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效应晶体管和基本放大电路

场效应晶体管和基本放大电路

第3章 场效应晶体管和基本放大 电路
3.1 场效应晶体管 3.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3.1 场效应晶体管
场效应管(FET):是利用输入回路的电场 效应来控制输出回路电流的一种半导体器件。
仅靠多数载流子导电,又称单极型晶体管。
场效应管输入回路内阻很高(107~1015),热稳定 性好,噪声低,比晶体管耗电小,应用广泛。
2)g、s间短路,d、s间加正向电压
当 UDS =0时,虽有导 电沟道,但ID为零。
当UDS 0时,产生ID, 但沟道中各点和栅极之 间电压不再相等,近漏 极电压最大,近源极电 压最小。
导电沟道宽度不再相 等,近漏极沟道窄,近 源极沟道宽。
d g
s
ID UDS
2)g、s间短路,d、s间加正向电压
s
此时的ID称为“饱和漏极 电流IDSS”
3)g、s间加负向电压,d、s间加正向电压
UGS 增加,使导电沟道
d
ID
变窄,d、s间的正电压使
沟道不等宽。
g
UDS
导电沟道夹断后,ID几乎
仅仅决定于UGS而与UDS 基 UGS 本无关。
s
3)g、s间加负向电压,d、s间加正向电压
当UGS一定时,ID表现出
当UGS=0时, 耗尽层很窄, 导电沟道宽。
随| UGS |增大, 耗尽层增宽,沟
道变窄,电阻增 大。
| UGS |增加到某一数 值,耗尽层闭和,沟道 消失,沟道电阻趋于无 穷大。
1)当UDS=0时,UGS对导电沟道的控制 | UGS |增加到某一数值,耗尽层闭和,沟道 消失,沟道电阻趋于无穷大。定义此时UGS的 值为夹断电压UGS(off) 由于PN结反偏,栅极电流基本为0,消耗很小。
2. 工作原理--电压控制作用
d
g N
导电沟道
耗尽层 P+
正常工作时: 在栅-源之间加负向电压, (保证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 漏-源之间加正向电压,(以 形成漏极电流)
s 结构示意图
这样既保证了栅-源之间
的电阻很高,又实现了UGS 对沟道电流ID的控制。
1)当UDS=0时,UGS对导电沟道的控制
分类:结型(JFET) 绝缘栅型(IGFET)
3.1.1 结型场效应管
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源极S 栅极G 漏极D SiO2
NP N N P
N沟道结构示意图
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是 在同一块N型半导体上制 作两个高掺杂的P区。
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引出 电极栅极G。N型半导体 分别引出漏极D、源极S。
P区和N区的交界面形成 耗尽层。源极和漏极之间 的非耗尽层称为导电沟。
பைடு நூலகம்
d
ID
恒流特性。此时可以把ID近
似看成UGS控制的电流源。
g
UDS
称场效应管为电压控制
元件。
UGS
s
通过以上分析有:
1)UGD> UGS(off) 时(未出现夹断前),对于不 同的UGS ,漏源之间等效成不同阻值的电阻, ID随UDS 的增加 线性增加。(对应可变电组区)
2)UGD= UGS(off) 时,漏源之间预夹断。 3)UGD< UGS(off) 时, ID几乎只决定于UGS,而与
UDS 无关,可以把ID近似看成UGS控制的电流源。 (对应恒流区,即放大区)
3.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输出特性 和转移特性)
(因场效应管栅极电流几乎 ID 为零,不讨论输入特性。)
(1)输出特性曲线
ID = f (UDS ) UGS = 常数
场效应管工作区域:
可变电阻区(非饱和区)
UDS
恒流区(电流饱和区、放大区)
UDS
3)夹断区(截止区)
导电沟道全部夹断。
ID
条件:|UGS | UGS(off) 特点: ID 0
4)击穿区
UDS增加到一定程度,电流
UDS
急剧增大。
(2)转移特性曲线
ID = f (uGS ) UDS = 常数
ID /mA
IDSS
由半导体物理分析可得恒
流区ID近似表达式为:
ID IDS(S1UG uG S(oSff) )2 UGS(off)
夹断区(截止区)
击穿区(电流突然增大)
1)可变电阻区
ID
条件: UGD> UGS(off)。 特点:可通过改变UGS 来改变漏源间电阻值。
(预夹断轨迹:通过连接
UDS
各曲线上UGD= UGS(off)的 点而成。)
2)恒流区
ID
条件: UGD< UGS(off) 特点: ID只受UGS 控制。
ID为UGS 控制的电流源。
IDSS UGS=0时产 3 生预夹断时 的漏极电流
2
1
–4 –3 –2 –1 0
(2)转移特性曲线
N沟结型场效应管,栅源之 间加反向电压。
ID /mA
P沟结型场效应管,栅源之
IDSS
间加正向电压。
(管子工作在可变电阻区 时,不同的uDS ,转移特性 曲线有很大差别。)
3
UGS(off)
2
1
–4 –3 –2 –1 0
结型场效应管的符号
结型场效应管有N沟道和P沟道两种类型。
d
d
g
s N沟道符号
g
s P沟道符号
2. 工作原理--电压控制作用
d
在N型硅材料两端加上
耗尽层 一定极性的电压,多子在
g N
P+
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ID。
导电沟道
s 结构示意图
若将G、S间加上不同的 反偏电压,即可改变导电 沟道的宽度,便实现了利 用电压所产生的电场控制 导电沟道中电流强弱的目 的。
随着UDS增加,栅-漏电 压|UGD|增加,近漏端沟 道进一步变窄。
只要漏极附近的耗尽区 不出现相接,沟道电阻基 本决定于UGS。
随着UDS 的增加, ID线 性增加。
d—s间呈电阻特性。
d g
s
ID UDS
2)g、s间短路,d、s间加正向电压
d
ID
随着UDS增加,当UGD
A
= UGS - UDS = UGS(off)时,
g
靠近漏极出现夹断点。
UDS
称UGD= UGS(off)为预 夹断。
预夹断时,导电沟道
s
内仍有电流ID 。
2)g、s间短路,d、s间加正向电压
d
ID
预夹断之后,UDS 再增加,
预夹断延伸,夹断区长度增
A
加(AA')。夹断区的阻
g
UDS
力增大。
A'
由于UDS的增加几乎全部 落在夹断区,漏极电流ID基 本保持不变。
IDSS UGS=0时产 生预夹断时
的漏极电流
转移特性曲线与输出特性曲线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4 iD /mA UGS =0V
– 1V
3
2
–2
1
–3V
–4V
0
4
8
12
输出特性
iD /mA
4 3
2 1
–4–3–2 –1 0 UGs(off)
转移特性
3.1.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管)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采用sio2绝缘层隔离,栅极为 金属铝,又称为MOS管。 MOS管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