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数学精析系列——青岛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4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2到原点的距离是2,所以—2的绝对值是2.故选D.3.(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正方体表面上画有一圈黑色线条,则它的左视图是【】A. B. C. D.【答案】B。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左视图是正方形,中间还有一条竖线。
故选B。
4.(2012山东青岛3分)已知⊙O1与⊙O2的半径分别为4和6,O1O2=2,则⊙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答案】A。
【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外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和),内切(两圆圆心距离等于两圆半径之差),相离(两圆圆心距离大于两圆半径之和),相交(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和大于两圆半径之差),内含(两圆圆心距离小于两圆半径之差)。
∵⊙O1与⊙O2的半径分别是4和6,O1O2=2,∴O1O2=6-4=2。
∴⊙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内切。
故选A。
5.(2012山东青岛3分)某次知识竞赛中,10名学生的成绩统计如下:分数(分) 60 70 80 90 100人数(人) 1 1 5 2 1 则下列说明正确的是【】A.学生成绩的极差是4 B.学生成绩的众数是5[C.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0分 D.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是80分【答案】C。
【考点】极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分析】分别计算该组数据的极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后,选择正确的答案即可:A.极差是100-60=40,故此选项错误;B.∵80出现了5次,最多,∴众数为80,故此选项错误;C.中位数为:(80+80)÷2=80;故此选项正确;D. x =(60+70+80×5+90×2+100)÷10=81;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6.(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点A1的坐标是【】A.(6,1) B.(0,1) C.(0,-3) D.(6,-3)【答案】B。
【考点】坐标与图形的平移变化。
【分析】∵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点A也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由A(3,-1)可知,A′坐标为(0,1)。
故选B。
7.(2012山东青岛3分)用图中两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做“配紫色”游戏:分别旋转两个转盘,若其中一个转出红色,另一个转出蓝色即可配成紫色,那么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A.14B.34C.13D.12【答案】D。
【考点】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概率。
【分析】由于第二个转盘不等分,所以首先将第二个转盘中的蓝色部分等分成两部分,然后画树状图,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可配成紫色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如图,将第二个转盘中的蓝色部分等分成两部分,画树状图得:∵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可配成紫色的有3种情况,∴可配成紫色的概率是:31=62。
故选D。
8.(2012山东青岛3分)点A(x1,y1)、B(x2,y2)、C(x3,y3)都在反比例函数3y=x的图象上,且x1<x2<0<x 3,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3<y 1<y 2B .y 1<y 2<y 3C .y 3<y 2<y 1D .y 2<y 1<y 3 【答案】A 。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分析】作出反比例函数3y=x-的图象(如图),即可作出判断:∵-3<0, ∴反比例函数3y=x-的图象在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当x <0时,y >0;当x >0时,y <0。
∴当x 1<x 2<0<x 3时,y 3<y 1<y 2。
故选A 。
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8分,共6小题,每小题3分)9.(2012山东青岛3分)()03-= ▲ . 【答案】7。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二次根式化简和运算。
【分析】针对零指数幂,二次根式化简和运算等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03-。
10.(2012山东青岛3分)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中央财政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为试点地区在校生 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一年所需资金约为16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元. 【答案】1.6×1010。
【考点】科学记数法。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
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 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 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
160亿=16000000000一共11位,从而160亿=16000000000=1.6×1010。
11.(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点A 、B 、C 在⊙O 上,∠AOC =60º,则∠ABC = ▲ º.【答案】150。
【考点】圆周角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如图,在优弧ADC上取点D,连接AD,CD,∵∠AOC=60°,∴∠ADC=12∠AOC=30°。
∵∠ABC+∠ADC=180°,∴∠ABC=180°-∠ADC=180°-30°=150°。
12.(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在一块长为22m、宽为17m的矩形地面上,要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两条道路各与矩形一边平行),剩余部分种上草坪,使草坪面积为300m2.若设道路宽为x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答案】(22-x)(17-x)=300。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几何问题)。
【分析】把所修的两条道路分别平移到矩形的最上边和最左边,则剩下的草坪是一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列方程:(22-x)(17-x)=300。
13.(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在△ABC中,∠ACB=90º,∠ABC=30º,AC=1.现在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至△A′B′C,使得点A′恰好落在AB上,连接BB′,则BB′的长度为▲ .【答案】【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Rt△ABC中,∠ACB=90°,∠ABC=30°,AC=1,∴A′C=AC=1,AB=2,BC。
AB=1。
∵∠A=60°,∴△AA′C是等边三角形。
∴AA′=12∴A′C=A′B。
∴∠A′CB=∠A′BC=30°。
∵△A′B′C是△ABC旋转而成,∴∠A′CB′=90°,BC=B′C。
∴∠B′CB=90°-30°=60°。
∴△BCB′是等边三角形。
∴BB′=BC14.(2012山东青岛3分)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4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 cm.【答案】15。
【考点】圆柱的展开,矩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分析】如图,圆柱形玻璃杯展开(沿点A竖直剖开)后侧面是一个长18宽12的矩形,作点A关于杯上沿MN的对称点B,连接BC交MN于点P,连接BM,过点C作AB的垂线交剖开线MA于点D。
由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知AP+PC为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且AP=BP。
由已知和矩形的性质,得DC=9,BD=12。
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
BC15∴AP+PC=BP+PC=BC=15,即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15cm。
三、作图题(本题满分4分)15.(2012山东青岛4分)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a、c,∠α.求作:△ABC,使BC=a,AB=c,∠ABC=∠α.结论:【答案】解:(1)作图如下,△ABC 即为所求。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①作∠ABC =∠α,② 作BC =a ,AB =c ,③连接AC 。
△ABC 即为所求。
四、解答题(本题满分94分,共9小题) 16.(2012山东青岛8分)(1) (2012山东青岛4分)化简:2211a +1a 1+2a+a-⎛⎫⋅ ⎪⎝⎭; 【答案】解:原式=()()()21+a 1a 1+a 1a =aa1+a --⋅。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将分式中分子、分母的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即可得到分式的值。
(2) (2012山东青岛4分)解不等式组:()3x 15x15x 17 x33<⎧+⎪⎨-≤-⎪⎩【答案】解: ()3x 15x 15x 17 x 33<⎧+⎪⎨-≤-⎪⎩①②, 解不等式①,x >32,解不等式②,x ≤4。
∴原式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x≤4.【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无解)。
17.(2012山东青岛6分)某校为开展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准备组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四个兴趣小组,并规定每名学生至少参加1个小组,即可以兼报多个小组.该校对八年级全体学生报名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2)若该校八年级共有400名学生,估计报名参加2个兴趣小组的人数;(3)综合上述信息,谈谈你对该校即将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超过30字).【答案】解:(1)∵从统计图知报名参加3个兴趣小组(丙)的有15人,占总数的30%∴总人数有15÷30%=50(人)。
∴报名参加4个兴趣小组(丁)的有50-10-20-15=5(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为:(2)报名参加2个兴趣小组的有400×(20 ÷50)=160(人)。
(3)由于报名参加2和3个兴趣小组人数多,各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要按排好。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用样本估计总体。
【分析】(1)根据丙小组的频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求得总人数,减去其他小组的频数即可求得丁小组的频数,从而补全条形统计图。
(2)用总人数乘以报名参加2个兴趣小组的人占总数的多少即可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