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花目标:1、在欣赏的基础上,能用橡皮泥大胆想象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态的花朵。
2、综合运用搓、团、压、拉等技能,拼出花、茎、叶。
3、乐意在探索过程中努力地思考,勇敢克服困难。
准备:各色泥塑材料、泥工板。
过程:一、欣赏泥工作品:彩色的花师:看一看,这些花多漂亮呀!你明白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师:它是什么样貌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师:仔细看一看,这些花都是一样的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花瓣,叶子和花茎等方面)小结:每一朵花的组成都是一样的,都由花茎,叶子和花朵组成;可是每一朵花都有它不一样的地方,有的花茎是直的;有的叶子是尖的,有的是圆的,有的是大的,有的是小的;花瓣也不一样,有的是有4 片组成的,有的有5 片,还有的更多,有的是圆的有的是长的,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十分的美丽。
二、示范彩色的花师:那这个泥塑花要怎样做呢?(幼儿自主研究)小结:(示范制作花的过程)原先这个泥塑花呀是这样做的,先用绿色的泥“搓”一根花茎和几片叶子,然后用其它颜色的泥揉一个小圆球,把小圆球在泥工板上压平做花瓣,把压好的花瓣拼摆成美丽的花朵。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些花吗?最喜欢它们的什么地方呢?三、幼儿自主制作彩色的花师:你们想不想来把这些花用橡皮泥做出来呢?此刻请大家拿好橡皮泥和泥工板,自我来做一做,你喜欢什么花就做什么花,不会的地方能够轻轻地问教师,看看谁做的花最美丽?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师:大家都把花做出来了,此刻我们来看看,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朵,为什么?《趣味的色彩》一、活动目标1、能选择与实物相吻合的色彩,均匀地涂色。
2、大胆选择自我喜欢的颜色,表达对色彩喜好的倾向。
3、体验色彩构成的画面感觉。
二、活动准备:1、能正确识别颜色,明白名称。
2、5cm见方的正方形白卡纸若干(幼儿使用),彩色笔,大图画纸一张,胶棒。
三、活动过程:1、请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观察并选择自我最喜欢的一种色彩以平涂的方式绘制在卡纸上。
2、教师将幼儿平涂好的卡纸整齐拼贴在大图画纸上,组成一幅色彩构成的图画,请幼儿欣赏。
3、请幼儿说出自我平涂的颜色名称。
这种颜色在幼儿园什么地方看到的为什么最喜欢这种颜色(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选择及缘由,并核对平涂色彩与实物要相对吻合。
)4、请幼儿谈谈看到这幅画五颜六色的图画,他们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5、根据画面色彩给人的感受,请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6、可将这幅画装裱,构成有异常的墙饰。
四、活动延伸:1、欣赏成人色彩构成的图画。
2、尝试其他主题的色彩构成。
也可剪贴废旧画报,作无主题色彩构成。
五、活动反思:大班创意美术教案第3 篇:瓶子创意活动目标:1、感知瓶子的外形特征,在瓶子上进行立体的彩绘的创作。
2、感受色彩冷暖比较带来的美感,在活动中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体验为瓶子变身后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1、教师范画作品三份2、各种颜色的酒瓶每人一份3、水粉颜料,水粉笔,盆子,作画的衣服活动过程:一、欣赏PPT课件1、各种图案的瓶子二、其次选择瓶子,感受其形状奇特,颜色的单一。
1、感知瓶子特征。
(1)教师拿起一个瓶子:“我们要把漂亮的图案画到瓶子上。
“看看瓶子是什么样的?” (有瓶口(瓶盖)、瓶颈、瓶身、瓶底)“想想,在瓶子上画画和我们平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一样”(2)把画画在瓶身上(瓶盖瓶底能够不画),瓶子能够转着画。
