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首件方案

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首件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作业准备 (1)3.1内业技术准备 (1)3.2测量技术准备 (1)3.3试验技术准备 (2)3.4外业准备 (2)3.5施工人员与机械准备 (2)4.混凝土衬施工的一般规定 (3)5.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要点与规定 (3)6.隧道混凝土施工工艺 (4)6.1施工程序 (4)6.2施工工艺流程 (5)7.混凝土衬砌质量检验标准 (5)7.1混凝土衬砌实测项目 (5)7.2衬砌钢筋实测项目 (6)8.质量控制要点 (7)8.1衬砌钢筋 (7)8.2模筑混凝土衬砌 (7)8.3仰拱和底板 (10)8.4施工质量要点 (11)9.衬砌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3)10.施工安全要求与措施 (14)11.环境保护要求 (15)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T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本标段隧道施工图与通用图》《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隧道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2.适用范围适用于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深圳段)第8合同段内的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

3.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1)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制定安全环保措施、应急预案等,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与技术交底。

3.2测量技术准备3.2.1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在隧道洞口进行引进控制点测量,并且能够在施工中把测量控制点引入到洞中。

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与明暗洞开挖轮廓线,初砌进行放样。

3.3试验技术准备(1)在开工前试验室应对衬砌所需原材料应按进场批次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试验室应提前进行相关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验证。

(3)试验室应与早将试验的原始资料整理汇总,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3.4外业准备(1)模板台车已加工完成,并经试拼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

(2)混凝土拌和站建成,并试运行合格,混凝土运输车满足施工要求。

(3)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灌注衬砌混凝土之前,要进行隧道中线和水平测量。

检查开挖断面,放线定位,立模,混凝土制备和运输等准备工作。

(4)场地内各种标识醒目、齐全,机具设备调试性能良好。

3.5施工人员与机械准备3.5.1施工人员配备劳施工人员主要配置表3.5.2施工机械配备施工机械配备表4.混凝土衬施工的一般规定(1)钢筋的品种、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所用材料、规格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3)防水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4)防水混凝土粗集料尺寸不应超过规定值。

(5)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对基底承载力有怀疑时应做承载力试验。

(6)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因严重超挖和塌方产生的空洞要制定具体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5.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要点与规定5.1深埋隧道二次衬砌施作一般情况下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或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或施作二次衬砌前的累积位移值,已达到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以上;或初期支护表面裂隙(观察)不再继续发展。

5.2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与时补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改善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状态,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5.3测量工程师和隧道工程师共同进行中线、高程测量放样。

5.4根据中线和标高铺设衬砌台车轨道,要求使用标准枕木和鱼尾板;轨距与台车轮距一致,左右轨面高差<10mm。

起动电动机使衬砌台车就位。

涂刷脱模剂。

5.5起动衬砌台车液压系统,根据测量资料使钢模定位,保证钢模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成型后固定,测量复核无误。

5.6清理基底杂物、积水和浮砟;装设钢制或木制挡头模板,按设计要求装设橡胶止水带,并自检防水系统设置情况。

5.7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隐蔽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后灌注砼。

6.隧道混凝土施工工艺6.1施工程序准备工作→基底处理→铺设枕木与轨道→测量检查→衬砌台车就位→模板支立→砼灌注→养护拆模→压浆填充→质量检查评定。

6.2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2。

图6-2 施工工艺流程图7.混凝土衬砌质量检验标准7.1混凝土衬砌实测项目7.1.1混凝土衬砌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10.11.2。

表10.11.2 混凝土衬砌实测项目7.1.2外观鉴定(1)混凝土表面密实,每延米的隧道面积中,蜂窝麻面和气泡面积不超过0.5%。

蜂窝麻面深度超过10mm时应处理。

(2)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混凝土颜色均匀一致。

(3)施工缝平顺无错台。

(4)混凝土施工养护不得产生裂缝。

7.2衬砌钢筋实测项目7.2.1衬砌钢筋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10.13.2。

