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迁钢公司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设备管理,减少设备故障,杜绝事故,使设备在役龄期内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运行管理是指通过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精心、科学地维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它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迁钢公司设备处、办公室、生产处、能源中心、武装保卫处、炼钢分厂、炼铁分厂、制氧分厂、电力分厂、动力分厂、热轧分厂、质检站、物资派驻站、运营处、销售派驻站及其他涉及设备管理职能部门。
第二章设备台(套)划分及分级管理第四条为便于管理,各单位要对在装设备按设备台(套)划分原则进行台(套)划分。
设备台(套)划分原则见附件一。
第五条在设备台(套)划分清楚的基础上,依据每台设备自身的精度、在生产中的地位、维护与修理的难度,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
第六条设备级别划分标准。
一、重要设备㈠、首钢迁钢公司主流程的主要生产设备和服务于主流程的主要动力设备;㈡、精密、大型、稀缺设备;㈢、国家规定的关键设备、成套设备。
二、主要设备㈠、首钢迁钢公司非主流程的主要生产设备及主流程连续生产线上的辅助设备;㈡、担负首钢迁钢公司主要生产任务的独立设备;㈢、可制约主生产线生产的辅助设备。
三、一般设备未列入重要、主要设备的其它生产设备。
第七条设备台(套)和级别划分完后,各单位编制出设备目录,报设备处审定。
每年根据设备变动情况,进行一次修订。
第八条管理责任首钢迁钢公司设备处是设备专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贯彻专业管理的各项制度,对重要、主要设备的技术状况实行重点管理,优先安排重要、主要设备的大、中修及强化、改造工作。
各分厂点检站全面负责本单位设备专业工作,要建立、健全设备档案以及专业管理所需的各项原始记录、设备台帐,合理安排设备检修,保持设备完好。
第三章岗位作业规程管理第九条有关岗位作业规程的制定、修订以及规程的管理详见首钢迁钢公司技术质量处下发的《首钢迁钢公司规程类文件管理办法》的内容。
第四章设备运行动态管理第十条各单位点检站及时掌握设备运行动态,做好设备动态信息的传递与反馈。
一、点检站发现重大设备缺陷或生产线设备突发故障、事故停机,立即采取处理或控制措施并及时向设备处汇报。
二、点检站每天下班之前对当日设备动态进行汇总后,上报设备处。
设备处建立设备运行日动态记录,对重大设备缺陷应及时组织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有计划地消除。
第五章设备技术状况与维护状况管理第十一条设备技术状况是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性能的维持程度。
包括基础牢固、结构完整、技术参数达标、功能齐全。
设备维护状况是指对设备日常性的保养水平。
第十二条设备技术状况以设备完好率进行评定完好台数设备完好率=────────×100%考核设备总台数第十三条各单位结合本单位设备自身特点,依照完好设备标准和维护标准(见附件二),定期对设备的技术、维护状况进行检查与评定。
原则上实行各单位月检查、作业区、班组周检查制度,设备处每季度组织一次设备检查。
一、设备技术、维护状况在检查后应进行评定,其评定原则是:㈠、坚持标准,实事求是;㈡、评定设备为在用考核设备,封存、拆除、报废设备不在评定范围;㈢、设备发生事故,按检查时的实际情况评定;㈣、主机完好,辅机不完好,以主机状况定级。
二、各单位点检站每月三日前上报设备管理工作总结,对设备技术状况与维护状况进行评定,包括不完好设备明细表,报设备处。
第六章设备故障管理第十四条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失修或设计、制造质量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且不构成一般设备事故的停机,统称为设备故障。
由于使用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不称为设备故障。
第十五条设备故障管理是设备动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生故障后,各单位应及时组织处理,恢复生产。
发生一小时及以上设备故障,发生单位要在二日内写出分析材料,报设备处。
第十六条设备处负责制订下发年、季分厂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指标,并检查和考核完成情况。
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建立故障停机台帐,统计上报。
第七章设备缺陷管理第十七条设备缺陷是发生设备故障和事故的根源,各单位要采取有效手段,及时治理设备缺陷,把设备故障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十八条凡正式投产的设备,因设计、制造、操作、维护、修理等原因造成的设备零部件的不正常磨损、裂纹、变形以及电气设备绝缘老化、元器件性能参数漂移等情况,称为设备缺陷。
可引发设备事故以及人员伤亡的缺陷,称为重大设备缺陷。
第十九条管理责任一、设备处负责重大设备缺陷的管理;二、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设备缺陷进行全面管理,并将重大缺陷及处理措施报设备处。
第二十条设备缺陷管理。
一、设备缺陷应逐项确认,并建立完整、准确的管理台账;二、设备缺陷要及时处理,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必须制订特护措施和治理计划(方案),落实到人;三、要对设备缺陷实施动态管理,必要时设备管理部门要采取紧急措施,直至停止使用。
四、各单位结合设备安全大检查,对设备缺陷进行检查、鉴定。
每年12月底前总结设备缺陷治理情况,上报设备处。
第八章设备改造更新第二十一条设备改造更新设备改造更新,均需履行立项审批程序,按立项通知要求,由设备处组织实施。
