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在做故障测试之前要弄清楚,现有基于“行波法”测试的试验设备能不能测量要测的故障电缆:1。
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能用“行波法”测试。
2.有钢铠金属护套而无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对于数百米以内的短距离电缆故障可以把金属护套作为测试地进行“行波法”测试。
3.对于无金属屏蔽层和钢铠护套的电力电缆:单相对地故障,此时不能用“行波法”进行粗测;两相或多相间故障,可把其中一故障相安全接地,使其变为工作地,采用“行波法”应注意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粗侧。
行波法测试有的误差很大是几种误差的积累,没有误差则是几种误差的相互抵消。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3页若电缆的额定电压为Um,当给电缆加压时,在电压加到某一数值Us时,在Us≤Um条件下,电缆击穿说明电缆存在故障,当降压后绝缘自行恢复,这种故障称为电缆的闪络性故障,而降压后绝缘性能不可恢复的情况,则称为泄露性故障。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26页了解被测电缆的绝缘介质类型有两方面意义:1.电缆的绝缘介质与电缆的最高测试电压有关,如10KV油浸纸绝缘介质电力电缆,其最高测试直流电压为50KV;而10KV XLPE电力电缆,其最高测试直流电压为35KV。
35KV XLPE电力电缆,其最高测试直流电压为80KV。
因此,在冲击高压或直流高压测量电缆故障时,其测试电压不能高于电缆的最高直流测试电压。
2.在使用“行波法”原理测试电缆故障时,电缆故障的粗测精度直接与电缆的绝缘介质有关,而与电缆的粗细、形状及耐压等级没有关系。
了解被测电缆的结构特征由于结构的不同,在故障测试的连线方式也有较大的区别。
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XLPE电力电缆,其绝缘损伤故障几乎都表现为相对地故障,地线的选择是唯一的铜屏蔽层。
测出一个故障点后,不应立即做接头,而应分段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合格后再做接头。
试验设备:取样器:“冲闪法”测试电缆故障时,电缆故障点形成的反射波时高电压脉冲波,不能直接通过仪器进行显示,通常要用“取样器”,取样器的作用是将故障点在高压作用下形成的高压脉冲转换成仪器所需的低电压脉冲信号。
电容器:储能电容器在冲闪法中起储能作用,直闪法中主要是起隔直流作用而不是储能。
球隙:球隙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两球隙的相对距离,以便控制加在故障电缆上电压高低以及故障点的冲击放电时间。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7页测试仪内在的技术性能主要取决于原始波形的取样方式及对模拟信号衰减放大电路的频带范围。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7页中压电缆故障。
以6、10KV及35KV等级电缆为代表的中压电缆,通常只考虑导体芯线、金属屏蔽层、主绝缘层三种材料中发生的故障。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33页3.3.10电力电缆故障判别方法:1.判断开路故障时(1)用万用表测阻值;(2)低压脉冲法2.泄露性低阻故障:用低压脉冲测试相间或相对地的波形。
3.泄露性高阻故障:(1)用兆欧表:一般绝缘电阻值在数千欧至几十兆欧。
(2)直流耐压预试:在电缆的额定电压下分相加直流电压,当电缆的泄露电流值Ig随预试电压的升高而连续增大,并大于电缆的允许泄露值时即可判断电缆有泄露性故障。
