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文阅读研究报告初稿

群文阅读研究报告初稿

第二章研究成果及社会影响一、研究成果(一)理论成果a、课题组主持人高红光及所有成员,初步完成了《初中群文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的课题论文6篇,并在一些CN杂志上发表。

b、完成了实验初、实验末两次《初中生群文阅读情况调查问卷》的调研报告。

c、课题组成员整理出在实施《初中群文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过程中的课堂实录、教案设计、活动总结、教学反思、精彩案例等,并准备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

d、实验教师探索出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标准、方法、途径,实现了学生的学法迁移。

e、参与实验的教师通过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出以群文阅读为主的课堂新模式,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与张力。

f、课题组研究出一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策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为我校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摸索出一条捷径。

g、课题组成员已经初步编写出一套供七、八、九年级教师参考使用的《初中群文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的教师优秀群文精选集。

h、课题组编辑了两本课题研究的结题材料。

课题组精心选择撰写了课题研究期间全体成员及我校其他语文教师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等,整理成两本课题结题材料,分别是《工作类材料》和《过程性材料》,共计十万字左右。

选编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听课记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论文等等,成果丰硕,收获满满,这些材料真实的反映了我们这个群文阅读专项课题组,真实、细致、深入的开展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崭新面貌与研究成果,对于改进和加强初中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工作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i、课题组还整理出一本实验学生优秀群文作品集。

j、207年5月课题组成员闫谨老师参加了河南省级课题《群文阅读背景下的写作教学研究》,已经顺利结题。

(二)、实践成果a、学生课内外阅读兴趣提高了。

经过近一年的群文阅读训练,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谈书色变”,不再害怕课外阅读了。

b、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七年级学生学会了人物描写类及写景类群文的阅读;八年级学生学会了叙事类及小说类群文的阅读;九年级学生学会了立论类群文的阅读。

c、部分学生有了参加阅读竞赛(诵读比赛、辩论赛等)的欲望和信心了。

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但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课外阅读材料,还能积极参加学校或项城市组织的各级各类的诵读和演讲活动,把自己的较为成功的阅读材料打印成电子稿交给老师,让老师帮他们指点提升,准备时机成熟之时投稿于报刊杂志,并且有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已经在我们项城市《本地头条》上发表。

(附照片)d、实验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如何阅读、赏析。

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欣赏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对比,赏析群文优美的语言,品味优秀群文独特的魅力,更学会了欣赏和肯定其他学生阅读的优点与长处,阅读和欣赏水平大大提高。

e、该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阅读教学的优化。

在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讲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行为,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最大限度的开发、挖掘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阅读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

二、社会影响1. 课题组主要成员高素洁多次被邀请“送教下乡”,分别到项城一中、项城三中、高寺一中等学校参加阅读教学观摩课指导工作。

课题组成员崔丽丽老师被兄弟学校邀请参加课题研究、综合性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的编写的指导工作。

课题组成员闫谨老师被项城市教体局教研室邀请为评委,到红旗学校参加“项城市中小学多文本阅读赛课”活动;闫谨老师还于2017年5月6日参加了项城市课题群(qq 群)第八期网络教研鲍冬冬老师主讲《结题那些事》的点评工作。

(附照片)2、该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与教学研究与实验是教师取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点,每一名参加实验的教师都有深刻的体验。

这一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校内研究实验,走出去听课,积极参与各地举办的专家报告。

课题的实验,也是几位老师观察、思考、实验、总结、提高的阶段。

高红光老师撰写的论文《群文阅读下的教学现状及阅读策略研究》于2017年4月发表在《读写算》杂志上,高素洁老师的教学论文《浅谈记叙文中的肖像描写》,发表在国家CN报纸上。

崔丽丽老师的论文《让快乐融入语文教学》于2012年2月发表在《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上。

闫谨老师的《背影》在项城市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教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八年级十二班李宜晓同学的《我的梦想》在《项城市训》上发表,八年级九班的丁思梦同学优秀诗词作品《春日有感》、发表在项城市《本地头条》上,《无题》、《长相思离别》发表在《项城市文学作品展示墙》上,在我市各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附照片)(四)课题组全体成员去项城职业中专参加项城市教体局组织的第一届名师(学科带头人)培训中参加培训。

