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急性主动脉夹层。
• 4.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C T检查
• 5.眼眶内异物。
• 6.颈、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脱位、
椎管狭窄、脊髓损伤。
• 7.多发性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
磁共振检查
• 1.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脑干梗塞、脑出血。
• 2.颈、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脱位、椎管狭窄、脊髓损伤。 • 3.多发性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
空腹>22.2mmol/L 餐后>28mmol/L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 血糖性昏迷
高血糖性昏迷、渗透 性多尿伴严重的脱水 和酮中毒
检验项目 血红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凝血活酶时间 激活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定量
低值 <50 g/L <2.5×109/L <50×109/L >30S >70S <1g/L
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
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CT室、MRI室、放
射科、超声科、病理科、心电图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薄》,
内容包括:检验及检查日期、时间、科室、患者姓名、床号、病案
• 危急值报告逐步趋于制度化,任何一家具有收治能力的医院都应该有自己
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 危急值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维护,危急值制度的合理运用可降低
临床风险。
危急值报告制度 及处理流程
2017年3月

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现状 常见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危急值范围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 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 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医生书写病程记录、责任护士书写护理记录 记录患者危急值结果、治疗与护理措施。
医生下达危急值处理医嘱、责任护士执行并 书写护理记录并观察处理后效果。
医生下达危急值处理医嘱、责任护士执行并 书写护理记录并观察处理后效果。
总 结
• 危急值不是一组一成不变的临床提示数据,它可以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
而拟定出相应的危急值。
病理检查
• 1.术中冰冻发现为恶性肿瘤者。
• 2.对送检的冰冻标本有疑问或冰冻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
• 3.遇疑难病例,冰冻不能出具明确结果时。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谁检查、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谁处理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危急值标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为了临床医生能
症状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 引发致命性感染可能 严重的出血倾向,是临床 输注血小板的阈值
高值 >200g/L >30×109/L > 600×109/L
症状
急性白血病可能 怀疑原发性血小 板增多症
>8g/L
细菌培养及药敏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放射检查
• 1.一侧肺不张;气管、支气管异物;食道异物。
• 2.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
• 3.心影明显增大,疑严重心脏病。
• 4.动脉瘤。
放射检查
• 5.消化性穿孔、急性肠梗阻;外伤性膈疝。
• 6.严重骨关节创伤:(1)脊柱骨折伴脊柱长轴成角畸形。

(2)多发肋骨骨折伴肺挫伤及或液气胸。 (3)骨盆环骨折。
症状
严重高血钾,可 有心律失常、呼 吸麻痹 高钠血症
血清氯
血清钙
低血钙性手 足搐搦
甲状旁腺危象
肾功能指标
血肌酐
血尿素 血淀粉酶
>1200μ mol/l
>30mmol/L 胰腺炎指标
> 正常参考值上限3倍以上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
可能有较严重的急性或坏死性胰腺癌
糖代谢指标 血糖 血糖
空腹<2.2mmol/L 餐后<2.2mmol/L
项目及“危急值”范围需要更改或增减,请及时与医务科联系,以便
逐步和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
接获 电话
登记 记录ຫໍສະໝຸດ 危急值的接获处理流程复述 确认 完成 护理 记录
报告 医生 有疑问 复查
无疑问
30分钟内
遵医嘱治 疗、护理
观察 效果
6小时内
值班护士接到报告危急值电话 做好登记记录并回读复述确认
值班护士立即告知值班医师和责任护士
• (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8)心室率小于45次/分的心动过缓。
• (9)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C T检查
• 1.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 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脑疝;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肺栓塞;
常见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危急值范围
检验项目
血清钾 血清钠
低值
成人< 2.5mmol/L 成人< 120mmol/L 成人< 80mmol/L <1.6mmol/L
症状
低钾血症, 呼吸肌麻痹 低钠血症
高值
成人> 6.5mmol/L 成人> 160mmol/L 成人> 115mmol/L >3.5mmol/L
取情况。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验进行复查。若该结果与临床 相符,应在30分钟内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 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六)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
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 (七)门诊患者出现“危急值”时,检查(验)人员电话联系门诊部
值班人员,通知其接诊或值班医师。接诊医师在获悉危急值检查结果 后,要立即联系该患者,采取相应医疗措施进一步诊治或安排急诊入 院治疗。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八)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的专项检查,发现违规
人员,每次扣科室质量分5分: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起的医疗纠 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无菌部位标本细菌培养
• 血液、骨髓、脑脊液培养阳性。
心电图检查
• 1.急性心肌梗死 • 2.致命性心律失常 • (1)心室扑动、颤动。 • (2)室性心动过速。
• (3)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 (4)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心电图检查
• (5)预激伴快速心房颤动。
• (6)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如何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
• 标准指南
CAP关于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标准指南和调查报告
可作为临床实验室设置和调整危急值项目的参考依据
如何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
• 医院实际情况
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色、标本量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验室
和临床要求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一些非危急值项目的特别异常结果也可作为危急值报告
号、检验检查项目、危急值结果。复述确认人、检查报告人、联系 电话、联系时间、告知医师等。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三)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
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检查检验标
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 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含 短信、网络)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危急值报告 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危急值的发展
危急值报告制度最早由Lundberg(1972)提出,已经被世界各地所采用
1972
1990
1997
1998
近几年
危急值的 比较研究
首次提出
危急值 临界表
危急值的 实践参数
根据临床 实际调整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现状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现状
• 危急值应用的复杂性
危急值报告涉及实验室、护理部、临床医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

• 7.颈、胸椎椎体爆裂性骨折并脱位、椎管狭窄、脊髓损伤。
超声检查
• 1.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内器官破裂
出血的危重病人。
• 2.大量心包积液,前壁前厚度大于等于3cm,合并心包填塞。 • 3.疑似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 4.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合并胎儿心率过快或过慢。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四)临床科室人员在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应在临床科室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同时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者值班
医生。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五)主管医生或者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
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关注标本留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九)“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纳入三级三等考核。医技
科室如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结果,一次扣罚5分;临床科 室未及时处理一次扣罚5分,病历无记录一次扣罚2分;《危急值报告 登记本》登记不及时、漏等或缺项过多,扣2分。
• (十)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实际诊疗工作,如发现所拟定“危急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