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刻1

光刻1


5
光刻的要求
35%的成 本来自于 光刻工艺
图形转移技术组成: •掩膜版/电路设计 •掩膜版制作 •光刻
光源 曝光系统 光刻胶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空间图像
6
潜在图像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掩膜版制作
CAD设计、模拟、验证后由图形发生器产生数字图形 ×1掩膜版 (mask)制作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11
接触式光刻机原理图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接近式光刻机原理图
12
CD:2~5um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扫描投影式光刻机原理图
1:1曝光系统 CD>1um
13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步进投影式光刻机原理图
14
投影掩模版称为“reticle”— —与mask之间有一定放大比 例 步进扫描光刻机
10:1 5:1 1:1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DSW-direct step on wafer
15
372.065.1.01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1、Using light source with shorter
光源 汞灯 汞灯 KrF(激光) ArF (激光) F2 (激光) 波长(nm) 436 365 248 193 157 术语 g线 i线 DUV 193DUV VUV 技术节点 >0.5mm 0.5/0.35mm 0.25/0.13mm 90/65…32nm CaF2 lenses
/ 4 cos
很小时, / 4 [1 (1 2 / 2)] 2 / 2
sin d NA
2f
焦深
DOF k2

(NA)
2
NA,焦深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作业3
强氧化
HF:DI H2O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3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前言 实验室净化及硅片清洗 光刻原理 1 光刻原理 2 热氧化原理 1 热氧化原理 2 扩散原理 1 扩散原理 2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第十七讲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34
两类曝光系统的空间图像比较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光刻胶
光刻胶的作用:对于入射光 子有化学变化,保持潜像至 显影,从而实现图形转移, 即空间图像潜像。 灵敏度:单位面积的胶曝光 所需的光能量:mJ/cm2 正胶 烃基高分子材料 正胶分辨率高于负胶 抗蚀性:刻蚀和离子注入 IC主导 负胶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两个爱里斑之间的分辨率(瑞利判据):
21
1.22f 1.22f 0.61 R= d n(2 f sin ) n sin
数值孔径:收集衍射 光的能力。n为折射率
NA n sin
分辨率
R k1 NA
k1=0.6-0.8
f
提高分辨率: NA,,k1
33
=436 nm时,0=NA/0.61=0.35/(0.61×0.436)= 1.32/mm
即分辨率为每mm的0.686对(=0.520 ) 最小线条的分辨尺寸为0.73 mm或pitch=1.46 mm 若=365 nm(i-line),则分辨尺寸可减小为0.61 mm。 DOFg-line=3.56 mm, DOFi-line=2.98 mm(假定k2=1)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仇志军
zjqiu@ ftp://10.12.241.99 (username & password: vlsi) 邯郸路校区物理楼435室
助教:沈臻魁 072052045@ 杨荣 072052028@ 邯郸路校区计算中心B204
离子注入原理 1 离子注入原理 2 薄膜淀积原理 1 薄膜淀积原理 2 薄膜淀积原理 3 刻蚀原理 接触和互连 工艺集成 前瞻性工艺研究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4
光刻的作用和目的
图形的产生和布局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分辨率(高) 曝光视场(大) 图形对准精度(高)——1/3最小特征尺寸 产率(throughput)(大) 缺陷密度(低)
2
Wmin g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投影式——远场衍 射(Fraunhofer) 像平面远离孔径, 在孔径和像之间设 置镜头 Nhomakorabea18
1.22f d
爱里斑
1.22f 中心极大半径= d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19
投影式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3、Increasing NA
Lens fabrication Immersion Lithography Numerical Aperture: NA=nsin
26
[nm]
436 365 248 193
NA 0.15-0.45 0.35-0.60 0.35-0.82 0.60-0.93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2、Reducing resolution factor k1
Normal Mask
24
Phase Shift Mask
R k1 NA
I EE
*
Pattern dependent • k1 can be reduced by up to 40
372.065.1.01
The bottom line is chip yield. “Bad” die manufactured alongside “good” die. Increasing yield leads to better profitability in manufacturing chips.
本征吸杂和非本征吸杂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例题:假定某种光刻胶可以MTF=0.4分辨图形,如果曝光系 统的NA=0.35,=436 nm(g-line),S=0.5。则光刻分辨的 最小尺寸为多少?如果采用i线光源呢? 解:从图中可以知道:S=0.5 ,MTF=0.4,对应于=0.520。
7
接触式、接近式光刻
数字图形
×4或×5投影光 刻版(reticle) 投影式光刻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4或×5投影光刻版在 制版时容易检查缺陷 版上缺陷可以修补 蒙膜(pellicle)保护防止颗 粒玷污 光刻胶 10~15nmARC(antireflection coating) 80nmCr 熔融石英玻璃片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曝光系统
接触式和接近 式——近场衍 射(Fresnel) 像平面靠近孔 径,二者之间 无镜头系统
16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17
接触和接近式
利用Fresnel衍射理论 计算的间隔范围:
gW
最小分辨尺寸 g=10 mm, =365 nm(i线)时, Wmin2 mm
35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g线和i线光刻胶的组成
(正胶-positive photoresist, DNQ) a) 基底:树脂 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酚醛树脂 (novolac, a polymer) 本身溶于显影液,溶解速率为15 nm/s。
36
b)光敏材料(PAC-photoactive compounds) 二氮醌 (diazoquinone, DQ) DQ不溶于显影液,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溶解速率为 1-2 nm/sec 光照后,DQ可以自我稳定(Wolff重排列),成为溶于显影液的 烃基酸(TMAH四甲基氢氧化铵——典型显影液) 光照后,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溶解速度为100-200nm/s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瑞利给出恰可分辨两个物点的判据:
点物S1的爱里斑中心恰好与另一个点物S2的爱里斑 边缘(第一衍射极小)相重合时,恰可分辨两物点。 S1 S2 S1 S2 S1 S2
20
分辨率
可分辨
100% 73.6%
恰可分辨
不可分辨
372.065.1.01
集成电路工艺原理
第三讲 光刻原理 1
2、Reducing resolution factor k1
Resist chemistry
436,365 nm: Photo-Active-Component (PAC) 248,193 nm: Photo-Acid-Generator (PA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