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器材的保管与使用

消防器材的保管与使用

消防器材的保管与使用
一、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
(一)出入库管理
1.新购进的消防器材应先进行检验:检验器材的性能、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范
围等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凡符合标准的消防器材进行入库登记。

凡不符合标准的一律退回,不得登记造册,不得入库保存,更不可能直接使用。

2. 临时领用的消防器材须经项目经理或项目秩序负责人同意后,方可领出,用完后及时
归还,并做好领用登记。

3. 使用后的消防器材,或检查发现不合格的消防器材应由秩序负责人安排维修、更换或
报废,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日常使用管理
1. 灭火器的摆放地点、位置应当便于使用、便于管理,原则上要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1)设置要醒目
(2)取用要方便
(3)存放要牢固
(4)标志要明显
2.消防器材必须放置于灭火器应置于通风、干燥、清洁的环境,整齐存放,铭牌朝外,
标识清楚;
3. 消防器材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无积尘;
4. 消防器材必须保证在接警时能及时使用,所有器材一律不准挪作他用和外借;
5.秩序班长和秩序员须根据项目规定或物业管理合同要求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巡检,并
填写有关记录。

6.检查时发现破损、漏气、霉烂、腐蚀的消防器材应由及时报告项目秩序负责人,做好
登记,及时更换。

7. 对于需由外委单位维修(或公安消防部门有特殊规定)的联系公安消防局或安装厂家
进行维修,做好有关记录。

二、常用消防器材
(一)灭火器
1. 灭火器是借助驱动压力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达到灭火目的的具。

灭火器由筒体、
器头、喷嘴等部件构成,是扑灭初起火灾最常用的灭火器材。

灭火剂是指能够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中止燃烧的物质,如干粉、二氧化碳等。

2. 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按照灭火器内所充装的灭火剂种类的不同,目前常用的灭火器类型有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内充装泡沫灭火剂,可分为化学泡沫灭火器和空气泡沫灭火器两种,适用于扑救固体火灾。

A.使用方法。

手提筒体上部的提环靠近火场,在距着火点10米左右,将筒体颠倒过来,一手握紧提环,另一手握住筒体的底圈,将射流对准燃烧物。

在扑救可燃液体火灾时,如已呈流淌状燃烧,则将泡沫由远及近喷射,使泡沫完全覆盖在燃烧液面上;如在容器内燃烧,应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使泡沫沿容器内壁流淌,逐步覆盖着火液面。

B.注意事项。

切忌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免由于射流的冲击将燃烧的液体冲出容器而扩大燃烧范围。

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将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进行灭火。

在使用过程中,灭火器应当始终处于倒置状态,否则会中断喷射。

使用时灭火器的筒盖和底部不能朝向人,以防止因筒盖、底部爆破造成伤亡事故。

(2)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所充装的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不燃烧、不助燃、不导电、不腐蚀,适用于扑救液体、气体火灾及带电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分手提式和推车式两大类,其中手提式又分为手轮式和鸭嘴式两种。

A.使用方法。

使用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先去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有气体(二氧化碳)喷出即可灭火;使用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先拔去保险插销,然后压紧压把,二氧化碳气体便会从喇叭形角口中喷出灭火。

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由两人一起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燃烧处,在离燃烧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决速取下喇叭筒并展开喷射软管后,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顺时针方向旋动手轮,并开到最大位置。

灭火方法与手提式一样。

B.注意事项。

灭火时手要握在喇叭筒的手柄处,不可直接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同时要尽量接近着火点,并注意从上风方向喷出气体灭火;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3)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所充装的灭火剂是一种干燥、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从灭火器中喷出,以粉雾的形式灭火,具有灭火效力大、速度快、无毒、不腐蚀、不导电和久存不变质等优点。

常用的A」3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固体、液体、气体类火灾及带电火灾。

干粉灭火器按照移动方式分为手提式、背负式和推车式。

A.使用方法。

在使用外挂式储气瓶干粉灭火器时,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

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按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

在干粉喷出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内
置式储气瓶或者是储压式钓,操作者应先将开启压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根部,另一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喷射灭火。

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如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状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及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B.注意事项。

喷射前要选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择好目标,且不要逆风喷射;要杨近及远,快速推进,不留残火,以防复燃。