4.闪络性故障:由于闪络性故障几乎全在高阻状态,且阻值很高,通常稍低于或相等于电缆的正常的绝缘电阻值。
因此在现场只有通过做预试一种方法来判别。
在电缆的允许额定试验电压下,当试验电压高于某一电压值时,泄露电流值突然增大,而当试验电压下降后,泄露电流值恢复正常,此时可判断电缆存在闪络性故障。
低压脉冲测试法中脉冲宽度的选择《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228页在实际测试时,测试脉冲宽度T与故障点距测试端距离Lg应满足:Lg>0.5VT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至六号变电所电缆的故障距离为280米,280>0.5*170m/μs*0.2μs=17 mSP-310电缆测试管理系统使用说明第2页二、1。
测试盲区小于16米。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80页脉冲的读法:我们判断故障距离时只关心发射脉冲的起始点,而不是脉冲的最高(或最低)点更不是脉冲的宽度。
脉冲法测故障时,测试地线是相对的,可以是电缆的另一相,也可以是金属屏蔽层。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80页直闪法:主要测试电力电缆的闪络性高阻故障,也可以测试阻值特别高,但与完好相相比阻值较低的泄露性高阻故障。
测试时,被测电缆另两项可接地也可断开悬空,合上直流“高压”电源开关,类似于给电缆做直流耐压试验一样给故障电缆加直流电压。
在加压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时刻注意泄露电流表的指示及加到电缆上的电压值。
当直流电压加到某一数值时(电缆允许的最大电压范围内)泄露电流表突然大幅度摆动或连续不断的大幅度摆动,说明故障点已闪络放电。
如果在给电缆加压过程中,发现泄露电流表的指示随着直流电压的增高而连续增大,且数值在数毫安以上,说明故障点性质已发生变化,已不是闪络性故障。
此时应立即停止直闪法测试,以免损坏直流高压电源设备。
同样,如果在直闪测试过程中,电流表的指示突然变大且稳定不变,说明故障点此时已形成固定的电阻通道,变成泄露性故障,此时也应立即停止直闪法测试。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228页冲闪法:故障点没有闪络放电而需要提高电压时以3到5KV/次的幅度分步提高冲击电压。
通常6KV及10KV电力电缆初次冲击电压为10KV,35KV电力电缆初次冲击电压为15KV,66KV 及以上电力电缆初次冲击电压可选择实际运行电压的1/3值较为合适。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98页冲闪法主要用于测试电力电缆的泄露性高阻故障,也可用于测试电力电缆的低阻、开路及闪络性高阻故障等。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150页冲闪法:可对任何性质的故障进行快速测试,而无需像过去那样对高阻故障,特别是闪络性高阻故障进行烧穿降阻等辅助做法。
《电力电缆试验及检测技术》第212页闪络法:基本的闪络法有直闪法和冲闪法。
实际中,有绝大部分阻值较高的电缆故障,采用直闪法测试要比采用冲闪法测试给电缆所加的直流电压要低,测试波形也相对稳定。
实际测试中,闪络性高阻故障与泄露性故障无规律相互转换,如果只用一种方法一直测试,不但故障点不能有效的测试,而且还可能造成仪器的损坏。
闪络法测试时接地点的选择。
我们在分析行波测试原理时,其中最基本的线路是双导线或同轴线,地线点应该与双导线中的一根或同轴线的外屏蔽层直接相连。
测试接地点也叫工作接地点,其选择原则为使被测电缆相及与其形成故障的另一导体(另一相或金属屏蔽层)要和高压电源及取样测试仪器严格形成闭合回路,其等效闭合回路中不应有较大的等效电阻(除故障点外)。
具体的讲,如果电缆故障出现在电缆两相间,测试接地点应是其中一根电缆相线的一端点;如果电缆故障出现在相对地(金属屏蔽层)间,测试接地点应是电缆的金属屏蔽层的某一点或其引出线。
