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中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期中试卷及试卷分析【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 23 K 39 C 12 H 1 O 16 S 32 Cu 64 Cl 35.5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碱金属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都是大于其离子半径B. 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C.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因此都应保存在煤油中D. 熔、沸点很低,导电、导热性良好2. 试管中装有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放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块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此碱金属可能为钾或钠B. 反应一段时间煤油可能燃烧C. 上下运动是由于该金属与水反应产生气体D. 若是金属铷,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钠大3. 进行Na2SO4溶液的蒸发实验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操作顺序是()①固定铁圈位置②停止加热、余热蒸干③放置酒精灯④放上蒸发皿⑤加热搅拌A. ①③④⑤②B. ③①④⑤②C. ①④③⑤②D. ③④①⑤②4. 将15.6g金属钾投入到100g不同浓度的下列盐酸溶液中:(1)0.365%(2)3.65%(3)36.5%,则放出的H2()A.(1)最少B.(3)最多C.(1)(2)一样多D. 都一样多5. 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 +4B. +5C. +6D. +76.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两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同组成、同体积的过量稀硫酸,此时天平呈平衡状态。
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终止后,天平两端的情况是()A. 放Na2CO3的一端重B. 同样重C. 放NaHCO3的一端重D. 无法判断7. 往醋酸溶液中滴加稀氨水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稀氨水的体积V变化曲线图为()A BC D8. 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 ,投入50g 水中,最多能产生气体0.1g ,则原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 4.6gB. 5.3gC. 3.1gD. 2.3g9.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3gNa 、6.2gNa 2O 、7.8gNa 2O 2和4.0g NaOH ,后各加入100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甲=丁<乙<丙B. 丁<甲<乙=丙C. 丁<乙=丙<甲D. 丁<甲<乙>丙二. 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0. 在电解质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阳离子和阴离子数目一定相等B.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数目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C. 除阴、阳离子外不会再有其它粒子D.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11.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 )A. Na 2O 2和CO 2的反应B. Al 和盐酸的反应C. Mg 在O 2中燃烧D. O 8H Ba(OH)22 与NH 4Cl 固体的反应12. 已知还原性Cl -<Fe 2+<H 2O 2<I -<SO 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2Fe 3++SO 2+2H 2O ═SO 42-+4H ++2Fe 2+B. I 2+SO 2+2H 2O ═H 2SO 4+2HIC. H 2O 2+2H ++SO 42-═SO 2+O 2+2H 2OD. 2Fe 3++2I -═2Fe 2++I 213. 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入的空气量越大越好B. 固体燃料块越大越好C. 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D. 温度必需达到着火点14. 有关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 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物质B. 实验时,要尽可能选用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C. 所有金属阳离子的焰色都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每次实验完,均要用盐酸洗净铂丝15. 完成下列转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A. Fe 3+→Fe 2+B. Cl 2→Cl -C. KMnO4→MnO2D. H2S→SO216. 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下列离子都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 Fe2+、K+、SO42-、NO3-B. Mg2+、NH4+、SO42-、Cl-C. Na+、K+、SO42—、NO3-D. Ba2+、Na+、SO42-、MnO4-17. 下列关于铷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与水反应比钾更剧烈B. 氯化铷是离子化合物C. 稳定性:Rb2CO3< RbHCO3D. 铷的熔沸点比钠高18. 下列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 研磨时研钵所装药品量不应该超过研钵容积的2/3B. 使用蒸发皿时,应在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药品蒸干C. 