在扑救油类等易燃液体火灾时,不要直接冲击液体表面,以防止液体溅出伤人或导致火势蔓延。

3.灭火器的检验
(1)查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内(如在红色区域要检查原因,发现重量减轻10%,检查后要及时灌装);
(2)检查铅封是否完好(一经开封,需按规定再充装,并作密封试验,重新铅封;(3)检查喷嘴和喷射管是否堵塞,腐蚀损坏,有无检验标志;
(4)检查喷筒是否畅通(如堵塞及时疏通)。

(二)室内外消火栓
消火栓是指与供水管路连接,由阀、出水口和壳体等组成的消防供水(或泡沫溶液)装置。

消火栓按设置形式可分为室外消火栓和室内消火栓。

室内外消火栓属于公共消防设施,这些设施对于扑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具有重要的作用。

1.室外消火栓
(1)概念
室外消火栓是指露天设置的消火栓,其作用是供消防车(或其他移动灭火设备)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或直接接出水带、水枪实施灭火。

室外消火栓是
一个城市或一个建筑小区的公用消防基础设施,其设置对城市消防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室外消火栓按其结构不同分为地上消火栓和地下消火栓,以适应设置环境的要求;按压力分为低压消火栓和高压消火栓,以适应灭火的不同需要。

(2)室外消防栓的检验
A.首先消除阀塞启闭杆端部周围的杂物
B.将消防专用扳手套于杆头,检查是否合适
C.转动启闭杆,加注润滑油;
D.用油纱布擦洗出水口螺纹上的锈渍,检查闷盖内胶垫圈是否完好;
E.打开消防栓,检查供水情况,在放净锈水后再关闭,并观察有无漏水现象;
F.对外表油漆剥落及时修补;
G.消除消防栓附近的障碍物,3米内不准堆放任何物品。

H.每月进行出水试验,并做好相关记录
2.室内消火栓
(1)概念
室内消火栓是指设置于建筑物内部的消火栓,是建筑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火设施,既可供火灾现场人员使用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水喉、水枪扑救建筑物的初起火灾,又可供消防队员扑救建筑物的大火。

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水池、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箱等组成。

(2)室内消防栓的检验
A.检查水带是否保持清洁、整齐,清洗晾干后卷放在消防栓内;
B.水带接口相互连接时,应灵活、松紧适度,保证其密封性,并连接可靠,防止加压时自
行脱落;
C.平时训练用水带(水枪)时,收卷水带应小心轻放,防止水带接口、水枪震动甩打破损;
D.注意防潮、防震、防腐蚀、防霉和腐烂、破损、生锈,水带、水枪应定期置于室外通
风干燥的地方晒干。

E.消火栓栓头应定期保养,上润滑油,保证紧急状态下的使用。

F.水喉胶管应定期抽出检查,防止出现渗漏、断裂、跑水。

(3)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是
A.当发现火灾时,灭火人员打开消火栓箱门,按动控制按钮,由其远距离启动消防泵或
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B.然后迅速拉出水带、水枪(或消防水喉),将水带一头与消火栓出口接好,另一头与水
枪接好,展(甩)开水带,开启消火栓手轮;
C.握紧水枪,通过水枪(水喉)产生的射流将水射向着火点实施灭火。

(三)火灾逃生面具
1.概念
消防防毒面具作为个人防护器材,用于对人员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皮肤提供有效防护。

面具由面罩,导气管和滤毒罐组成,面罩可直接与滤毒罐连接使用,或者用导气管与滤毒罐连接使用。

消防防毒面具可以根据防护要求分别选用各种型号的滤毒罐,应用在化工、仓库、科研、各种有毒、有害的作业环境。

2.火灾逃生面具的使用
(1)打开盒盖取出塑料包装袋
(2)撕开包装袋取出呼吸器
(3)拔掉前后两个罐塞(此步骤为使用重点,切记!)
注:如在使用过程中,不拔掉前后两个罐塞,吸气口封闭会导致窒息死亡。

(4)戴上头罩,拉紧头带
(5)根据消防生命疏散指令,进行果断有序逃生
3.注意事项
(1)火灾逃生面具目前多为一次性使用,不能用于工作保护,只供个人逃生自救使用。

(2)火灾逃生面具为存放型,不能随意搬动,敲击,拆装,以免意外失效。

(3)火灾逃生面具不能在氧气浓度低于17%的环境中使用。

(4)撕破塑料包装袋,视为呼吸器已失效不能再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