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完整版PPT课件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义,人之本也。
忠义是做人的根本。 (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 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1.(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 笔录,(余)计日以还。 2.(孟子)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3.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 (今日之事)甚急。”
1.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之。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 (追之)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4. 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 珠四枚。 5.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侯)狱门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1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2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 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 3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世家》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赵氏求救于齐。 B、甚于妇人。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与坐谈。
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秦,虎狼之国。 ⑦大王来何操? ⑧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⑨将军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⑩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判断句:2、3、4、6、8、9
一.翻译下列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臣本布衣。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3.永州之野产异蛇,(蛇 )黑质而白 章”。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 )斗卮酒。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之)以事。 3.一狼仍从(之)。”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6.将献 (之) 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7.权起更衣,肃追(之) 于宇下。 8.竖子不足与 (之) 谋。 9.欲呼张良与 (之) 俱去
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 于 )陇西。 2.赐之(以)彘肩。 3.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5.今以钟磬置(于)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 6.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
7.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8.及宾客辩士说王(以)万端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1、用“者”或“也”表判断。 2、用副词“乃”“则”“即”“皆” 等3、表用判动断词。“为”“是”表判断。 4、用否定副词“非”、“莫”表示否 定的判断。
5、直接判断
1.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下列句子哪些属于判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陈胜者,阳城人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8.今急而求子,寡人之过也。 9.刘备,天下枭雄。
哪一句不是省略句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客从外来,与坐谈。 D、以筒水灌之,始出。
哪一句不是省略句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客从外来,与坐谈。 D、以筒水灌之,始出。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赵氏求救于齐。 B、甚于妇人。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与坐谈。
A ①②⑤ / ③⑥⑨ / ④⑦ / ⑧⑩ B ①⑤⑧ / ②③⑥⑨ / ④⑦⑨ / ④⑩ C ①⑤⑧⑩ / ②②⑥⑦ / ⑦⑨ / ④⑩ D ①③⑤ / ②⑥⑦ / ④⑦⑩ / ⑨⑩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1.介词“于”“乎”“以”组成 的介宾短语后置。
①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
例:“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者也。”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常用判断句式
2、用副词 “乃”“则”“即”“皆”等表判 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常用判断句式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为鱼肉。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常用判断句式
4、用否定副词“非”、“莫”表 示否定的判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常用判断句式
5、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A ①②⑤ / ③⑥⑨ / ④⑦ / ⑧⑩ B ①⑤⑧ / ②③⑥⑨ / ④⑦⑨ / ④⑩ C ①⑤⑧⑩ / ②②⑥⑦ / ⑦⑨ / ④⑩ D ①③⑤ / ②⑥⑦ / ④⑦⑩ / ⑨⑩
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②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皆以美于徐公。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秦,虎狼之国。 ⑦大王来何操? ⑧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⑨将军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⑩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