一、一般设备的改造更新由分厂填写“迁钢设备改造更新表”(见附页),相关处室和专业审批后可组织实施。
二、重要及主要设备的改造更新由设备处组织,相关单位参加方案论证,由设备处填写“迁钢设备改造更新表”,经过相关单位、部门和领导审批后,由分厂实施。
第九章反设备事故演习第二十二条反设备事故演习是防止误操作事故,提高操作、维修人员正确操作设备的能力以及发生事故时应变、处理能力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各单位应制定反设备事故演习计划,定期组织反事故演习,重点应加强特种设备、动力设备、电控设备及备用设备的操作管理。
第二十四条备用设备要视同在用设备一样管理,定期切换,投入运行,确保备用完好。
第二十五条反设备事故演习安排各单位反设备事故操作演习每年不少于四次,原则上每季度安排一次。
设备处每年12月份下达下一年度计划。
进行反事故演习的设备,要制订发生异常情况时的相应操作方法,演习过程中要严密监视确认,防止发生操作事故。
第十章附则第二十六条本制度的附件:附件一:设备台(套)划分原则;附件二:完好设备标准及维护标准;附件三:设备改造更新立项表附件四:设备台(套)划分及分级管理流程图,编码:sgqggszd07041L1A0;附件五:设备故障管理流程图,编码:sgqggszd07041L2A0;附件六: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图,编码:sgqggszd07041L3A0;附件七:设备改造更新管理流程图,编码:sgqggszd07041L4A0;第二十七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首迁发[2005]108号文颁发的设备管理合订本中的《设备运行管理》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本制度由迁钢设备处负责解释。
首钢迁钢公司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三日主题词:设备运行管理制度首钢迁钢公司办公室 2007年4月23日共印3份附件一:设备台(套)划分原则㈠机械设备台(套)划分原则1、设备划分的基本原则是:具有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构(简称“三要素”)并能独立完成既定的生产工作,可划为一台(套)设备。
大型工业装置,虽不是由三要素组成,但能完成某项既定任务,如热风炉、加热炉、高炉料罐,重油罐、球罐等,可划为一台(套)设备(包括自身的附属管道及装置)。
2、依附在一个主机上的工作辅机,虽然具有“三要素”,并有相对独立的工作能力,但只有组合才能完成工序中既定任务,不能单独划分,只能和主机合称一台(套)设备。
如起重机、带压下装置的轧机、推焦机等。
3、配合多台主机完成既定工作的液压站、润滑站,按系统划为一台(套)设备。
仅与一台主机配套的则按工作辅机定,不单独划分,如风机润滑站。
4、由一个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共同完成独立工序任务的,以控制方式为依据,划分设备台(套)。
如分段控制的轧钢输送辊道可划分为Ⅰ段、Ⅱ段等。
5、对于大型设备,如高炉、转炉、锅炉、烧结机等应按各部分功能,划分为主体及若干台辅助设备。
如:高炉可分为炉体、上料装置、泥炮、均压、放散装置等;转炉可分为炉体(含倾动装置)、氧枪系统、烟罩提升装置、除尘系统等;锅炉可分为锅炉本体、风机、上水泵、上料装置等。
6、有备用装置的设备,如动力供应装置,可按单机组划分为若干台(套),其公用系统依附于其中某一机组。
7、动力管线不划为设备台(套),按种类、规格、长度统计(填写卡片)。
㈡电气设备台(套)划分原则电气设备主要用在供、变、配、用电等生产流程中,因各生产单位(如发电、冶练、轧材)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同,电气设备的位置布置、运行方式及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
本着科学、便于管理,标准相对统一的原则,对电气设备台(套)作如下划分:1、高压供电设备高压供电设备是指工频50HZ、电压等级在3kV(含3kV)以上的供电设备,包括高压开关柜、变压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及保护装置等。
①、进线开关柜、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柜、母联开关柜各自单独划为一台设备;②、出线开关柜、变压器及电容器、电抗器、可控硅传动系统等装置构成一条供电线路的,可与用电主机共同组合划为一台(套)设备;③、在同一高压室内,功能相同或相近的高压设备可按功能、区域分别划分台(套);④、如高压供电设备和主传动设备产权分属不同单位,按各自管理的设备分别划台(套)。
2、低压供电设备低压供电设备是指工频50HZ、电压等级在400V以下的供电设备,包括电压开关柜、保护装置等。
①、集中在一个站(室)内的低压供电设备,可按站(室)划为一台(套)设备;②、站(室)外的低压供电设备可单独划为一台(套)。
3、电气控制设备电气控制设备指控制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操作台、控制柜、直流操作电源系统、显示屏等。
①、电磁站、配电室按站(室)划为一台;②、操作台、控制柜等集中在一个室的电控设备按室划为一台设备;③、独立的操作台、机旁操作箱划归所控设备,不单独划分。
4、电气传输设施,如母线、滑线、电缆、导线等以规格长度统计,不单独划台。
(三)设备划台举例1、轧钢机按主传动数目划台(套),轧机机前、机后机架辊单独划台。
2、液压站、润滑站每一个系统可能包含多个油箱、泵(包括备用),过滤器,液压元件等,可划为一台设备(其止点为站内最后一个出口截门)。
3、水泵、水泵站一台泵划一台设备,从吸水龙头到出口逆止阀或延至站内管道,有备用泵组时,主泵(1#泵)应包括公用管道设施。
为多台泵上水的真空泵组,单独划台。
有动力装置的水过滤器,可划为一台设备。
浓缩池、旋流井,贮水池为工业建筑。
4、空压机、氮压机等一台空压机包括从吸入口至贮气罐出口所用设备及机旁操作箱。
几台空压机共用一个贮气罐,则将贮气罐及公用设施划给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