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浮力计算

初中物理浮力计算

初中物理密度、浮力、压强总结一、密度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单位换算:1克/厘米³=1×103千克/米³;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二、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P=F/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²。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公式:P=ρg h:单位:米;ρ:千克/米³; g=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三、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上海长宁区)3.《物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本)一书的质量最接近于A 千克。

B 千克。

C 千克。

D 15千克。

、(北京市燕山)9.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300g 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dmC.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kg D.学校国旗杆的高度约为80cm (福建福清市)2、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质量B.温度 C.内能 D.密度(云南昆明市)9、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云南省昆明)2、生活中涉及到很多数据,下列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大课间操我们初三年级的跑操整齐有力,得到了领导们的夸奖,我们速度达到5m/s.B.上次我们这里小高考那天天气真好,考生心情舒畅,当天的气温达到了38℃C.今天试卷的纸质真好,每张纸的厚度能达到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山东东营市)7.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未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A.质量B.体积C.表面积D.密度3. 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重庆市重庆一中)2.体积相同的木球、铝球、铁球,在水中静止时情形如图1所示(铝球沉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A.木球一定是空心的B.铝球一定是实心的C.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D.铁球和铝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重庆市重庆一中)3.生活处处有物理,下例有关事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B.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C.人行道铺设的盲道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来让盲人感知道路的D.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禁烟是因为有风吹时其他人才吸到了“二手烟”(重庆市重庆一中)7.201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m,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m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蛟龙号”从刚入水至下潜到最深处的过程中,所受的海水压强p和浮力F浮随下潜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甲、丁B.甲、丙 C.乙、丙 D.乙、丁(云南昆明市)6、观光潜艇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A.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浮力变大,压强不变;C.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D.浮力不变,压强变大.(云南昆明市)7、对能源的正确认识是;A、自然界的能源是守恒的,永不不枯竭;B、太阳的能量给地球带来了云、雨、风浪和滔滔江河;C、自然界可以长期为人类提供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D、剧烈的核反应会发生强烈的爆炸,人类无法利用核能.(云南昆明市)12、如图所示为一风力报警器原理图,虚线框内是竖直放置的开关S,上端的风力探头通过中心滑杆可带动下端的金属片上下移动(摩擦不计),AA'、BB'是电路中的两组触点.当所测水平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报警灯亮.图中报警灯是(选填“L1”或“L2”)灯,此报警器开关的工作原理是.12、L1(2分) 空气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当探头受到的升力大于系统的重力时,金属片上升到与AA'接触,报警灯亮(2分)(云南昆明市)16、只要开动脑筋,利用我们身边的器物就可以做很多低成本却能揭示大道理的物理小实验!如:双手用力互相击打,结果两只手都会有痛的感觉,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左手指用力按压右手掌,会观察到手掌肌肉凹陷,这说明;②用左手指肚按压右手掌,然后改用指尖用同样大小的力按压同一个位置,会感觉后者造成的痛感要强烈一些,这说明。

16、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云南省昆明)7、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了8g酒精,若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ρ酒精=× kg/m3)(云南省昆明)8、三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关系为r甲 < r乙 < r丙。

若在三个正方体的上方分别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甲、F乙、F丙,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已知向上的力小于物体的重力,则力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A .F甲> F乙 > F丙。

甲 = F乙 = F丙。

甲 < F乙 < F丙。

D.无法判断。

(云南省昆明)9、现用足够深的、底部互相连通的A、B两容器装水,如图5所示,已知A、B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A∶SB=3∶2。

现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ρ甲∶ρ乙=1∶2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则两容器中的水将()A 从A容器流向B容器。

B 从B容器流向A容器。

C 保持静止。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天津耀华中学)13. 如图8,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C.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D.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上海奉贤区)7.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若在三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则三个实心正方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ρ甲﹥ρ乙﹥ρ丙B.ρ乙﹥ρ甲﹥ρ丙 C.ρ丙﹥ρ乙﹥ρ甲 D.ρ甲﹥ρ丙﹥ρ乙(上海奉贤区)14.平时我们用吸管吸取饮料,是利用了的作用。

设计堤坝时,堤坝的下部比上部更为厚实,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大而增大。

切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

14.大气压;深度;增大压强(上海静安区)13.某长方体排开水的体积为米3,它受到的浮力为(13)牛,方向竖直(14)。

若该长方体下表面距水面米,则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为(15)帕。

13.4900;向上;980。

(上海卢湾区)8.如图3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B.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C.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D.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上海普陀区)7.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现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ρ铜>ρ铝)分别浸没在甲、乙两个容器中,且均无水溢出,这时两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正确的是:()A.F甲 > F乙p甲 > p乙B.F甲 = F乙p甲 < p乙C.F甲< F乙p甲 < p乙 D.F甲 = F乙p甲 > p乙(上海普陀区)16.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先取了一空塑料瓶分别在瓶底、瓶侧壁的不同高度处扎有三个小孔,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7(a)所示,然后又设法在塑料瓶内装有浓盐水(ρ盐水>ρ水),再度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7(b)所示。

请仔细观察经各小孔射出的液体的路径,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图7(a)可知:(21);(2)由图7(b)可知:(22)。

16.(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且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2)相同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上海虹口区)8、如图4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

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 )A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