使用量筒时如果仰视液面,读数将偏大D. 使用天平时,如果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则一定会造成称量质量的误差三. 填空题:19.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1)将过氧化钠固体放入硫酸铜溶液:(2)少量的钠放入碳酸氢钙溶液中:(3)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4)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5)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氢钠溶液直至过量,写出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6)向NaHSO4溶液中逐滴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______,在上述中性溶液中继续加入Ba(OH)2溶液,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20. 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干冰③液态醋酸④铜⑤BaSO4 固体⑥蔗糖⑦酒精⑧熔融的硝酸钾。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4)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四. 实验题:21.(1)(按以上反应图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 B C E 。
(2)写出①②③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②③22. 除杂(括号内为杂质)叙述方法、书写方程式:(1)Na2O2粉末(Na2O)(2)Na2CO3粉末(NaHCO3)(3)CO2气体(HCl)(4)NaHCO3溶液(Na2CO3)23. 工业纯碱中常有NaCl、Na2SO4等杂质,为了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 装置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即使气密性良好,并缓慢滴加了过量的稀硫酸使其完全反应,装置C中装有足量的碱石灰,其它操作也正确,测定结果还是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实验前所取工业纯碱质量为mg,装置C中碱石灰和U型管的总质量为m1g。
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装置C中碱石灰和U型管的总质量变为m2g。
则上述实验中测得的工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24. 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 杂质的Na2O2试样,设计以下实验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
填写以下空白:(1)此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写接口的字母)。
(2)若试样的质量为a g,反应后量筒内有b mL水(反应在标况下进行),则Na2O2 试样的纯度为。
(O2标况下的密度为1.43g/L)五. 计算题:25. 将100克K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减轻了15.5克。
剩余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求总共产生气体的质量。
【试题答案】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B D B A B D B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D C AB C A C AB B三. 填空题:19.(1)2Na 2O 2 +2H 2O ═ 4Na ++4OH -+O 2↑====+-+4OH 2Cu 2↓22Cu(OH)(2)2Na +2H 2O ═ 2Na ++2OH -+H 2↑ Ca 2+ + HCO 3-+ OH -═ H 2O +CaCO 3↓(3)CO 32-+ H +═ HCO 3- (4)NH 4++ HCO 3-+2OH -═ H 2O + NH 3·H 2O +CO 32-(5)Ca 2+ +HCO 3-+ OH -═H 2O +CaCO 3↓Ca 2+ +2HCO 3-+ 2OH -═ 2H 2O +CaCO 3↓+ CO 32-(6)2H ++ SO 42-+ Ba 2++ 2OH - ═ BaSO 4↓+2H 2OSO 42-+Ba 2+═BaSO 4↓20.(1) ④ ⑧ (2) ① ③ ⑤ ⑧(3) ② ⑥ ⑦ (4) ① ⑤ ⑧四. 实验题:21.(1)A NaHCO 3 B NaCl C CO 2 E Na 2CO 3(2)① HCO 3-+ H +═ H 2O +CO 2↑② Ca 2++CO 2+2OH -═H 2O +CaCO 3↓③ HCO 3-+OH -═H 2O +CO 32-22.(1)在空气中加热 2Na 2O +O 2═2Na 2O 2(2)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3)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 HCO 3-+H +═H 2O +CO 2↑(4)通入足量CO 2 CO 32-+H 2O +CO 2═ 2HCO 3-23.(1)Na 2CO 3+H 2SO 4═ Na 2SO 4+H 2O +CO 2↑(2)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汽进入装置C 中。
(3)原因可能是:CO 2气体残留在装置A 、B 中,未被装置C 中的碱石灰吸收。
改进措施:在装置A 之前加一个NaOH 洗气瓶并向其中通入空气,用以除去装置A 、B 中残留的CO 2。
(4)53(m 2-m 1)/ 22m ×100% 24.(1)D 接A、B接C(2)0.7(b/a)%五. 计算题:25.解:根据C元素守恒,有:KHCO3 ~ CO210044100g m(CO2)得:m(CO2)═44g答:共生成CO2气体44克。
【试卷分析】本套试题紧扣教学大纲,难度适中,考查的宗旨在于检查和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试卷涵盖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碱金属、物质的量、卤素、物质结构等基础概念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索能力使之达到共识,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