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 1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交底内容: 预埋贯通地线技术交底一、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吉图珲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路基贯通地线埋设施工。
二、工程概况我工区贯通地线里程位置详见附表1,施工详见附图1,2。
三、区间综合接地预留技术标准及施工工艺(1)路基地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
(2)线路两侧均埋设贯通地线,贯通地线采用截面积为35 mm2、的耐腐蚀的导电高分子铜缆,弯曲半径不小于其直径的20倍。
(3)贯通地线保持全程电气贯通,确保各设备接入贯通地线后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4)贯通地线一般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距基床底层顶面300mm~400mm处;石质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0mm的沟中并回填细粒土。
(5)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横向连接一次;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横向连接一次,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进行横向连接。
横向连接线采用与贯通地线同材质、同规格的铜线。
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同步埋设。
(6)在制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沿线路方向起点侧的基础侧面预制2个桥隧型(L)接地端子,接地钢筋的不锈连接钢筋要求与钻孔桩基础内的结构钢筋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
路基面以上下10cm处设桥隧型接地端子(L型)一个,路基面以上38cm范围设桥隧型接地(L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 2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型)1个,两接地端子在同一根结构钢筋上可靠焊接,其在基础内连接详见吉珲施网-12-13,具体需要设置的基础位置详见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7)根据有接地需求的通信、信号、信息弱电设备及设施的位置确定,在通信信号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并与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
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8)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供电力设施接地。
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9)在路桥、路隧过渡段,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采用L形连接器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10)跨线桥处的路基地段,在桥墩处预留分支引接线,在电力槽内预留路基型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线与接地端子尾端压接,以便于跨线桥接地装置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11)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接触网支柱混凝土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基础筋板接地端子孔连接。
(12)综合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线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工艺,焊缝长度单面不小于100mm,双面不小于55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十字交叉时采用Φ16的“L”钢筋焊接。
施工时应保证端子水平,端子丝扣内无混凝土堵塞。
(13)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要求: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 3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路基填筑到位人工挖槽回填40mm细粒土敷设贯通地线分支引线施工回填40mm细粒土人工夯实铺设100mm细粒土压路机碾平压实接地电阻测试1)路基面碾压平整: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完成后,进行路基面的碾压平整,检测合格。
2)测量定位:在路基面上测设纵向贯通地线埋设位置,撒白灰标识。
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 4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3)成槽:沿白灰线用切割机械或人工以锹、镐等小型工具在填筑面开挖出约100mm深、宽度约150mm的小槽。
清除槽内虚碴及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达到设计标高且平整无突变起伏,满足铺设贯通地线的要求。
4)铺设贯通地线:经检查合格后向小槽内回填40mm厚的粒径不大于5mm的细粒土,然后敷设贯通地线,贯通地线敷设采用电缆支架,人力拉引。
贯通地线接续原则上除配盘长度外不得出现人为接头,困难区段端头间隔200m,贯通地线端头处裸铜导体进行密封防腐处理。
5)分支引接及横向连接线的埋设贯通地线敷设完成后每隔50m左右(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1000m左右(电力电缆槽内设有接地端子处)及公跨铁、人行天桥处引出一根分支引接线;长度大于1000m的路基,每500m路基两侧贯通地线进行横向连接一次,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横向连接一次,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进行横向连接。
分支引接线和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的型号、规格相同,引接线和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用“C”字连接器以压接方式连接,压接采用12t的专用压接钳(见附图)。
6)贯通地线接头直通连接法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 5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A、将需要接续的贯通地线端头用锯弓进行修复平整处理,然后将塑料层剥去100mm左右。
选择与铜缆芯相配备的两只C型铜接头和配套压模。
图示如右上图。
B、配备的C型铜接头放入液压钳中固定,把需要接头的两端电缆插入C型铜接头的凹槽中,伸出铜接头外0.5cm左右。
图示如下:·C、C型接头直通接续。
图示如下:贯通地线接头直通接续压接贯通地线接头直通接续压接完成D、对接续好的缆芯进行防水防腐处理,采用FSJD复合绝缘防水胶带进行螺旋缠绕,以保证紧密裹包在接头处的缆芯上。
图示如下:贯通地线直通型接续防水防腐处理分支贯通地线压接开剥尺寸7)“T”型(分支引出)连接法A、将需要接续的主干线贯通地线端头用刀片剖开塑料长度大约100mm,把需要接续支线端头剖开同样100mm左右,并且进行修复平整处理。
选择与铜缆芯相配备的两只C型铜接头和配套压模。
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 6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B、配备的C型铜接头放入液压钳中固定,把需要接头的两端电缆插入C型铜接头的凹槽中,伸出铜接头外0.5cm左右。
两只C型铜接头间距在30~35mm左右。
图示如下:贯通地线T”型连接头直通接续压接贯通地线T”型连接头直通接续压接C、C型接头“T”型接续。
图示如下:贯通地线T”型连接头直通接续压接完成贯通地线T型接续好进行防水防腐处理D、对接续好的缆芯进行防水防腐处理,采用FSJD复合绝缘防水胶带进行螺旋缠绕,以保证紧密裹包在缆芯上。
图示如右上。
8)人工夯实: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敷设完后,回填4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细粒土,人工用小型冲击夯夯实。
9)保护层施工:在夯实完成后,再在贯通地线位置上部铺设不小于10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细粒土。
用压路机碾平压实,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施工。
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7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10) 贯通地线埋设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并填写相关检验批资料。
电阻测试按500m检测一点。
路基地段贯通地线接地电阻测试采用ZC系列接地电阻测试仪,采用直线布极法和三角形布极法(如下图示),或采用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电阻。
四、站场综合接地预留技术标准(1)路基段站场综合接地预留标准1)站场两侧外廓线各敷设1根贯通地线(路基地段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桥梁地段敷设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敷设方式同区间部分)。
2)牵出线一侧敷设一条贯通地线,贯通地线敷设在牵出线通信信号电缆槽下,并且与站场外侧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3)自站台端部起往站外方向(包括站台端部位置),每500m设置一条横向连接线,使两条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4)每个接触网支柱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设置2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端子间隔0.5m。
5)站台范围内的正线股道两侧自站台端部起,靠线路侧站台墙下部沿线路方向每90m预留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混凝土面齐平。
站台两侧的接地端子与站台墙内部竖向结构钢筋进行焊接,并且与站台墙内的纵向接地钢筋可靠连接。
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8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6)接地端子通过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7)信号机房建筑物一侧的贯通地线用热镀锌扁钢(5mm×40mm)或接地铜缆(规格同贯通地线)与机房建筑物环形接地装置连接。
8)每个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置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进站、出站信号机位置处的电力电缆槽侧壁分别设置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在基本站台墙靠近信号楼(室)一侧的上部预留4个接地端子。
9)中间站台两侧站台墙的接地装置通过横向连接线与相邻站台的站台墙接地装置实现端部等电位连接。
10)车站雨棚应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五、施工过程中注意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各项措施编制:复核:签收:年月日注:“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交工点负责人作为施工的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主送单位附属十四工班页数第9 页共9 页工程名称路基工程工程部位贯通地线预埋1、安全措施⑴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⑵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⑶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2、环保措施⑴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施工中,需要各级负责人思想上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能把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按时专门用车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应集中处理,符合环保部门规定要求。
⑵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施工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按规定及时清理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