教学提议:教师转动的手势动作需夸张、放慢,暗示幼儿操作时也可这样转动瓶子画画,(瓶盖),瓶底可靠着自我身体或放在桌上,右手把瓶身把画画在瓶身上,左手能够按住瓶口画饱满。
(3)你选择的瓶子是什么颜色,在上头画什么样的颜色才能让图案更加明显(冷暖色举例说明)(4)操作出现的问题:用颜料画画。
如果瓶子滚在桌上,或者手握着瓶身转,都会把颜料弄“花”,怎样让瓶子上的画坚持干干净净呢三、选择瓶子、创设图案。
自我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子设计图案。
教学提议:巡回指导时留意幼儿设计图案的新思路,鼓励他把想法表现出来;提醒反复使用比较不明显颜色的幼儿,更换一种颜色试试。
提议完成作品的幼儿在坚持瓶子外表干净的前提下,自我把瓶子拿到展示台上。
教师有意识地将展示台上的瓶子按高矮排列一下。
四、集中欣赏。
师:“今日我们展示台上这么多瓶子放在一齐可真美啊。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名字《美丽的瓶》、《彩色的秋天》等。
“你最喜欢哪一个瓶子上的图案,为什么”教学提议:作品集中,给幼儿一种整体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关注幼儿的欣赏角度,顺着幼儿的介绍,有意识地从画面干净、色彩比较明显、图案设计新颖、构图饱满等方面点评。
五、你有了这个瓶子,你想用它来干什么?(插花、养金鱼、种花、当储蓄罐等)那我们就进行吧!(瓶子能够洗净重复使用)大班创意美术教案第4 篇:最终一个苹果活动目标:1、欣赏漫画,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述自我对漫画的理解。
2、尝试用一些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声音来体验漫画的幽默与风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介绍父与子的形象1、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吗?那我们一齐来把他们请出来吧?2、看,他们来了。
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呀?(幼儿讨论回答)3、他们是怎样跳舞的?来,学学看。
4、其实啊,这两个人啊,一个是爸爸,还有一个呢是儿子。
我们来仔细看看,他们是长得什么样貌的?5、小结:这两个人呀长得真趣味,爸爸长着密密的胡子,翘翘的眉毛,头上却没有一根头发,而儿子的头发多倒是蛮多就是太乱了,像一堆草堆在头上……长得可真有意思。
他们是德国的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漫画大师卜劳恩画的一个爸爸和儿子。
在这个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很多好玩、趣味的事情,卜劳恩都把它们画下来了,记在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
今日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组“最终的一个苹果” ,看看他们父子俩发生了一件什么好玩的事情呢?二、欣赏漫画(一)第1 次完整欣赏1、欣赏课件第一幅画后提问:瞧,他们这对父子在做什么呢?这棵苹果树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树上有几只苹果?怎样才能得到这最终一个苹果呢?(幼儿讨论,商量回答获得苹果的办法)刚才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方法,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2、继续观看课件,完整欣赏结束提问: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哪个地方最趣味?为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动作与情节的幽默)第一幅:这幅画中有什么?儿子手里拿着什么?老爸在干什么?为什么晃树…?(启发表演)咱们一齐来学学老爸撅着屁股晃树的样貌吧!看谁更像漫画中的老爸。
