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咏柳教学设计3篇

咏柳教学设计3篇

咏柳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咏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咏柳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咏柳》这首诗以春天里常见的柳树作为诗歌描绘的内容,题材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了。

因此,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课题中的“咏”在一年级学《咏鹅》时已经认识,由旧知迁移而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诗题的意思。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在识字环节以学生互学的方式进行,运用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

整首诗读起来很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爱表达、爱表现的欲望,因而在品读古诗环节从实景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吟诵的目标,并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目标:1、认识“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绿”等5个字,积累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件播放图片,师旁白:春天像一位美丽的仙女,把万物从沉睡中唤醒,红的花,绿的草,嫩的叶,多美呀!很多诗人都写过赞美春天的诗歌,谁能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吗?背《春晓》《村居》2、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就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写下了一首赞美柳树的诗。

(出示课题《咏柳》)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咏”(生字卡片)小老师带读,读准后鼻音。

你在哪儿学过这个字?背《咏鹅》那“咏”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咏柳”的意思?歌颂,赞美柳树。

4、齐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咏”的'声调发生了变化。

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课件出示诗歌)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认读生字“妆、丝、绦、剪、裁”小老师拿生字卡片带读,告诉小朋友们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开火车读,全班读。

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老师随机提示:加一加,换一换,看图画等识字方法。

出示“妆丝”的演变,“裁”和“载、栽”比较。

请孩子们给字组词,它藏在哪一句诗里,请读出来。

4、书写生字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碧剪学生认读生字,给字组词。

观察生字,要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提示:注意字的结构和两部分的比例:“碧剪”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所占位置多。

“碧”上面由“王石”两字组成,“王”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下面的“石”要写得扁而宽,与上面部分平衡。

“剪”上宽、长,下扁、短,上面的横要写得长,“月”和立刀旁都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面“刀”的撇收笔和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强调书写姿势。

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价。

学生再次练写,每个字写一个。

三、朗读全诗,理解诗意──领略美。

1、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读完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小组内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指名读,提示:读出诗的节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交流: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想象的画面,课件出示相关的诗句并指导朗读。

4、课件展示柳树的图片,欣赏图片,配乐朗读。

5、这么美的柳树是谁的巧手装扮出来的呢?你从哪句诗知道的?课件出示第三、四行诗,指导朗读。

6、合作读诗:老师描述诗句中的景象,请孩子们读出诗句。

师: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生读第一句。

师: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叶子细细的,好像绿色的丝带。

生读第二句。

师:这些装扮了一树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生读第三句。

师: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将绿色的丝带随心裁剪。

生读第四句。

7、拓展:二月春风裁剪出了这么美丽的柳树,她还装扮了哪些景物呢?二月春风唤醒了小草,二月春风唤来了燕子,二月春风融化了冰雪。

二月春风染红了桃花,二月春风拔出了笋芽,二月春风吹绿了树木……8、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呀!请孩子们再读古诗。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这首诗是谁写的呢?2、说贺知章的故事,创设情境熟读成诵。

课件播放音频:贺知章在长安任职多年,80多岁才退休回乡,百官为他送行。

他来到河边坐船,这时正好是早春时节,树木发芽,微风拂面,河岸边杨柳依依,贺知章情不自禁地吟诵出——生读《咏柳》。

他坐船终于回到家乡,河边一排排柳树在风中舞蹈,好像在迎接他回家,他脱口而出——生读《咏柳》。

船载着他回到了家门口,门前一株高大的柳树,垂下无数条嫩绿的枝条,充满了生机,他兴奋地吟诵——生背《咏柳》。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多么美的诗,多么绚丽的画,怎能不让人喜欢和向往?其实,还有不少的童谣、诗歌也是描写春天的,请小朋友们回去以后找一找,读一读,去感受春天的美丽。

咏柳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喜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柳条及用柳条装扮成的两棵柳树。

活动过程:1、边听音乐《柳树姑娘》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

——柳树姑娘有长长的辫子,随着春风飘动着,好美啊!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春天到了,那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春天给柳树带来的变化呢?——教师小结: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满身碧绿,就像绿色的玉石,柳条下垂着,就象许多绿丝带在风中飘动。

这些细细的叶子,不知道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把这些叶子剪得这么漂亮。

(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3、引出古诗。

——这首散文真的好美啊!——古时候的有一位诗人名叫贺知章看到这么美丽的柳树,不由得做起的诗来。

(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咏柳》)——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咏柳》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春风一吹让柳树如此的美丽,春风除了像剪刀,还像什么?又会使什么带来变化呢?(春风像手,摸了小草,小草就变绿了;春风像嘴,在树梢说了悄悄话,树儿就变绿了;春风像腿,跑去亲了亲花,花儿就开了。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

(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春风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和幼儿一起欣赏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

(配乐)——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仿。

咏柳教学设计3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

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

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

(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三、指导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

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

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