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的物质基础

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题组一两个经典实验的分析
1.(2011·广东卷,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
)
A.①不能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2012·重庆卷,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

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3.(2012·上海卷,1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
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
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题组二遗传物质的探索
4.判断正误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2B)
()
(2)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012·江苏,2D)
()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0·广东,4D) ()
(4)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2009·江苏,5A) ()
(5)酶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2009·江苏,5B) () 5.(2010·江苏卷,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
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题组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
1.判断正误
(1)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2010·江苏,1D)
()
(2)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2009·广东,24B) ()
(3)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与磷酸基相连接(2009·广东,24C) ()
(4)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2011·海南,16B)
()
(5)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2011·海南,16C)
() 2.(2010·上海卷,4)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A.G的含量为30% B.U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 D.嘧啶含量为40%
题组二DNA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3.(2012·山东卷,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4.(2010·山东卷,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题组三DNA复制的实验探究
5.(2010·北京卷,30)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代培养,且
培养液中的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需把它与第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
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
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
置_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带。

基因的表达
题组一转录与翻译
1.判断正误
(1)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2011·江苏,7B) ()
(2)以“-GAA TTG-”的互补链转录mRNA,则此段mRNA的序列是
—CUUAAC—(2010·上海,2C) ()
(3)转录和翻译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2009·海南,12C) ()
(4)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2009·广东,25B) ()
(5)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2009·广东,25C) ()
2.(2012·新课标全国卷,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3.(2012·安徽卷,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

该过程
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
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题组二中心法则及其应用
4.(2012·上海卷,7)在细胞中,以m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A.复制和转录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翻译D.翻译和逆转录
5.(2011·安徽卷,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6.(2010·江苏卷,34)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

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mRNA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

当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mRNA一端结合,沿mRNA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mRNA能够翻译。

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________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铁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mRNA的碱基数远大于3n,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
CUA、CUG),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