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教学)PPT课件
费老的一生,学习、实践、著述,孜孜不倦。费老喜欢“跑”路, 他“跑一个地方,写一篇文章”,心血凝聚成《行行重行行》, 这里充溢一个社会学家的思考,张扬着他“志在富民”的愿望。
.
3
关于“美美与共”的背景
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 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 为费老80华诞贺寿。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 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费老总结出了极具美 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这是在提倡一种平和谦虚的文化心态, 不只适合在审美和人文的高层面上处理民族冲突和 文明隔阂,也囊括了我们普通人的待人接物之道和 网际交流。
思考: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极其繁荣,费老为什 么不举出实例? 读者意识!!
【课堂练笔】以中学生的视角,以中日文化交流 为例,证明“美人之美”,达到双赢(美美与共)。
.
13
第6段,与十六字箴言中哪四个字有关?
美美与共!
概括段意: 实现“美美与共”的条件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第七段,概括段意:
提出希望与目标:克服困难,促进人类文化心态 的深刻变革(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建设“和而不同”的美好世界。
一生著述浩繁,其《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
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
政治地位: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副委员长,第六届全 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
2
高山仰止,铭记大师!
江村偶读
费孝通 李白六十二,杜甫五十九。 我年已古稀,虚度岂可究? 梦回苦日短,碌碌未敢休。 文章千古事,万顷一沙鸥。
费孝通(1910-2005)
论述语言特点之一:准_ 确_、__严__谨__
.
16
向大师学论证语言
1.(第3段)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 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 闭关排外的心理。
2.(第7段)但是……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 什么!
论述语言特点之二: _情__理__相__生_
.
17
依据文本讨论
“我们” “今天”
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
+
对异文化,用稳健、理智的
心态审视,要理解,要选择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美人之美
辩证的语言范式:…不是(是)…,应该用…,而不是用…
对我们写作论述文的启示?
.
12
第5段 举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为例。日本“美人之美”, 获得了很多的文化资源,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
14
向大师学论证
1-2段:提出中心论点
明确目的(针对性), 最好有简要阐释
3段:例证,3例,简略。(反)
4-6段:正
论证方法多样 世界
正反对比
4段:说理分析 5段:例证,1例,概述,较详
举例论证 (有详有略)
理论论证
中国
6段:例证,3例,简略
(常态为引证)
7段:提希望,收束
论据后须有分析
世界
段末应有小结(标志词)
.
4
语基积累
一、字音识记
糟粕( zāopò ) 收敛( liǎn)
三个形近字: 潋滟 liàn 眼睑 jiǎn 装殓 liàn
酝酿(yùnniànɡ ) 纷至沓来( tà )
一沓钱 dá
二、词语解释 和而不同:和睦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苟同。同:苟同。 天下大同:一种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社会政治理想。
.
10
文本探究:研读3-6段
1、费老在第2段说“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 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 3 段 又 说 “要达到这样 的境界并不容易” 。 第 3 段 为 证 明 实 现 “ 美 美 与 共 ” 的 艰巨性,论据?论证方法?论证思路? 不能“各美其美”
不能“美人之美” 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
பைடு நூலகம்
.
8
讨论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不同文化一律 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 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内在要求。
.
9
讨论3:下列历史事件是“美美与共”吗?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图国志》) 胡服骑射(战国赵武灵王) 郑和下西洋 丝绸之路
与大师同行,论述自有范
美美与共
费孝通
.
1
杜泽平 2017.04
高山仰止,铭记大师!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
伦敦大学博士,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
士,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获得者。
学术地位: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
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
费孝通(1910-2005)
学的奠基人之一。
.
5
文本探究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本文中心论点?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要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需要“各美 其美,美人之美”,以实现“美美与共,天下 大同”。
.
6
阅读探究:根据1、2自然段,并运用文化生活 与各民族交往的常识,解释十六字箴言。
提示:目的?前提条件?实现的可能性?
既认同欣赏本民族文化,又尊重欣赏异民族 文化,不同民族各自保持平和、谦逊的心态, 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就能处理 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共同促进人类文明 繁荣进步。
.
7
讨论1:为什么要“各美其美”?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每个民族都应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 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 现实中,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 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延续与发展的 精神根基。
病态 文化 心理
发展中国家 闭关排外,极端仇视西方 举 例
发达国家 →妄自尊大,热衷传教推销 论 证
历史上的中国 →盲目崇拜,闭关排外
论证思路:由世界到中国,由普遍到具体,最后提出希望
.
11
第3段,从反面由世界到历史上的中国的错误做 法,最后对“今天的中国学术界”提出希望。 第4段,论证的对象可能应该是?论证的角度? 具体怎么展开?
.
15
向大师学论证语言
1.(第3段)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 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 2.(第3段)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 一股社会潮流。 3.(第5段)当时的日本人是很有“鉴赏力”的…… 4.(第7段)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 和行为方式相抵触。……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 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