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培优检测题及解析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B.加入硝酸银溶液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D.加入稀盐酸2.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可能是铁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其中只有甲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
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乙>丙>甲B.甲>乙>丙C.丙>乙>甲D.乙>甲>丙4.下列小实验不正确的是()A.可用稀盐酸比较金属铝和铜的活泼性B.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C.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D.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D.图中A代表水分子7.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9.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0.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石墨做电极B.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C.用石墨粉做润滑剂D.用铁做成铁钉12.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人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丁产生气泡比丙的更快;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丁>丙>甲>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13.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常被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丙是常见的溶剂,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丙转化成甲的反应无明显能量变化B.乙可能属于盐C.乙只能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成丙D.丙丁反应所得溶液不可能使石蕊试液变红1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B.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C.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纺织、印染等工业15.检验一瓶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下列不能用作检验试剂的是()A.澄清石灰水B.酚酞试液C.盐酸D.氯化钡溶液16.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A.食盐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石灰石17.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HNO3B.MgO C.O2D.NaCl18.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你认为放在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A.蔗糖和无水硫酸铜B.食盐和生石灰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D.烧碱和生石灰19.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使石蕊变红的溶液B.使石蕊变蓝的溶液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D.不能使石蕊变色的溶液20.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
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 Mg 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速度缓慢放出气泡速度快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C.Ti和稀盐酸不反应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21.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2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A.NaCl固体B.NaOH溶液C.蔗糖溶液D.酒精溶液2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CO2验满C.稀释浓硫酸 D.干燥氧气24.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25.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
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2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A.溶液中滴入石蕊仍为紫色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2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滴加液体C.检验氧气D.称氢氧化钠固体28.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29.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浓盐酸 D.熟石灰30.小明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AB段的化学反应是:Al2O3+6HCl═2AlCl3+3H2OB.A点盐酸浓度最低C点盐酸浓度最大C.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体温度D.D、E两点处的气体压强相等【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C【解析】【详解】A、在空气中加热,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黄金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加入硝酸银溶液,铜锌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黄金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解析:C【解析】【详解】A、在空气中加热,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黄金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加入硝酸银溶液,铜锌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黄金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与黄金、铜锌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D、加入稀盐酸,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黄金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C【解析】【详解】A、R是单质,硫酸铜是化合物,生成的铜是单质,硫酸R是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B、R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铜强,故B说法正确;C、铝能与硫酸铜解析:C【解析】【详解】A、R是单质,硫酸铜是化合物,生成的铜是单质,硫酸R是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B、R能将铜置换出来,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铜强,故B说法正确;C、铝能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但是铝与硫酸铜反应是生成的硫酸铝中,铝元素显+3价,而这个反应生成的盐中,R显+2价,该金属不能使铝,故C说法错误;D、铁在铜的前面,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D说法正确;3.C【解析】【详解】解: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是最稳定的金属;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说明丙>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丙>乙>甲。
故选:C。
解析:C【解析】【详解】解: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是最稳定的金属;将丙放入乙的盐溶液中,丙的表面有乙析出,说明丙>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丙>乙>甲。
故选:C。
4.D【解析】【详解】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正确解析:D【解析】【详解】A、由于铝能与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能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用试剂可区分浓盐酸和浓硫酸,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所以,可用石灰水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稀硫酸和蒸馏水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用可用酚酞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5.D【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中和反应,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