成员于景明老师均获得“项城市学科带头人”的称号,成员闫谨获得“项城市首届名师”的称号(还未发证),不仅为我校获得了荣誉,还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影响。

(附照片)(五)课题组主要成员高素洁先后去郑州市参加河南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去洛阳参加由河南省教研室课题专家杨伟东主持的河南省课题研讨会;2016年去周口市文昌中学参加周口市名师培训;成员闫谨于2016年11月22号至24号,应我市教体局课题办负责人胡新颖老师之邀,去三门峡市参加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组织的群文阅读的课题推进会,取到关于群文阅读课题研究的真经,带回来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为我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2017年2月25日课题组成员闫谨去周口十中参加《周口市教育课题研究专题报告会》,与我省教育研究专家申宣成博士请教课题研究中的困扰,让我们课题组能“拨开云雾见日出”。

(附照片)第三章主要结论和研究局限一、研究的主要结论《初中群文阅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让我们探索如何对课内外的文章进行选择、归类,如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顺利结合,如何设置群文阅读的课堂结构,构建一种全新的群文阅读的课堂新模式,基于以上目标,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实施、研究并检验,证明我们该课题的研究科学可行,本研究小组形成的共识与结论如下:1、在选择、归类课内外群文过程中,通常围绕一定的议题,选择相同形式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蕴含的信息量较为丰富,所以这就要求实验教师教给学生采取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强对信息的整合,从多篇文章中获得丰富的信息,以此达到积累相关阅读素材的目的。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若只采用精读的方式,阅读效率较低,所以教师可以提出明确的议题,指导学生采用跳读、默读、浏览等方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类型文章的对比,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方法及写作技巧,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以此实现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提升。

例如学习语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时,教师针对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节群文阅读课,这一单元的课内文章主要有朱自清的《背影》、季羡林《永久的诲》、课外文章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梁晓声《慈母情深》等。

在这节阅读课上,首先教师让学生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针对这几篇文章进行快速浏览,从整体上抓取主要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文章的意思;完成文章的阅读后,教师让学生思考文章的表达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可以了解这文章都是描写亲情的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母亲的真挚的感情,之后针对这几篇课文的对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各自文章思路、写作特点等,经过分析和讨论,这几篇文章语言都比较朴实,通过对一些生活小事的描写,体会了父爱、母爱的伟大。

所以,这一组课内外群文结合在一起的议题就叫“生活琐事表达父爱”。

2、在选择课外文章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喜欢且比较符合议题的文章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在完成阅读时,教师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写读后感,并结合自身的实例,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增强学生的感悟,这更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学生写文章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感染力。

例如在学习语教版七年级下册《犟龟》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一些与其似的童话来读,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小壁虎借尾巴》等等,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对比法进行阅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式结构”的表达方式。

还可通过联想法进行阅读,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通过运用课内阅读中所得到的归类方法去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相关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阅读变得轻松、愉快并且高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通过开展不同文体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各类文体的群文中,摸索出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有效掌握这些阅读方法,并逐步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阅读的愉悦、阅读的享受。

在校园中,我们充分利用校园内有限的教学资源向学生开放图书角,多媒体教室、并举行“书香飘溢校园、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演讲比赛、“高效阅读家”、“课间二十分钟美文诵读、古诗词背诵”、校级作文大赛等活动,大大地激发了过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的兴趣。

通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阅读教育实践活动,端正了学生阅读态度,让学生学会了阅读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4、学校的教研活动是课题研究的肥沃的土壤,把开展课题研究与语文教研工作融为一体,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和课题研究效果。

课题研究开展一年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许多未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转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改进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了,教师的钻研精神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验初、实验末的对比调查,以及九年级的7次中招模拟考试,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面拓宽了,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尤其是实验班(特别是九九班)语文成绩明显提高了,赢得了教育局领导、兄弟学校和学生家长的一致称赞。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参与群文阅读的部分实验教师对群文阅读的课外阅读素材搜集不够及时、教学设计设置不是十分合理,并不能达到通过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2、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仍存在阅读材料单一,阅读资源匮乏现象,他们只会伸手向老师要阅读素材,不会积极主动的查找课外素材。

3、在课题实践开始时,有部分学生不好好配合,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