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逻辑哲学论》
20世纪最难懂的著作之一
1924
John Watson
《行为主义》
开创了行为主义学派
1924
Hans Berger
EEG(脑电图)首次在人中使用
1927
Martin Heidegger
《存在于时间》
20世纪存在主义的创始人
1929
Wolfgang Kohler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提出艾宾浩斯曲线。
1890
William James
《心理学原理》
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1896
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
《心理学大纲》
创立构造主义
1897
Ivan Pavlov
《关于主要消化腺功能的演讲》
提出条件反射定律。
1900
S.S.Freud
《梦的解析》
创立精神分析学派
1901
ENIAC(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为AI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1946
John von Neumann
提出冯诺伊曼架构
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48
Nobert Wiener
《控制论》
为人工智能领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1948
Claude.E.Shannon
《通信的数学理论》
现代信息论研究的开端
1949
D.O.Hebb
1932
Edward Tolman
《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
提出了人存在认知地图
1934
Carl.Jung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
提出集体无意识,并运用词语联想法
1934
SirKarl Raimund Popper
《科学研究的逻辑》
标志着西方科学哲学最重要的学派――批判理性主义的形成。
1936
Turing
成为人工智能的得力研究工具
1958
Leonard E. Baum etc
研究前向后向算法(Baum-Welch)
HMM 学习问题的一个近似的解决方法
1958
Donald Broadbent
《知觉与沟通》
新认知心理学发展里程碑
1960
Newell&Simon&shaw
通用问题求解机
发表著作《心理生理学原理》
确立实验内省法,被后人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1879
Gottlob Frege
概念演算--一种按算术语言构成的思维符号语言
弗雷格扩大逻辑学的内容,创造了“量化”逻辑,是分析哲学的鼻祖。
1889
S.R.Cajal
神经系统是由细胞构成的
1885
Herman Ebbinghaus
《记忆:对实验心理学的一项贡献》
1870
Gustav Fritsch
发现大脑对侧控制原则
1873
Camillo Golgi
发现了“染色”的黑色反应
1874
C.Wernicke
命名韦尼克区
建立了行为障碍与大脑特定区域损伤之间的关系
1872
C.R.Darwin
《人类和动物对情绪的表达》
第一次涉及人类情绪的科学研究
1873
Wihelm Wundt
提出蒙特卡洛方法
在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学,计算物理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1943
Warren McCulloch &Walter Pitts
出版了《神经活动中固有的思维的逻辑运算》一书
提出了MP神经元模型
1943
Abraham Maslow
发表《人类动机理论》
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1946
Mauchly &Eckert
Bertrand Russell & Alfred North Whitehead
《数学原理》
是20世纪科学的重大成果,被誉为是“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之一”
1916
Ferdinand de Saussure
《普通语言学教程》
提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1921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神话学》
语言就是肌肤
1957
lner& W.Scoville
发表了对H.M 的病例的分析
发现记忆可分为长时与短时记忆
1958
Frank Rosenblatt
发表《感知器:脑的组织和信息存储的概率模型》,提出了感知器模型
打开了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的大门
1958
John McCarthy
发明了LISP(表处理)语言
发表著作《行为的组织:一种神经心理理论》
提出了突触学习的模型,这个模型后来被称为“Hebb定律
1950
Turing
发表《计算机器与智能》
提出了图灵测试
1951
Wilder Penfield
《人类大脑皮质》
绘制出大脑皮层与人体之间的对应图
1955
Noam.Chomsky
发表著作《句法结构》
极大程度撼动了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提出了通用语法结构
Edmund Husserl
发表著作《逻辑研究》
首次提出了现象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现象学描述分析方法的基础
1909
K.Broadmann
发表了大脑皮质的比较研究
1911
Edward Thorndike
《动物智力》
提出联结主义
1912
M.Wetheimer
《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重要里程碑
1913
发表《可计算数》
提出图灵机的设想
1936
Alfred Jules Ayer
发表《语言、真理与逻辑》
在书中提出有意识的人类及无意识的机器之间的区别,从而成为了逻辑实证主义在英文世界的代言人
1938
B.F.Skinner
《有机体的行为:实验分析》
详细介绍了实验方法,包括著名的斯金纳箱。
1940s
S.M.Ulam & John von Neumann
1956
John McCarthy
创立人工智能一词
1956
达特茅斯会议展开
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
1956
Newell & Simon & shaw
逻辑理论家
可以进行数学命题证明的软件
1956
ler
《神奇的数字》
首次提出记忆容量为5-9.极大程度撼动了行为主义的根基。
1957
Roland Barthes
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01 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02 人工智能发展大事记
时间
人物
事件
意义
1633
Rene Descartes
发表著作《论人》
提出灵魂存在于大脑的松果体中
1714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单子论》
一切知识都能通过理性思考获得。
发现微积分,并开发了一套更为适用的记号方法。
1739
David Hume
《人性论》
将人类思维分为印象和思想
17判》
世界存在两种世界:一个是能为人类身体所感知的经验世界,一个是自在世界。
1796
F.J.Gall
发展了颅相学
1821
Charles Babbage
通用计算机构想
1861
P.P.Broca
命名布罗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