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一、填空题:1.公元8、92.143.4.17世纪初,5.J.S.巴赫于1772,被后人誉为欧洲音乐文献中的“旧约”全书。
6.7.8.9.10.的诞生。
11.12.勋伯格作为2013. J.S.14.15.1722年出版了理论著作《和声学》。
16.__________________。
17.18.19.20.舒伯特的歌曲形式通常有三种类型21.22.23.25.26.27.28.29.芬兰民族乐派作曲家简·西贝柳斯的很多作品都贯穿着芬兰民族雄浑、粗犷、豪放的气质,充满了史诗的气魄,他的代表作《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
30.《卡米纳·布拉那》是德国作曲家根据古老的拉丁语世俗歌曲创作的。
31.奥尔加农是最早产生932.法国早期歌剧的代表人物是梅耶贝尔。
33.意大利那波利歌剧的代表人物是罗西尼,他的咏叹采用返始咏叹调形式。
34.35.36.37.38.以马斯卡尼、列昂卡瓦洛和普契尼为代表的意大利作曲家所创作的歌剧被称为意大利歌剧,受到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
39.《40.蕾舞剧和歌剧。
41.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人42.43. 160044.西方歌剧艺术的发展起自1600年前后的意大利,而完整保留45.二、名词解释:1.奥尔加农:9世纪末,正当圣咏的记谱开始增多时,同时唱两个不同音高的现了。
这种唱法叫“奥尔加农”是西方复调音乐的祖先。
2.经文歌:它是从运用迪斯康特手法的克劳苏拉派生而来的,在哪里原来无词的上方声部加上新的歌词后,称作经文歌3.清唱剧:来自演唱它的最早的地方的名字-祈祷室,这是教堂中的一部分,信徒们在那里聆听布道和诚的歌唱。
4.器乐奏鸣曲:器乐奏鸣曲包括三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5.《魔弹射手》:威伯的歌剧,标志的德国名族歌剧,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6.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7.《魔笛》:是一部德语的神话寓言歌剧,也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
8.三重奏鸣曲: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乐器而作。
9.《卡门》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卡门》是根据小说家梅里美的作品改编的。
10.标题交响曲:柏辽兹的交响音乐作品具有标题性的原则。
柏辽兹将标题性的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全力贯彻在他的交响音乐的创作中。
11.弥撒曲:弥撒是教会最公开的仪式。
弥撒所用的音乐是整个仪式的重要因素。
12.帕莱斯特利那:他被认为是“对应宗教改革”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
大部分创作是宗教音乐。
13.威尼斯乐派:音乐流派之一。
发轫于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而得名。
威尼斯乐派是个总称。
14. 《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参观哈特曼的纪念展览会后不久,又从展品中选出他最感亲切的肖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写了一套钢琴曲,叫做《图画展览会》。
15.《奥菲欧》: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6.若斯坎:他16世纪初最重要的作曲家,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音乐大师,若斯坎的《圣母颂》在16世纪曾广泛流传。
17.等节奏:新艺术经文歌还经常运用“等节奏”手法,这是一种利用节奏因素来组织音乐结构的手法。
18. 古典交响曲:1700年歌剧序曲形成了一种标准的形式。
后来从歌剧中脱离出来被独立演奏。
到了1730年代,三个段落扩展成三个乐章,这便形成了最初的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
三、简答题:1. 简述莫扎特歌剧创作的音乐风格特征及其主要作品;莫扎特是一个天才的音乐戏剧家,他对歌剧创作倾注了很大的精力。
他的特征是音乐对性格的巧妙刻划,旋律的优美,配器的精致,戏剧布局的无懈可击,以及曲式的严谨和对重唱的熟练运用。
主要作品:《伊多美纽》《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
乔万尼》《女人心》《魔笛》2、简述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及其风格特征。
肖邦在华沙时期最重要的创作就是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它们有些像莫扎特的协奏曲,乐队的笔墨不多,钢琴起着主要作用。
巴黎时期他创作了《革命练习曲》。
他所运用的自由速度是指右手演奏节奏略为自由的旋律,同时左手的伴奏则保持严格的拍子,这是他的风格。
3、早期歌剧的发展情况。
1)歌剧是巴罗克早期的一个产物,它把舞台戏剧与布置、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相结合,音乐中包括各种独唱、对白、合唱和器乐作品。
2)歌剧的更加直接的来源是幕间剧。
3)歌剧的诞生是和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的活动分不开。
4)1600年,佩里为利努契尼作曲《优丽迪茜》代表了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
