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测试卷
教 育 学(中 学)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3、被称之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 赞可夫
5、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6、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个体的身体和心理机能和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称为( )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
7、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因素是( )
A、教育方针
B、政治经济制度
C、教育政策
D、科学技术
8、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普及的程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需求是
在( )时期提出的。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信息革命
9、“培养现代人的品质”这一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 )
A、独立个性和创新精神
B、艺术素质
C、思想道德
D、强健体魄
10、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B.身心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
11.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 )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
12、《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3、“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4、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5、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
16、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教育的过程。
17、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8、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出版的《 》,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
反映了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
19、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写成了《 》一书,提出“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
20、布鲁纳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____。
”
21、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__ __的特点。
2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教育再生产 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两方面来实现的。
23、拨苗助长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24、请列举一位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
25、从层次来看,教育目的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 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26、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 关系。
2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 关系。
28、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 课程。
29、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课程计划 、 以及教科书。
30、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
3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面获得
的过程。
32、形式型教学策略是以 为中心的策略。
33、德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 的过程。
34、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叫。
35、班级管理的模式一般可分为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管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简答题栏内。
36、简述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37、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8、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39、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0、简述教学的任务。
41、简述分组教学制的优缺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
42、试论述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路。
43、有个班上,有一伙“小捣蛋”爱玩篮球。
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抢别班的球玩,引起纠纷,告
到班主任那里。
如何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呢?班主任从中看到了一种可以引导的积极性。
他肯定了孩子们对篮球运动的热爱,组织这
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引导大家学习优秀篮球队员遵守纪律和勇于拼搏的故事,订了几条队规:一服从命令听指挥;二坚持练习守纪律;三不抢外班的球;四不做有损球队名誉的事;五成绩下降的队员取消练球资格。
此后,每天开展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和自我控制能力,一年后,这支篮球队代表学校参加市比赛获第一名。
请问这位班主任的作法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B
2、D
3、D
4、C
5、B
6、C
7、B
8、D
9、A 10、A
11、B 12、B 13、C 14、B 15、C
16、制度化17、社会性18、《教育论》19、《终身教育引论》20、结构
21、个别性 22、劳动力 23、顺序性 24、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
25、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26、情感27、民主平等 28、综合 29、课程标准
30、教学31、全面发展32、教学组织形式33、个体化34、情感陶冶法
35、目标
36-41 答案略
42、要点:(1)课程功能转变,由过去注重知识传授到现在突出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2)课程结构改革,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改革,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4)课程实施改革,推行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模式。
(5)课程评价改革,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功能。
(6)课程管理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3、要点:正面教育原则。
贯彻正面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坚持正面说理,疏导思想,以理服人;(2)树立先进典型,利用榜样教育引导学生进步;(3)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罚为辅;(4)正面教育要与纪律约束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