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共44页
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共44页
2019 旧
取消程序中在开放 气道后“看、听和 感觉呼吸”一评估 环节”
“看、听和感觉呼 吸”用在开放气道 后评估呼吸
更改的理由
通过采用“首先进行胸外按压”的新程序, 会在成人患者无反应且不呼吸或无正常呼吸 时实施心肺复苏,从按压开始:C-A-B 程序
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会快速检查呼吸; 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后,气道开放,施救者 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并开始按压。
简化成人BLS流程
施 救 施救者应同时获得两点 者 信息:患者有无反应以 应 及有无呼吸或呼吸是否 同 正常 时 获 如果医务人员在10秒钟内 得 没有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两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 点 AED 信 息
医务人员BLS 法则
虚线步骤由医务人员 完成 初级救治者不需完成
更改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2019新
吹起毕,松开 口鼻
口对鼻人工呼 吸与口对口人 工呼吸类似, 一般用于婴幼 儿和口腔外伤 者。
除颤
2019新
提示:儿童使用 AED(包括婴儿)
2019旧
•对于婴儿(1岁以下), 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 •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 需要儿科型剂量衰减AED。
1-8岁儿童除颤应使用 儿科型剂量衰减AED 1岁以下婴儿不建议 使用AED
2019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 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201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专家组制定 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
心脏骤停(SCA)
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
患者对刺激无反应 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如不能及时有效救治,则SCD
时间就是生命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更改的理由
更改的理由
更改后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实施CPR!
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9新
2019旧
按压速率至少为100次/分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以每分钟大约100次 的速率按压
更改的理由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自主 循环(ROSC)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神经系 统功能非常重要。
内容
背景 心肺复苏(CPR)概述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SCA后的综合管理 总结
一、背景
我国SCD的发生率为0.04% 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 即使在美国SCD抢救成活率仍小于5% 高质量心肺复苏对于SCA的救治至关重要
一、背景
2019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 心脏协会(AHA)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的 2019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 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既要。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黄金4分钟
大量实践证明: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心脏按压
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 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按压前位置。 放松时双手不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
•如二者都没有,可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使用普通AED
除颤
2019新
目前尚不确定最佳 除颤剂量
2019旧
•使用2-4J/kg的剂量作 为初始除颤能量
•为方便培训可使用2J/kg 为首剂量。
•对后续电击能量应至少 为4J/kg并可考虑使用更高 能量,但不超过10J/kg 或成人最大剂量。
除颤的首剂量是2J/kg。 第二次及后续是4J/kg。
心脏按压
以掌跟按压 频率:100次/分→至少
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
5cm→至少5cm压下后应让 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 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童)
心脏按压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心脏按压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 ,腕、肘、肩关节 伸直,以髋关节为 轴,垂直向下用力 ,借助上半身的体 重和肩臂部肌肉的 力量进行按压
二、CPR概述
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
5环生存链
1.立即识别SCA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CPR,并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SCA后管理
心肺复苏程序:A-B-C更改为C-A-B
2019新
胸外按压
2019旧
评估呼吸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更改的理由
无法确定为婴儿和儿童进行有效除颤的最 低能量剂量和上限剂量。
研究证明4J/kg以上(最高9J/kg)可以为 在儿童心脏骤停中应用,无明显副作用。
或一半
更改的理由
如果给出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 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 幅度
研究表明,按压至少5厘米比按压4厘米更 有效
05指南虽然建议“用力按压”,但施救者 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
三、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SCA 呼叫急救系统 尽早开始CPR 迅速使用除颤器/AED除颤
开放气道
仰面抬颌法 要领:用一只
手按压伤病者的前 额,使头部后仰, 同时用另一只手的 食指及中指将下颏
托起。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气囊面罩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要求:每次通气时间1秒以上
足够的潮气量使得胸廓抬起 采取按压-通气的比率为30:2
人工呼吸(口对口)
人工呼吸(口对鼻)
给予更多的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 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的减
少中断的时间和次数。
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9新
2019旧
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厘米;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 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 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 儿童大约为5厘米)
成人胸骨按下约4至 5厘米;
婴儿和儿童将胸部按下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