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比肩馨艺相传
——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工作简报在上级工会的领导和园党政的指导、关心、支持下,我园“青蓝比肩,馨艺相传”,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于2011年4月如期开班。
半年来,我园注重挖掘工会组织的优势,协助党政领导,动员全体教师,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要求,以建设“民主、文明、温暖、和谐”的教工之家为目标,以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园、充分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主线,以突出工会维护职能、积极推进园民主建设为重点,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全方位、多层次参与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路子,加大改革力度,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使工会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深化;外延不断创新、拓展;水平不断巩固、提高,在促进我园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将我园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工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纲要》的颁布,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教师的专业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与幼儿园改革及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通过学习思考,我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南,为教师培训搭建多维平台,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根据我园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把业务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点工作,特别是针对年轻、非专业教师的
培训是培训班的工作重点,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同时创建出适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模式。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工作和举措
(一)、引领思想--用先进的理念涵养心灵、武装言行。
我园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是经过园党政工领导及培训工作小组的反复酝酿和多方筹备后开班的,创建了多部门参与的、研训结合的园本教师专业培训模式,组建了强有力的管理、组织、评价机构,制定有效、有目的、分层次的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和保证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改革出成果,队伍是基础,领导是关键”。
一个好的领导就是一所好的幼儿园。
实验幼儿园的党政工领导有着远见卓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及管理水平,极有创意地提出并实施了“班级式”培训管理,实行“培训班班主任负责制”,每学期都进行培训成果检查及业务考核。
“成功源于精细”鉴于此,我园提出了“精细化”管理。
党政工领导总是语重心长地教育培训班的每位班干部,引导她们牢固树立“把简单的事情做精致就是不简单,把重复的事情再创新就是不重复,把平凡的事情做完美就是不平凡”的理念。
我们组建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聘任我园教学工作经验丰富,各科业务尖子教师为培训班教师,开展实效培训。
为加深广大教师对专业成长的认识,我园党政工领导分别组织培训教师和
参训教师召开预备会,将好的教师培训经验与我园具体情相比较,组织大家再学习、再创造、再交流,谈收获、找差距。
我们精心组织了培训班,聘请市教育工会领导及市教育局领导担任我园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
会上,园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为任课教师颁发了聘书;园工会计主席为参加培训教师发放了学员证并宣读了教师专业发展责任状内容;领导小组与任课教师及学员都分别签订了责任状;任课教师代表及学员代表也分别表决心;最后培训教师与参训教师还进行了互动表演。
开班仪式鼓舞了教师们的士气,激发了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为培训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搭建平台--在丰富的活动中扮靓生活、提高素养。
河北省教育规划“十一五”课题的结题,为全园教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今,我园又着手申报并开展了“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实践。
我们以“十二五”课题的理念作指导,推广“十一五”课题研究经验,面对新形势,搭建了“多部门参与、深层次渗透”的“研训结合”的动态园本培训平台。
1、理论学习--从“典型学习”到“积淀底蕴”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只有教师有了丰厚的理论积淀,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大展身手。
培训班聘请园工会计主席为理论培训教师,为教师们做理论培训,本学期重点讲授了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
同时,提倡教师们每月读1-2本教学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
要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学习总结,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
2、专业培训--从“个性发展”到“品质生活”
每周分两组共4次的培训活动已成为我园法定培训学习时间,按声乐、键盘、舞蹈、美术4方面组织培训,并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为教师分别开办了各专业的“基础班”及“提高班”。
针对年轻教师开展特色保育培训,聘请入园民警为我园安保人员开展“防身术”、“擒拿术”培训。
同时结合“每天健身30分”活动,为参训教师向专业特色发展创造条件,引导教师追求品质生活。
3、校本教研--从“传统教学”到“有效教学”
每周四培训课结束后为我园教研时间,各年级教研组都会围绕课题进行教学研讨与交流,其流程为“集体备课--拟定教案--研讨课展示--课后交流反思--提出新的问题”。
在研讨交流中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教学艺术和技巧,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专家引路--从“聆听欣赏”到“反思研讨”
听新课程标准理论讲座,或播放示范教学光碟,让教师们在聆听、观看、欣赏过程中碰撞思维的火花。
培训班的青年教师学员每月撰写两篇“教育笔记”,分期分批在集中学习时,交流自己的感受,使之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让全园教师分享她们的成功喜悦。
(三)、规划成长--在人性化管理中发挥潜能、追求卓越。
结合我园实际,我们把教师分为三个梯度,即①新手型教师;②职业型教师;③专家型教师。
不同的梯度,采取不同的策略,确保我园教师“三年入门,六年成熟,九年成才,十二年成名”。
1、新手型教师:对此类教师协商策略是,参与她们教育教学工
作过程,重点在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关键在课堂教学的指导,使其尽快适应工作,确定自己的职业取向与发展蓝图。
2、职业型教师:对此类教师协商策略是,为她们提供较好的学习与进修的机会,改善其心智模式,促进职业意向和专业意向健康发展。
3、专家型教师:对此类教师协商策略是提供创造展示舞台,让其承担一定的培训工作、课题和研究项目,充分发挥其专长,满足其成长和价值实现的需要。
三、教师专业成长感悟与反思
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教师专业成长培训班也要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反思,努力成为积极推动幼儿园建设的一大特色。
1、让培训模式在不断改进中完善
在培训班的学习中,还有存在一些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与形式分割的培训方式,培训班各专业教师还需将“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作为培训理念,加强自身的理念升华。
摒弃揠苗助长式的“打造”之举,追求和谐生态下的自然成长。
2、牢固树立自觉的终身学习意识
半年来,我们通过听报告、讲实例使教师深刻地感受到: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老师们也认识到,再也不能用不变的心智模式、教学观念来影响不断变化的幼儿。
要适应变化就只有学习,牢固树立自觉的终身学习意识,才能够保证教师有不间断的学习热情和追求。
四、教师专业成长的努力方向
1、追求培训班的功能综合化。
2、追求培训班培训内容的精致化。
3、追求培训科目联系机制立体化。
承德市教科文卫工会
承德市实验幼儿园工会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