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大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大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大汇总必修1文学常识0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

02《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中国现当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本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03《雨巷》作者戴望舒,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领袖,因成名作《雨巷》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04《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05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

(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06《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07《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燕策三》)。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

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08《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它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而且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

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09《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10《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世纪老人”,享年101岁。

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巅峰。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长篇小说《寒夜》,《憩园》等。

《随想录》是巴金最后一部重要的书,被誉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

必修2文学常识01《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02《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03《氓》《采薇》均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按内容(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诗宫廷乐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04《离骚》作者是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

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05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06《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这些诗作不仅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还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07《短歌行》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人。

“秋风萧瑟,红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08《归园田居》(其一)作者是陶渊明,东晋伟大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务农,终身不再出仕,亦有“隐逸诗人”之称。

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

09《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作者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

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10《赤壁赋》作者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11《游褒禅山记》作者为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

世称王荆公,卒谥文。

临川人。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必修3文学常识0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02《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

长篇小说《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共120回,前80回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后40回文字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

本文节选自第三回。

《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首。

《红楼梦》还被誉为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03《老人与海》是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1954年凭借此作“精通于叙事艺术”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的顽强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

文章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成为其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蜀道难》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现存诗歌九百多首,诗风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素有“诗仙”之称。

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真正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标准,真所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05《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三首七律作者均为(杜甫),字(子美),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因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作以古体、律诗见长,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06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选自《白氏长庆集》。

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

作者白居易,中唐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

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诗的风格,以平易通俗著称。

07《锦瑟》《马嵬(其二)》作者均为(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

他擅长骈文写作,和同期诗人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08《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补注:“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09《劝学》节选自《荀子。

劝学》,作者是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

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10《过秦论》作者是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另传有《新书》十卷。

11《师说》作者是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

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