如直接进入电力变压器的电力电缆,如果把接地点选择在变压器的外壳或大地上,则是错误的,又如把测试接地点选在电缆的钢铠上也是错的。
安全接地的考虑。
在采用闪络法测试电缆故障时,必须要考虑安全接地,即测试接地点应与大地或系统地相连接,如电缆盘上的电缆或新敷设的电缆,当连接好测试线路后,一定要把电缆的金属屏蔽与大地或某一可靠的系统地相连,以确保操作人员与仪器的安全。
故障点的闪络放电:一般来说,直闪法测试时,只要仪器的显示屏上出现波形,这个波形就是故障点的测试波形,而冲闪测试时,只要球隙放电,显示屏上绝对会出现测试波形,但这一波形不一定是故障点的闪络放电波形。
2010-6-2天气:晴下午在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安装电缆故障测试仪软件时,发生了和6月1日往自己电脑上安装CAD时的现象:CAD装上后影响Word和Excel,同样的CAD也影响这个软件。
将CAD在控制面板上卸载后电缆故障测试仪软件能装上了。
2010-6-3天气:晴到港务局杂货公司测试配电室至六号变电所的电缆故障点。
用项目部的测距离小车测量电缆路径上各处的具体长度。
仪器测得电缆长度为480米,测距小车测得路由长度为430米,用低压脉冲法粗侧电缆故障点的距离为280米,任工(厂家)测出故障点具体位置,为路由257米处。
2010-6-12天气:晴测得的配电室至六号变电所的电缆故障点处的水泥路面已经破开两米多长的一个坑,有三支铁管并行,配电室中升压变压器升压到10KV时,站在坑中静静感觉用耳朵就能听到放电声音。
中间铁管声明显比面向六号变电站时最右侧的铁管声音大,左手侧的铁管声音比中间管稍小。
后在路由约200米处的电缆井中发现左手侧管中为电缆牵引绳,中间管和右手侧管中各有一条电缆,中间管中电缆放电声明显比右手侧管中电缆放电声大。
2010-6-13天气:阴将中间管破开后陈师傅、自己和李春宾都用手摸了电缆,(用接地铜线缠在左手上)没有发现电缆的明显破损处。
翟工从韩工(韩辉)那借到设备加压测试。
破开的铁管近六号变一侧有明显的放电声,在坑中用耳朵能明显听到放电处将管底的水震动起来的小水花声。
而近配电室一端没有声音。
但在与六号变接近的路面上却听不到声音。
2010-6-17 阴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电缆:第一次加压6KV。
第二次加压10KV,电流8.5A 再次升压放电:声测法精确定位,电容与变压器高压尾相连的一端应与电缆地线相连,我错误的将其与柜子地排相连,升压到18KV后球隙放电,但放电声明显减小。
重新按苗工接线方式接线后放电声同前。
韩工讲:控制箱的操作方法:升压方式:“慢慢升,快快退”,在球隙放电那一瞬间听到“叭”的一声后迅速将调压器旋回零,按红色高压分按钮,拔下电源线。
自己还没有明确电缆故障长度与脉冲宽度选择的关系。
漏电保护开关跳闸后,按复位键后才能合上。
6月18日天气阴不时有小雨真正故障点在第一次挖的坑处再向六号变走10步如下图:电缆故障点:电缆一相线上有一个一平方厘米左右的坑,主绝缘、钢铠和护套都甭没了,露出有铁锈的电缆线芯。
作中间接头:电缆断开前需扎伤,电缆断开,做中间接头电缆故障点断开处至六号变电所那段电缆一端压上了接线连接铜管后测得绝缘电阻值:90多GΩ、90多GΩ、23GΩ。
做完电缆中间接头后直流耐压10KV 3分钟泄露电流80多μA。
2010-6-4晴港务局杂货公司配电室至五号变电所电缆故障测试,仪器测电缆长度为598米,路由长513米,韩工在五号变电所测得故障点位置和任工在配电室测得的故障点位置相吻合:距五号变电所379米,距配电室137米。
距配电室110米、136米、151米三处各有一电缆井,151米井中距五号变电所近的一端电缆被其他电缆压在下面分不清有没有铁管。
151米、136米两处电缆井之间的电缆穿管敷设,两井之间人可以喊话。
136米电缆井中电缆两头都有铁管,110米井中距配电室近的一端有铁管,距五号变电所近的一端电缆已经被泥沙覆盖用手摸不到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