表10.13.2 衬砌钢筋实测项目8.2.1衬外观鉴定无污秽、无锈蚀。

8.质量控制要点8.1衬砌钢筋8.1.1钢筋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

(2)钢筋表面的油渍、铁锈等应清除干净。

(3)钢筋拉直、弯钩、弯折、弯曲应采用冷加工。

8.1.2钢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每个节点均必须进行绑扎或焊接。

(2)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与焊缝应满足设计要求。

(3)相邻主筋搭接位置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4)同一受力钢筋的两个搭接距离不应小于1500mm。

(5)箍筋连接点应在纵横向筋的交叉连接处,必须进行绑扎或焊接。

(6)钢筋的其他连接方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8.1.3安装钢筋时,钢筋长度、间距、位置、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8.2模筑混凝土衬砌8.2.1衬砌模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衬砌模板与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衬砌施工缝应与设计的沉降缝、伸缩缝结合布置。

(3)安装模板时应检查中线、高程、断面和净空尺寸。

(4)模板安装前,应仔细检查防水板、排水盲管、衬砌钢筋、预埋件等隐蔽工程,做好记录。

8.2.2水泥应符合现行《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规定。

应检验水泥的安定性和强度,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水泥与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规定。

水泥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重新取样检验。

8.2.3混凝土用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山砂或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

砂的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规定。

8.2.4钢筋混凝土严禁采用海砂。

素混凝土不得不采用海砂时,砂中氯化物含量(以氯离子质量计)应小于0. 02%,并应符合本章第8.2.9条的规定。

8.2.5混凝土用粗集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规定。

8.2.6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混凝土拌制用水应符合表8.7.6规定。

表8.2.6混凝土拌制用水标准注:碱含量按Na20 +0.658K20计算值来表示。

采用非碱活性集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

8.2.7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与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CB 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8.2.8混凝土掺加粉煤灰时,应符合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规定。

8.2.9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混凝土中氯化物总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素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含量的2%。

(2)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O.3%;环境潮湿并且含有氯离子时,不得超过水泥质量的0.1%。

8.2.10混凝土中总碱含量不得大于3kg/m3,并应满足设计要求。

8.2.11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2)混凝土应在初凝前完成浇注。

(3)混凝土衬砌应连续浇注。

如因故中断,其中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

当超过允许中断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4)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冬季施工时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不应高于32℃。

(5)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注时不发生离析。

(6)浇注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并应采取确实可靠措施,确保混凝土密实。

振实时,不得使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移位。

(7)边墙基底高程、基坑断面尺寸、排水盲管、预埋件安设位置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8)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基底石砟、污物和基坑内积水排除干净,严禁向有积水的基坑内倾倒混凝土干拌合物。

(9)拱墙衬砌混凝土,应由下向上从两侧向拱顶对称浇注。

(10)拱部混凝土衬砌浇注时,应在拱顶预留注浆孔,注浆孔间距应不大于3m,且每模板台车范围内的预留孔应不少于4个。

(11)拱顶注浆充填,宜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进行,注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1MPa以内。

8.2.12拆除拱架、墙架和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MPa。

(2)承受围岩压力的拱、墙以与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8.2.13衬砌拆模后应立即养护。

在寒冷地区,应做好衬砌的防寒保温工作。

8.2.14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时,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8.3仰拱8.3.1仰拱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仰拱混凝土应超前拱墙混凝土施工。

(2)仰拱混凝土浇注前应清除积水、杂物、虚砟等。

(3)仰拱混凝土浇注必须使用模板,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4)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处理。

(5)仰拱施工前,超挖在允许范围内时,应采用与衬砌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浇注;超挖大于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回填,不得用洞砟随意回填,严禁片石侵入仰拱断面。

(6)仰拱填充采用片石混凝土时,片石应距模板50mm以上,片石间距应大于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并应分层摆放,捣固密实。

8.4施工质量要点(1)防水板铺设前,喷混凝土层表面不得有锚杆头或钢筋断头外露;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初期支护表面漏水时,应与时引排。

(2)应做好地下水引排工作,边墙与仰拱接头拱脚、基础部位的虚砟、积水与钢筋头、木片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