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类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马庆株副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新编汉语通论张斌主编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著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邢公畹著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李荣编著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现代汉语方言詹伯慧著汉语方言学李如龙著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编著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汉语节律学吴洁敏、朱宏达著中国文字学唐兰著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著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著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主编词类辨难(修订本)邢福义著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汉语语法纲要王了一(王力)著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著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吕叔湘译语语答问朱德熙著吕叔湘译语法讲义朱德熙著现代汉语句型李临定著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陆俭明、马真著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修辞学通论王希杰著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1914——2004)主编、马庆株(1942——)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本书除绪论外,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四章,修辞知识分散到有关各编。
内容既稳妥,又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不乏新意,有一定的学术性。
这部教材既重视理论,又注意联系实际,贯彻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设专门章节讲汉字的整理、汉语拼音方案和正词法,讲语言知识的运用。
为了便于教学,还注意了与中学汉语知识特别是中学语法教学系统的衔接。
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1918——2001)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本书是高校统编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吸收了语言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
全书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六个部分,理论与实际并重,是影响较大的一部教材。
现代汉语参考资料胡裕树(1918——2001)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这套资料是为了适应《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的教学需要编选的,收有多篇有参考价值的论文。
全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为绪论和语音方面的文章,中册为文字、词汇和修辞方面的文章,下册为语法方面的文章。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1944——)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这是一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学校文科现代汉语课程教材。
它首次给现代汉语课程定位为“语言素质教育”课,总结了近20年来现代汉语教学的经验教训,力求培养学生观察、搜集语言事实和分析、研究语言事实的能力。
全书共分五章,其内容包括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等,每一章内容由学习要点、正文及练习题和思考题几部分构成。
在总体构思、内容取舍、章节安排、练习设计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同时充分吸收了现代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带有突破性的现代汉语教材。
新编汉语通论张斌(1920——)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它以促进语言的规范化与适应新时期学习和研究现代汉语的需要为宗旨,在吸收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说明。
全书信息量大,知识结构新颖,较好地反映了现代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教学针对性。
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1903——1980)著文字改革出版社 1960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著作。
内容包括:方言、汉语方言学和汉语方言发展的历史鸟瞰、汉语各地域方言的形成和特点、汉语方言的亲疏关系及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和途径等。
过去的方言学著作多偏重语音描写,本书对语音、词汇和语法都给予相当的重视,分别说明了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重要特点,把方言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本书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
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邢公畹(1914——2004)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本书介绍从事汉语方言调查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讲述了现代语音学和传统音韵学的基本理论,着重说明了审音方法、现代汉语方言描写方法和历史音类调查方法。
体系清楚,文字简洁。
此书也可作为语音学、汉语音韵学的入门书。
汉语方言调查手册李荣(1920——2002)编著科学出版社 1957本书原是供全国汉语方言普查用的参考书。
着重讲述调查汉语方言和整理方言调查材料的方法。
内容主要有:语音训练、北京语音概要、记音和整理的步骤,怎样求出汉语方言音系的轮廓,怎样写调查报告和学习普通话手册。
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 1981本书选择了3700多个常用汉字,依《广韵》声母、韵母、声调排列成表格。
可用来调查方言,得出方言音系与中古音的对应规律,了解方音是怎样右古音演变来的。
初学汉语音韵的人,可以通过这本书得到《广韵》等韵书的基本知识。
现代汉语方言詹伯慧(1931——)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本书介绍现代汉语七大方言的形成和分布的情况,综述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其中吸取了60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调查和研究的新成果,有参考价值。
