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市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山东”指的是()。
A . 今山东省B . 泰山以东C . 华山以东2. (2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的壮观景象A . 泰山B . 庐山C . 黄山D . 华山3. (2分)下面古诗中都有“春”字,其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句诗是()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课外阅读。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词的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 .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 . “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 “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 “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本诗开头两句,以“________”修饰离愁,以“________”衬托离愁。
(3)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 . 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 . “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③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4)从第三、四句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我还能写出意思类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________也有________,更有________。
5. (8分)课外阅读。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景色。
(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
6. (8分)课外诗词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①南飞雁。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②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③?【注释】①望断:望尽。
②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
③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1)请描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展现的场景。
(2)在横线上将原词补充完整,再结合全词,体会这两句词中流露的情怀。
(3)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 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 . 词的下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C . 词的最末两句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 . 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
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7.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1)默写古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
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2)诗中用“擎雨盖”比喻________。
(3)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了两种水果,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诗人告诉我们________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8. (11分)阅读。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写出与下列古汉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
乃________ 翁________; 无________元________ 师________(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________感情。
(3)抄出能体现诗人目的的诗句。
________(4)诗中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诗人的嘱咐是________。
9. (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①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①下:指出兵。
②白登:古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汉代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2)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3)诗人借思妇月夜高楼的叹息来抒发戍人________的情感。
10.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1. (1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根郑敏根从很远处伸来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当我想去除掉它好种上光辉的花朵我追踪着,挖掘着直到,猛抬头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我用带血的手指画着避邪的符号我知道我挖不了它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2. (7分)阅读理解。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肥:指果肉肥厚。
③麦花:荞麦花。
④菜花:油菜花。
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
⑥惟有:只有。
⑦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A . 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 .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3. (8分)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 (10分)看图,和大人一起读《如果我有很长很长的尾巴》,再完成练习。
尾巴呀尾巴,如果我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就可以帮河马哥哥拔掉那颗又疼又讨厌的蛀牙。
尾巴呀尾巴,如果我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就可以帮鳄鱼宝宝量量它那越来越大的个头儿了。
尾巴呀尾巴,如果我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就可以穿一只长长的传声筒,让高高的长颈鹿姐姐和大伙儿聊天啦!尾巴呀尾巴,如果我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就可以钓条大大的鱼儿请小伙伴吃美餐啦!尾巴呀尾巴,如果我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就可以一边倒立,一边放风筝喽!嘿嘿,快瞧,我的风筝飞得最棒啦!(1)小老鼠如果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它可以做哪些事呢?根据文章内容连一连。
帮河马哥哥________ 量个头儿帮鳄鱼宝宝________ 和大伙儿聊天帮长颈鹿姐姐________ 拔掉蛀牙(2)如果你也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你会干什么呢?和大人一起说一说,再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下来。
1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请用波浪线画出作者直接抒发情怀的句子。
(2)这段话中“你”指的是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这段话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说说你对“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的理解。
16. (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
南沙诸海岛,撒开________。
五岳________,江河扬征帆。
沿江而下,看________。
登上泰山,望________。
祖国呀,妈妈,您的怀抱,这么_______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南沙诸海岛,撒开________。
五岳________,江河扬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