5)蒙特威尔第在1607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四、论述题:1.请谈谈你喜欢的一部音乐作品及原因《圆舞曲》:这是客人们在庆祝奥罗拉公主成年日舞会上跳的一段集体舞,表现幸福和欢乐情绪。
这首圆舞曲旋律优美动人,它是降B大调,3/4拍,小快板,复三部曲式结构。
前面有一个快速而辉煌的引子,后半部铜管高奏,表现出王宫舞会庄严,华丽的气氛。
经过两小节轻盈的圆舞曲节奏型,先由小提琴呈现A段主题。
它的情绪比较热烈,然后,A段再现,在C段里,双簧管和圆号进行对答,另有一番情趣,好似是舞蹈间的交谈。
最后第一部分再现,接尾声,推出高潮结束全曲。
肖邦的圆舞曲当中,多数为欢快活泼而激动人心的,也有幽雅浪漫的,少数忧郁的,因此,肖邦的圆舞曲是多为大自然、友情、爱情等各中情而谱写的。
肖邦曾经说过:“我的圆舞曲,不是让你用身体去舞蹈,而是要让你用你的灵魂去舞蹈。
”可见,肖邦的圆舞曲不是为伴舞而写的,而是为人们的心灵而创作的“心灵舞曲”,注重的是灵魂,人的灵魂高于一切,“让你的灵魂舞动起来”,正是如此,我们在聆听作品时,最大的不同,最最最要注重的,就是音乐中所存在的灵魂。
这就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2.贝多芬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与音乐风格。
早期:他的创作活动增多,已写出了两首交响曲和三首钢琴协奏曲、包括悲奏鸣曲在内部的十首钢琴演奏曲和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8号,大量运用和大胆的转调也是很独特的。
厚重的织体、八度的运用、突然的和声转换、简洁的动机和钢琴的音型。
中期:贝多芬已被人们认为是欧洲第一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号,以及第74和第95号;15首钢琴奏鸣曲,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第三到第八交响曲;还有歌剧《费德里奥》这是一首革命性作品,是对英雄的伟大理想的一种不朽的音乐表现。
他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
第三《英雄》以大三和弦,整个乐章的篇幅大为扩展,副部出现多主题,展开部比呈现部更长。
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是一部拯救歌剧。
第四和第五交响曲也值得注意,第四十欢快而幽默的,而第五是与命运搏斗并最终获胜的巨人。
晚期:这个时期主要作品有:第九《欢乐颂》交响曲,晚期弦乐四重奏和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
抒情主义的成分加强了,音乐变得更加内向,更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使作品出现了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
巴罗克时期的赋格曲在他的手中得到了复活。
他爱用大变奏曲的形式和即兴的、宣叙调式的华彩式的段落。
他对新的音响的追求更加强烈;对古典曲式的突破也更加明显。
总之,浪漫主义的因素在贝多芬的这些晚期作品中已经很多,对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观念的强调已经存在,无论如何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确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方面,他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另一方面,又开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因此,他是一个横跨在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巨人。
3.16世纪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创作及其发展原因。
发生16世纪的西方教会的分裂给教会的音乐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各国的宗教改革者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背景和目标,宗教音乐也呈现出不同的地方形式。
天主教进行了内部改革,在音乐方面,教会要求宗教音乐排除不纯净的世俗因素。
马丁。
路德首先在德国向天主教会的权威发出挑战,他的挑战是以人文主义的原则为基础的,重新发现古代的智慧和人的理性的力量。
16世纪,在德、英、法等国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罗马教廷不得不对自身的一些弊端采取某些相应的改革措施,会议还专门对宗教仪式所用的音乐进行审议。
帕勒斯特里纳的弥撒曲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技巧,包括定旋律、仿作技巧和卡农。
他的音乐风格实际上是勃艮第和佛兰德乐派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复调传统的一种精炼和提高。
特征是:经常运用沉着而均衡的拱形旋律,以级进为主,偶有跳进,但随后立即用反向级进加以缓和;各声部的模仿点彼此重叠,形成流畅的对立织体;避免对自然音调式系统以外的半音的运用;采用有规律的和声节奏;小心的处理不协和音,把和声外音限定在各种延留音和经过音之中;他在作品中追求纯净的宗教情感,努力排除过分的主观表现,他还有两个学生:维多利亚,伯德。
16世纪宗教改革给教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宗教改革在欧洲各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和目标,宗教改革的音乐在各国也各不相同。
教会要求宗教音乐消除不纯的世俗因素,对宗教歌词的演唱清晰可解。
帕勒斯特里纳的作品实现了对应宗教改革在音乐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