汉语方言学李如龙(1936——)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本书是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教材,全书分11章,论述了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方言分区、语音系统和字音系统、词汇差异和词汇系统、语法差异,尤其注重了汉语方言的语音比较研究、词汇比较研究、语法的描写和比较研究、汉语方言与历史文化研究和汉语方言学的应用研究。
本书立足于主要方言的比较,兼顾历时与共时、内部与外部,以理论总结为主,也注意了应用,反映了20世纪汉语方言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水平。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1899——1958)、王均(1922——)编著,商务印书馆,1981 本书的初稿曾经用田恭《语音学常识》的名义,在《中国语文》上,从1954年1月到1955年5月连载了14期,本书即在此基础上予以重加修订、增删而成。
本书的体例是运用语音学的一般原理,联系中国语言的具体实际,系统阐述了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所举的例子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没有的然后举各地方言,汉语没有的再举兄弟民族的语言。
为补充中国语言所没有的音,或为比较上的便利,才引用一些外国语言的例子,以资参证。
语音学教程林焘(1921——2006)、王理嘉(1931——)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本书介绍了语音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实验语音学的基本常识和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普通话的语音,是语音学课程最重要的教材之一。
汉语节律学吴洁敏、朱宏达著语文出版社2001该书对于近几十年来国内学者有关语音节律的论述究搜逖览、阐幽提隐,并注意到国外语言学派在音系学和节律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建树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对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节律散论以及诗歌格律等也做了认真的研究。
内容涉及从音节到语篇的汉语节律特征及其规律,包括汉语的停延、节奏、重音、节奏主旋律、声调和语调、句调群组合规律、基调的“九宫调模矩阵”以及汉语古诗律流变和新诗格律探讨等九章。
该书基础扎实、材料翔实、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是目前关于节律学研究最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对于汉语节律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文字学唐兰(1901——1979)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这是一部专门研究文字形体而具有一定独创性的著作,评述了我国文字学的发展进程,追溯了汉字的起源,分析了汉字的构造,说明了汉字的演变。
书中阐发了作者所提出的“三书说”,而对传统的“六书说”则持以异词。
作者另有《古文字学导论》一书(齐鲁书社,1981),可以参看。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1935——)著商务印书馆1988本书认为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汉字在夏商之际(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形体变化主要是简化。
结构上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所用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
把形体演变分为两个阶段,分类详细讨论了汉字的结构类型。
还讨论了异体字、同形字、同义换读,文字的分化和组合,字形跟音义的错综关系和汉字的整理简化等问题。
这是一部新见颇多的严谨的汉字学专著。
该书1991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及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992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94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1935——)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本书是1994年出版的《现代汉字学纲要》的增订本。
全书主要包括汉字概说、现代汉字和现代汉字学、现代汉字的字频统计与分析、现代汉字的字量、现代汉字的构形法、现代汉字的构字法、现代汉字的简化和整理、现代汉字的字音、现代汉字的字序,熵和多余度、汉字和汉字信息处理、现代汉字的规范化、海峡两岸的书同文、汉字的评价与前途等内容。
书后还附有参考文献及附录,便于学习者阅读和思考。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1936——)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这是一部教材,但很有学术性。
在词义、词义分析、词义发展、词义和构成它的语素义的关系、词的释义等方面都有新的内容。
本书反映了80年代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所达到的水平。
全书共十章,每章都有练习题。
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1934——)著商务印书馆1990本书对现代汉语词汇进行了全面的共时描写。
导论论述词汇学的作用、地位及其分科与范围,说明汉语描写词汇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书中主要内容是:词汇的构成单位、词和固定语的形式和意义、各种词汇单位类聚、现代汉语词汇范围的基本轮廓及确定原则、词汇结构组织、现代汉语词汇的体系性。
系统性强,论析深刻,方法上有创新,很有启发性。
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1925——)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本书的编者不是轻易拿出词类划分的这样或那样的方案,而是在充分考虑到词类与句法功能、词类内部的不均衡性以及词类与语体的关系等因素的前提下,尽可能详尽地对每一类词进行实际考察。
不仅有个别词类的封闭性考察,如助动词、代词、副词、量词、连词等,还有词类特殊功能的考察,如名词做状语、形容词带宾语、离合词问题等。
其可贵之处在于,不急于为归类或划类问题下结论,而是尽可能全地占有资料,为语法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词类辨难(修订本)邢福义(1935——)著商务印书馆2003该书共分词的分类和词的归类、词的归类的几个方法、同形异类现象的归类、一些成分词的归类、一些特殊成分词的归类、一些非成分词的归类、短语词的归类和句管控中动形词性的条件变异等八章,以汉语语法研究的难点词类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特殊词进行归类,并陈述依据。
同时提出词类分为成分词、特殊成分词、非成分词。
正文后另有附录,用个案的方式对词的归类进行了专题探讨。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1900——1986)著商务印书馆1943、中华书局1954中国语法理论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44、中华书局1954汉语语法纲要王了一(王力)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这三部书是王力的语法代表作,以文学名著《红楼梦》所运用的北京话口语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