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学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物理学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物理学科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物理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2.课题来源
3.课题类型校本课程
4.负责人
5.实验时间:
二、课题的提出
大力开发物理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物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科学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物理校本课程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开发适应时代发展,同时又适应当地学生情况的开放式物理校本课程,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所学物理知识的范围,可以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架设一条从知识到生活的沟通桥梁,也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物理修养,充分发掘学生的物理潜能,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技和人文素养。

开发校本课程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往往采取合作和竞争的方式,因此开发者之间的凝聚力得以加强,能力得以验证,还可以带动教师的素质提高。

可以说,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课题研究基本内容和思路
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是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

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课程实施的操作性依据。

校本课程内容必然是要与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现实紧密相联,它必须是在教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而且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素材时,要防止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自觉地依据“知识的顺序”,使校本课程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经验。

同时也要避免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教师的“个人作品”,成为教师本位课程开发,导致校本课程偏离目标。

按照物理新课程标准,一方面要求在“知识深度”方面要适当降低,而在“在知识广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宽,以体现“广、浅、精”这一当代学科基础课程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并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重视渗透思想教育。

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内容的选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与物理:生活是许多自然规律、社会知识的本源,而知识规律的作用就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

物理学史方面:通过对物理学史部分精彩内容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历程有所认识,从而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架构以及成就、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向有所了解,培养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识等等。

寻找必修课本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科学家(如伽利略)和历史上重要的理论论战(如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并通过查阅资料,整合成几个物理学史的专题。

我们对于物理学史的研究选择了高中教材中的物理学家这一专题。

物理奥赛培训内容:为了满足部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内容也可以作为物理校本课程的内容。

思路: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目标必须基于对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刻理解,对可能开发空间的明确把握,对物理教育资源的足够估计,对学生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以及动手能力等基本情况。

校本课程的目标应突出对实现国
家课程目标的完善和补充,而不是课程目标的强化。

具体来说,研究思路为: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

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四、课题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三人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负责;《生活中的物理》和《高中教材中的物理学家》的相关部分由共同开发研究;重点负责物理奥赛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在课题实施过程由进行协调,并负责对物理校本课程最终的审阅和定稿。

五、课题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实施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2009年3月-4月初)①论证物理校本课程研发的可行性,制定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②组建课题组队伍,明确各自分工;③学习相关校本课程的理论,收集物理校本课程的材料④对制定的样本课程开发方案进行论证.
初步探索阶段(2009年4月中旬-2009年7月)按既定方案由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开发《生活中的物理》和《高中教材中的物理学家》的相关部分,并进行材料积累;
中期深入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①按既定方案继续由在高二物理教学中开发《生活中的物理》和《高中教材中的物理学家》的相关部分,并进行材料积累;②同时由对上年物理竞赛情况进行材料归类总结,根据竞赛大纲,选编有特色的竞赛知识讲解专题和典型习题归类总结;③2010年元月以后由对各类奥赛辅导书和专家讲课内容进行筛选、比较取舍,确定今后使用的教材和历年真题主要模拟题.
后期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按照分工,三人相互协作完成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总结研究成果,编写物理学科3本校本课程教材,完成结题工作,形成课题成果报告.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校本课程更深层次的追求,故在教学时应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具体操作是:由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向学生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或提供适合学生进行再发现活动的教材,引导并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景下展开相应的探索活动,找寻出合理的解释及解决策略。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出让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供一定量的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料,作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提示。

六、课题的预期成果
三本物理学科校本课程教材,《生活中的物理》和《高中教材中的物理学家》《物理奥赛课时辅导讲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