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组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各种杂质。
【答】干洁空气,水蒸气(p1)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p3)3、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p4)4、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p5)5、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p7)6、人为污染源按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线源。
按照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可将人为污染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交通污染源三类。
【答】点源、面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p7)7、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__________的综合。
【答】防与治(p19)8、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按其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警报标准。
【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p22)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
【答】最高允许排放速率(p24)10、大众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的项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
【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p25)11、在计算API时,各项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来后,取__________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则该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__________,API<50,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答】最大者;首要污染物(p27)1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主要是__________造成的。
【答】人类活动(p3):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广域性的大气污染()。
C,P3A、一个工厂的污染B、一个城市的污染C、跨行政区划的污染D、全球性的污染2、SO2日平均浓度为0.0525ppm换算为()mg/m3。
CA、1.5B、0.10C、0.15D、025三、名词解释1、环境空气(p1):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2、大气污染(p3):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而且还包括生活活动。
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3、温室效应(p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氟氯碳、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几乎无衰减的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成为温室效应。
4、气溶胶(p4):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是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
5、总悬浮颗粒物(TSP)(p5):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6、可吸入颗粒物(PM10)(p5):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7、一次污染物(p5):从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8、二次污染物(p5):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9、大气污染综合防治(p19):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并加以实施,以期达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22):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允许浓度所作的限制规定。
它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
1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22):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目标,对从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制规定。
是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进行净化装置设计的依据。
1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p22):是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引伸出来的辅助标准,如燃料、原料使用标准、净化装置选用标准、排气筒高度标准及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等。
他们都是为保证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做出的具体技术规定,目的是使生产、设计和管理人员容易掌握和执行。
四、简答题1、简述硫酸烟雾的形成机理。
【答】(p7)硫酸烟雾是由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飘尘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
2、简述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
【答】(p7)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与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紫色或黄褐色),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基硝酸脂(PAN)、酮类及醛类等。
五、论述题1、简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措施有哪些?【答】(p19-p2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
这种综合是立足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之上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措施有: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在进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全面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
2)严格环境管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对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从而协调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等。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等。
5)绿化造林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一、填空题1、燃料按照物理状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气体燃料。
【答】固体燃料,液体燃料(p29)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和热值,这是评价工业用煤的主要指标。
【答】水分、灰分、挥发分(p30)3、灰分是煤中__________矿物物质的总称。
【答】不可燃(p30)4、元素分析是用化学方法测定__________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氮、硫和氧等的含量。
【答】去掉外部水分(p31)5、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硫酸盐硫、__________和元素硫。
【答】有机硫(p31)6、石油是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它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由__________、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的。
【答】链烷烃(p35)7、天然气是典型的气体燃料,它的组成一般由__________ 85%、乙烷10%和丙烷3%等组成。
【答】甲烷(p36)8、燃料燃烧过程中的“三T”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解答】温度;时间;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p39)9、低位发热量可由高位发热量减去___________求得。
【解答】水蒸气的凝结(p39)10、___________是由于气态燃料燃烧形成的颗粒污染物为积碳。
___________是由于在液态燃料燃烧过程中由于高温分解而形成的颗粒污染物。
【解答】积碳,结焦和煤胞(p54)11、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称为烟尘,它包括___________两部分。
【解答】黑烟和飞灰(p55)12、黑烟主要是___________,飞灰主要是燃料所含的___________。
【解答】未燃尽的碳粒,不可燃矿物质微粒(p55)13、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气话潜热称为___________。
【解答】高位发热量(p44)二、选择题1、关于煤的成分表示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P33)A、收到基指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锅炉燃料的实际成分。
B、空气干燥基指以除掉内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即在实验室内进行燃料分析时的试样成分。
C、干燥基指以去掉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
D、干燥无灰基指以去掉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
2、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称为()。
D,p41A、理论空气量B、实际空气量C、空气过剩系数D、空燃比三、名词解释1、空气过剩系数(p41):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量,并把实际空气量V n与理论空气量0V之比定义为空气过剩系数α。
a2、空燃比(p41):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随着燃料中氢相对含量的减少,碳相对含量的增加,理论空燃比随之减小。
3、理论烟气体积(p45):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以0V表示。
烟气成分主要是CO2、SO2、N2和水蒸气。
fg4、有机污染物(p59):有机污染物常常指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燃烧不完全的结果。
四、简答题1、燃料完全燃烧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p37-p39)①空气条件:提供充足的空气;但是空气量过大,会降低炉温,增加热损失②温度条件:达到燃料的着火温度③时间条件:燃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应超过燃料燃烧所需时间④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燃料与氧充分混合五、计算1、例2-3。
内容有所改动。
2、课后题:2-1、2-2、2-3。
内容有所改动。
【2.1】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85.5% H:11.3% O:2.0% N:0.2% S:1.0%,试计算:1)燃油1kg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2)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燃油含:重量(g)摩尔数(mol)需氧数(mol)C 855 71.25 71.25H 113 56.5 28.25S 10 0.3125 0.3125O 20 0.625 -0.625N 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8.25+0.3125-0.625=99.1875mol/kg设干空气O 2:N 2体积比为1:3.78,则理论空气量99.1875×4.78=474.12mol/kg 重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