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
【易错题目】
解方程:13(X-5)=169
错1解:13x-5=169
错2解:13x-18=169
错3解:13x-5x=169
【错因分析】
由于对乘法分配律没有完全理解,在拆括号时容易出错。
【应对措施】
建议不拆括号计算,更简单。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
【易错题目】
一条公路长360m,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
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
甲乙两队每天分别铺柏油多少米?
学生错解:
(1)360÷4=90(m) 90÷2=45(m) 45÷1.25=37(m) 90-37=63(m) 答:乙队每天施工37m,甲队每天施工63m。
(2)解:设乙队每天施工x米,那么甲队每天施工1.25x米。
1.25x+x=360 解得:x=160 160×1.25=200(m)
答:乙队每天施工160m,甲队每天施工200m。
【错因分析】
1.错解(1)学生想到了先算出甲乙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接着错误地理解为甲乙两队每天分别施工的米数与速度和的平均数有关,从而出现下面几步毫无理由的解答步骤。
2.错解(2)学生没能理解两队施工的速度和,错误地将360m直接看作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把“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当作多余条件,导致列方程时的错误。
【应对措施】
1.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把数学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包含数量关系的语言对问题进行再叙述,有助于厘清解题思路,有助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分析与说理。
2.加强问题解决后的验算。
把错解(2)的解答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解答的结果符合“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但不符合“4天一共铺柏油360m”,从而判断出解答的错误。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二、折线统计图
【易错题目】
已知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07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2、根据上面的统计
(1)这两个月城市的月平均最高和
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几月?
(2)两个城市哪个月的温差最大?
差是多少摄氏度?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错因分析】
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对于描点、连线、标上数据这一些基本步骤掌握不牢。
【应对措施】
通过观察统计图,说说折线统计图的构成,强调绘制统计图的步骤。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三、因数与倍数
【易错题目】
最小的三位数是是(111)
【错因分析】
认为最小的奇数是1,类推迁移到最小的三位奇数一定就是111。
【应对措施】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策略。
(1)首先请学生说说最小的三位偶数是几,这个答案一般无争议。
然后借助最小的三位偶数推导得出最小的三位奇数。
(2)让学生在练习中暴露错误,通过辩析
打破思维定势,得出最后结论。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三、因数与倍数
【易错题目】
判断题:因为3是0.6的5倍,所以3是0.6的倍数。
(√)
【错因分析】
“3是0.6的5倍”这个说法确实是对的。
但因教材例题和课后练习中,都没有出现过乘法算式中有小数的情况,因此学生产生知识的负迁移,错误的认为“3是0.6的倍数”也是对的。
【应对措施】
在引入因数与倍数概念时,就应该告诉学生“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与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本单元中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是不同的,一个是相对于“倍数”而言,而另一个相对于“积”而言。
同理,“倍数”与“倍”也有区别。
我们可以说“3是0.6的5倍”,而不能说“3是0.6的倍数”。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易错题目】
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2/3)。
【错因分析】
以为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2米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列式为2÷3=2/3。
其实,2/3求得是每段长多少米。
【应对措施】
1、从分数的意义入手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提问: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是将谁看出单位“1”?
将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了几段?(根据学生回答,师画示意图)
每段占全长2米的几分之几?
如果有学生回答2/3时,则请他上台来指出在线段图中2/3表示哪部分,反问:“这部分能表示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吗?”
2、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补充“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对比练习,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易错题目】
把9克盐溶化在5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9/50)
【错因分析】
教材例题和相关练习都只需一步解答,所以学生在没有认真审题的情况下就动笔,9/50表示的是盐占水电几分之几。
【应对措施】
1、此题建议课内指导完成。
先引导学生分析所求问题也就是求谁占谁的几分之几,相关的两个量是否已知,然后再放手独立解答。
2、课堂练习课补充相关习题,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决方法。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五、分数加法和减法
【易错题目】
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13/65的最大公因数是(1)。
【错因分析】
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后,学生对于这些数的倍数能够快速判断;对于7的倍数,若在乘法口诀内的还能够做对;对于11的倍数,若在100以内也能一眼辨别;但对于13、17和19的倍数反应较慢,不敏感,因此做错。
【应对措施】
我们可以将100以内13、17和19的倍数进行梳理,要求学生回家背诵,即使不能熟练背诵,但多读这些算式,也会对“65”这样的数更为敏感。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六、圆
【易错题目】
圆的直径就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错因分析】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而直径是一条线段。
【应对措施】
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六、圆
【易错题目】一个半径是8米的圆形水池,周围有一条2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错因分析】
学生往往知道求环形面积的方法但错误率极高。
主要是环形面积中干扰条件过多,如大圆和小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还有大圆和小圆之间的距离等,无法使学生排除干扰聚焦到“大半径和小半径”上去。
【应对措施】
可以先引导学生确定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的基本思路,然后启发他们思考: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怎样求大圆和小圆的面积?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七、解决问题的策略
【易错题目】
9999+999+99+9可以转化成怎样的算式来计算?先想想再算出结果。
【错因分析】
学生喜欢直接相加,计算复杂容易错误
【应对措施】
鼓励学生利用转化来解决问题。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