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铅笔长约180cmB.一位中学生重约500N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0.1km/hD.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8.5℃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B.禁止鸣笛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汽车前照灯的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加快汽车的速度可以增加惯性3.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
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水中的倒影B.树荫下的光斑C.雨后的彩虹D.海市蜃楼的奇景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在(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5.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小于箱子所受摩擦力B.箱子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箱子此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均为零6.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建筑门窗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较小的密度B.良好的导电性C.较大的硬度D.较好的延展性7.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所做的功越多C.机械效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D.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机械效率8.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可以看成杠杆。
其中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是()A.餐盘夹子B.食品夹C.核桃夹子D.筷子9.如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其中运动员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增大的阶段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10.两台机械完成的有用功之比W1:W2=4:3,机械效率分别为η1=60%,η2=75%,则两台机械所做总功之比为()A.5:3B.3:5C.16:15D.15:16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4分)如图中的物体的长度是cm;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高速的风洞,在风洞实验时,飞机相对于风洞中的空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2.(4分)如图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小区、公共场所的“出入码”,用于扫码的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与(选填“近”或“远”)视眼镜的镜片相同。
13.(4分)物体是由大量组成的;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说明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
14.(4分)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小明自制了一种喷雾器给教室喷洒消毒剂,如图所示。
当推拉活塞时,管口的空气流速增大,管口处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瓶中的液体就在的作用下顺着吸管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
15.(4分)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图所示,洗手池下面的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
16.(4分)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所示).胡萝卜重为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 AG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4分)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
山东舰排水量60000吨,可搭载30架歼﹣15战斗机。
则该舰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当舰载机起飞后,船体将(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g取10N/kg)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18题2分,20题8分,21题8分)18.(2分)请你在下图中画出静止在水中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19.(2分)在图中力F作用在杠杆的A端,画出它的力臂L。
20.(8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选填“s”或“h”)的大小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法。
(2)若将A、B两球(m A>m B)先后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会发现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
两种情况下木块C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f A f B(选填“>”“=”或“<”)。
21.(8分)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图a、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g取10N/kg)(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N;(2)通过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的关系;(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的关系图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
四、综合应用题(22题10分,23题12分)22.(10分)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悬挂在轻质杠杆的C端,物体B悬挂在D端,杠杆水平平衡。
已知:OC=1m,OD=2m,物体A所受重力G A=50N,物体B所受重力G B=20N,物体A的底面积S A=0.01m2。
求:(1)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N;(2)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3)若杠杆的质量分布均匀且不可忽略,请判断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p′p(选填“>”,“=”或“<”),为什么?23.(12分)如图所示的是某施工队在岸边打捞掉入水中石材时的装置示意图,每个滑轮重为100N,均匀实心石材的密度为2.5×103kg/m3,石材的质量为250kg。
绳重和摩擦、滑轮与轴的摩擦、水对石材的阻力均忽略不计。
(ρ水=1.0×103kg/m3,g取10N/kg)(1)在向上提拉石材的过程中,石材受到的水的压强越来越(选填“大”或“小”);(2)石材未露出水面前,石材所受到的浮力;(3)将石材在水中匀速提升3m且石材未露出水面,人的拉力所做的功;(4)在石材未露出水面前,用该装置匀速向上提拉石材时的机械效率。
2019-2020学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铅笔长约180cmB.一位中学生重约500N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0.1km/hD.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8.5℃【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
一支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B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
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37℃之间,变化幅度很小。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B.禁止鸣笛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汽车前照灯的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加快汽车的速度可以增加惯性【分析】(1)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径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
【解答】解:A、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工作的,故A正确;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B错误;C、汽车前照灯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汽车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3.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
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A.水中的倒影B.树荫下的光斑C.雨后的彩虹D.海市蜃楼的奇景【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3)光射到物体表面又被反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有关的都是光的反射。
【解答】解: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大树上的树叶很多,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即形成光斑,故B符合题意;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在(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解答】解: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故选:A。
5.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小于箱子所受摩擦力B.箱子所受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箱子此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均为零【分析】(1)(4)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0;(2)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特点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