小于。

6.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有和两类。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梯段的结构形式不同,有和两种。

8.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的断面形式有、和三种。

9.楼梯栏杆有、和等。

10.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方法主要有、和、等。

16.④ 17.② 18.④ 19.④ 20.③
(三)简答题
1.楼梯主要由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组成。

每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疲劳、连接梯段或楼板层及转换梯段方向;栏杆起围护作用,扶手作依扶用。

2.以梯段中各级踏步前缘的假定连线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表示或以夹角的正切值表示。

楼梯的坡度应考虑攀登效率、便于通行、节省面积等方面来确定。

楼梯的坡度范围为23°~45°,适宜的坡度为30°,不宜超过38°。

3.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而平台净高不满足要求时,常采取以下办法解决:
①降低中间平台下的地面标高;
②增加底层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
③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

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有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两种。

板式楼梯底面平整,外形简洁,便于施工,但梯段跨度较大时,钢材和混凝土用量较多,不经济。

梁式楼梯的钢材和混凝土用量较少、自重较轻,荷载或梯段跨度较大时使用较经济,但支模和施工较复杂。

5.室外台阶由踏步和平台组成。

踏步宽度一般为300~400 ㎜,踏步高度一般为100~150 ㎜,平台深度一般不小于900㎜。

(四)绘简图题
1.金属栏杆与梯段连接的一种做法,参见附图4-1。

第五章屋顶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屋顶按采用材料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和。

2.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防水层耐用年限、防水层选用材料和设防要求,将屋面防水分为级。

1.排水方案可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基本形式,常用的外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檐沟外排水、女儿墙檐沟外排水三种。

2.刚性防水屋面设置分格缝的目的在于防止温度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

屋面分格缝的位置应设置在温度变形允许的范围以内和结构变形敏感的部位(装配式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现浇屋面板与预制屋面板的交接处、泛水与立墙交接处等部位)。

3.常用于屋顶的隔热、降温措施有通风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和反射降温屋面。

4.在柔性防水屋面中,设置隔汽层是防止室内水蒸气渗入保温层,使保温层受潮,降低保温效果。

一般做法:是在找平层上刷冷底子油两道作为结合层,结合层上做一毡二油或两道热沥青隔汽层。

(四)绘简图题
1.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参见附图5-1。

(a)
(b) (c)
附图5-1 卷材泛水收头做法
(a)卷材泛水收头 (b)砖墙卷材泛水收头 (c)混凝土墙卷材泛水收头
2.有保温要求,且不上人的柔性防水屋面(平屋顶)断面构造图,参见附图6-2。

(a) (b)
附图5-2 平屋顶的保温构造
(a)正铺法 (b)倒铺法
第六章地基与基础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

2. 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3.地基分为和两大类。

4.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但最小埋深应不小于。

5.基础按构造类型不同分为、、、等。

6.当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应埋置在冰冻线以下约的地方。

(二)选择题
1.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基础底面埋置在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和影响等。

①最高水位200㎜②最低水位200㎜
③最高水位500㎜④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
2.砖基础采用台阶式、逐级向下放大的做法,一般为每2皮砖挑出的砌筑方法。

①1/2砖②1/4砖
③3/4砖④一皮砖
3.为了节约混凝土,常在混凝土中加入粒径不超过的毛石,称为毛石混凝土。

①800㎜②500㎜
10.“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二)选择题
1.①
2.①
3.①
4.②
5.③
(三)简答题
1.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伸缩缝是为了减少由于温度变化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要求将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缝宽一般在20~30mm;沉降缝是为了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要求从基础底面至屋顶全部断开,缝宽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为50~70mm;防震缝是在地震区,为了减少由于地震的影响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基础一般不设缝,但在平面复杂的建筑中,当与震动有关的建筑物各相连部分的刚度差别很大时,基础也须断开,缝宽一般为50~100 mm。

(四)绘简图题
1.不上人平屋面的伸缩缝构造做法参见附图11-5。

(a) (b)
附图11-5 平屋面伸缩缝构造
(a)变形缝构造 (b)高低跨变形缝
1.刚性防水层
2.密封材料
3.防水卷材 1.密封材料 2.金属或高分子盖板
4.衬垫材料
5.沥青麻丝
6.水泥砂浆
7.混凝土盖板 3.防水卷材 4.金属压条 5.水泥钉
第八章门和窗
一、试题
(一)填空题
1.门窗的构造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2.木门窗的安装有哪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
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l.交通联系采光通风采光通风眺望
2.窗框窗扇五金零件附件
3.内平外平居中
4.立口法塞口法
5.安全疏散
6.塞口
7.水平遮阳垂直遮阳混合遮阳挡板遮阳
(二)选择题
1.②
2.①
3.②
4.②
5.②
6.①
7.②
8.①
9.④ 10.③
11.③ 12.③ 13.② 14.③ 15.②
16.② 17.② 18.① 19.③ 20.①
21.③
(三)简答题
1.门窗的构造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和坚固耐用的要求;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做到经济和美观;使用上满足开启灵活、关闭紧密、便于擦洗和维修的要求。

2.木窗的开启方式有:固定窗、平开窗、上悬窗、中悬窗、下悬窗、立转窗、推拉窗、百叶窗等;木门的开启方式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卷帘门、上翻门和升降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