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1.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物质
导电性

定义:
书 写 电
离 方 程
问题(1)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变化吗?
(2)电离后, 产生的阴阳离子之间存在什么关
式 的 原

系?
【课堂训练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1、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通过家庭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热爱化学的情怀。
3、通过对电离本质的实验探究, 提高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辨
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核心素养。二、重难点
HClNaOHNa2CO3
H2SO4Ba(OH)2(NH4)2SO4
HNO3KOHFeCl3
上述物质电离出的。
【主题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
非电解质:
归理六:强调1、
化合物
问题组:请判断对错,并解释原因。
(1)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就是非电解质 。
(2)电解质一定导电。
2、化学核心素养:
【课堂练习】下列物质中 ⑴CH3COOH⑵熔融NaCl
⑶NaOH⑷HNO3⑸石墨⑹AgCl⑺CuSO4溶液 ⑻Na2CO3⑼C2H5OH⑽盐酸 ⑾Fe⑿SO2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归纳常见的电解质:
常见的非电解质:
2、 自身
电离
课堂总结:
1、知识新理论:
新表达方式:
新概念:
新物质分类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