第二幅: 儿子想出了好办法 (用手杖砸) ,结果手杖砸在了哪里?老爸被手杖打中脑袋的 样貌好笑吧?(启发模仿)你来学一学,儿子会在想什么?(幼儿表演,做模仿动作)第三幅:哈哈,没拿到苹果,老爸很不甘心,老爸又有了什么办法了?啊呀, 好可怜的苹果树(幼儿模仿苹果树的样貌)第四幅:急中生智的爸爸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哦,原先是。
没有也这样去采过水果。
第五幅:哎呀,不好,苹果没打着,靴子却挂在了树枝上,老爸又在忙什么?请小朋友到前面,学一学老爸用手杖打靴子的样貌。
第六幅:靴子好不容易掉下来了,折腾了半天,结果怎样样?(失望地走了)候……? 旁白)哎呀,白忙活了!3、谈话: 老爸和儿子虽然没拿到苹果, 但却想出了这么多趣味的办法, 说用了哪些办法? 4、教师小结:小朋友,这种好笑、幽默的画叫什么?请小朋友重复“漫画”这个名字。
漫画最早在中国是没有的,是从国外引进来的。
(二)第 2 次完整欣赏漫画提要求:漫画除了有幽默的情节趣味的动作,其实还有很多趣味的地方,此刻请小朋友 用耳朵仔细的听一听,找一找,必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1、提问:除了动作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趣味的?(幼儿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画面、重点突出音效与画面的幽默)2、教师小结: 原先漫画除了画面上趣味的动作以外, 还有很多滑稽的声音和幽默的形象 组织起来的。
(三)完整欣赏: (完整配乐讲述)1、教师:小朋友,今日咱们看到的这组漫画《最终一个苹果》,趣味吧,下头咱们和教师一齐一边说一说,一边表演好不好。
(师幼随乐共同表演漫画故事) 2、其实,这对父子还发生了很多很多趣味的故事,漫画大师卜劳恩把它们都画了下来, 如果小朋友还想明白其他趣味的漫画故事,能够到一本叫《父与子》的漫画书里找一找看一 看。
提问:小朋友,在生活中,你们还看见过哪些趣味又幽默的动画片呢?我的天, 。
你们有,不料这时大家一齐来说一三、律动创遍表演刚才我们小朋友看了这组漫画,都开心的在跟那个爸爸和儿子在学动作,费教师觉得你们做的动作很好玩,此刻我们来跟着音乐做做这些趣味的动作,好吗?大班创意美术教案第5 篇:大班绘本《艾玛捉迷藏》活动目标:1、经过阅读图书,观察艾玛和群象的神态,初步了解故事资料,了解艾玛的“特殊”,体会艾玛的调皮、紧张的心理,感受幽默欢乐的情绪。
2、能专注的阅读图书,产生阅读的兴趣。
活动过程:(一)拼花格子大象,引发兴趣。
团体拼图游戏师:“请小朋友将自我手中的一张卡片拼在背景图上。
”幼1:哎呀,是一只花格子大象。
幼2:身上五颜六色的真好看。
师:“今日我们讲的就是这只花格子大象的故事。
此环节安排用心良苦,有两点巧妙之处:利用操作游戏很自然的导入关“大象”的阅读活动,吊足了孩子的胃口;“拼出的大象” 与图书相吻合,将大象的异常之处前置,一目了然。
(二)师生第一次阅读,在教师引导下理解资料。
1、认识封面、书名、作者师:封面上有什么?数一数身上有哪些颜色?幼1:花格子大象;幼2:有红色、黄色、绿色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花格子大象艾玛》,是大卫.麦基著、任溶溶翻译的。
2、逐幅观察图1 ――图8,了解资料,感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师:(图1)这些大象长得什么样?幼儿观察后很快发现:有的大象年纪大了,都有皱纹了;有的大象高大;有的大象胖胖的……师:(图2、3)这是谁?它们在干什么?幼:这是艾玛,它们在玩游戏。
幼:它们把艾玛抛起来了,玩得很高兴……(师朗读文本文字)师:(图4、5)灰象们都睡了,艾玛睡了吗?猜猜它想干什么?幼:艾玛睡不着,想出去玩。
幼:艾玛的眼睛偷偷看看大象,在想怎样逗它们玩的主意……师:图6、7、8:艾玛在干什么?它会变成什么样貌?幼儿一页一页专注的翻看,手指图边看边说。
异常是学一学艾玛用鼻子卷树干摇果子,幼儿模仿主角动作,有的皱着眉头用劲的样貌,有的摇头晃脑的样貌……个个都很投入到主角中。
3、重点观察图9、11、12、14,观察艾玛和群像的神态细节,感受艾玛的调皮、幽默和欢乐。
图9:艾玛涂上果汁变成灰色回到象群中,找一找哪个是艾玛?为什么?幼儿立即手指中间的一只大象叫起来:在那儿。
师:在哪儿?从哪里看出来的?幼1:其他大象都闭着眼睛,艾玛睁着眼睛四处看。
幼2:他翘着鼻子、抬着腿走路的样貌,一下子看出来了……师:艾玛的动作、眼神看出他心里正高兴呢,有点得意、有点调皮的样貌,大家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