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1.总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市燃气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燃气管网建设加快,燃气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到2006年,全国城市燃气管道长度已达18.95万公里,其中:人工气5.05万公里,液化石油气1.75万公里,天然气12.15万公里。

我国城市燃气发展的基础是人工煤气,特别是八十年代的燃气发展遵循“多种气源,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方针,提出“优先使用天然气,大力发展煤制气,积极回收工矿燃气,合理利用液化石油气,适当发展油制气”的燃气发展方向,发展了一批以人工制气、余气利用为主的城市燃气,相应建设了相当数量的城市燃气管网。

因局限于当时的管道技术和管材的使用,有的城市采用了灰口铸铁管和落后的管接方式及防腐措施,敷设的埋地管道都已进入“老龄期”。

由于管道老化和腐蚀,缺乏科学的管理维护,以及不可预见因素,致使管道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根据我国一些城市公布的统计结果,燃气事故已经成为继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之后的第三大伤亡事故,燃气安全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强调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加大城市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强化应急处置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有序的运行。

”全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城市燃气专项治理,重点要抓好燃气管道的安全,特别对一些城市和地区违章占压管道,形成事故隐患的;未经许可在燃气管网范围内野蛮施工,易造成挖断燃气管道酿成事故的;一些城市燃气管网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改造留下事故隐患的,要采取切实防范措施。

为确保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供气,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市燃气事业的健康发展,特编制《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2008年-2010年)》。

1.1规划依据1.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曾培炎副总理视察北京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时的讲话。

3.汪光焘部长在全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1991年3月30日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令第10号)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5.城市燃气管理办法(1997年12月23日建设部令第62号)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令第373号)7.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2001年8月2日国务院令第313号)8.关于加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2004)105号,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9.全国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1999年8月建设部全国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办公室)10.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2004年4月建设部)11.城市燃气行业“十五”技术进步发展规划(2001年10月建设部、中国城市燃气协会)12.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建综函[2004]177号)13.各省、市、自治区《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报告(2004年)1.2规划原则1.贯彻国家颁布的有关城市燃气安全监管的规定和办法,执行国家有关城市燃气的规范和标准。

2.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编制规划。

3.实事求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燃气管道改造规划的目标。

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和推荐使用经济适用的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1.3规划范围1.全国地级以上设市城市2.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燃气管道3.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4.因燃气发展,天然气进入城市后需要改造的管道城市大规模利用天然气后,扩大用气量,原来的管网不能适应天然气发展的需要;原有人工气的压力级制不能满足天然气管网输配的要求;原有人工气的管道技术,如管道接口形式(承插口)、管材选择、防腐方法等不符合天然气使用的需要。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2.全国城市燃气发展概况到2006年,全国城市燃气供应状况,见图1。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9192939495969798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燃气消费量1012K J图1 全国城市燃气供气状况图从上述图表数据可见:1.城市燃气发展较快,尤其是近几年增长幅度更大,城市用气人口及燃气用气普及率有较大的提高。

2.人工制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多种气源相互并存,共同发展。

3.近阶段内,液化石油气仍占相当比重,许多城市尤其中小城市主要是通过瓶装使用液化石油气普及城市燃气。

天然气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4.从城市燃气的发展趋势而言:人工制气的发展势头将逐渐减弱;液化石油气在一定时期内还占有一定的位置,但发展速度将会减慢;而天然气将随着我国的西气东输、中亚及俄气南供、引进液化天然气、近海气登陆以及煤层气开发等战略部署的实施,将得到飞速的发展。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3.全国城市燃气管网状况到2006年,全国城市燃气管道发展状况,见图2。

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1000001100001200001300009192939495969798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管道长度(公里)图2 全国城市管道发展状况图当前城市燃气行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城市燃气主要气源的局面,将随着天然气在城市中的迅速增长,会有根本性转变。

原适用于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城市燃气输配系统需要进行转换,城市内除旧有管网需要改造之外,还将新建大量城市燃气管网。

到2006年全国城市燃气行业管道长度为18.95万公里。

2002年至2006年,城市燃气管道年增长1.42~2.74万公里。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4. 现有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4.1 城市燃气管道事故及分析城市燃气管网在生产运行中,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影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长春市仅2002年冬至2003年春,老管线及附属设施发生严重漏气事故464起,造成11人死亡、17人中毒,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哈尔滨市2000年至2004年由于灰口铸铁管断裂、接口密封不严、管道腐蚀泄漏发生较大事故134起,造成7人死亡、81人中毒。

由于重庆市燃气管道埋设时间较长,管道的防腐层失效以及未采取阴极保护措施引起的管道腐蚀成为燃气管道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从长沙市的燃气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来看,人为造成的破坏性事故占首位,而管道的腐蚀破坏占第二位。

同时因管材的原因造成的燃气事故,也不容忽视。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到2002年包括由于无规范的施工操作;强行挖掘打桩;施工时的地质爆破影响;施工造成的地质沉降;未与燃气公司协调的盲目施工;燃气管道资料和标志不清;设计及施工中的缺陷;管材选择不当;巡线工作未能及时发现;违章占压;重型车辆违章通行;交通道路变化造成燃气管道受辗压;自然灾害(火灾、水灾、地震、暴雨);地质沉降及滑坡;绿化植物对管道的影响等因素所引发的安全事故约占地下燃气管道事故的51.5%,2003年以后增长到62.8%。

城市地下燃气管道受第三方影响的事故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的主要因素。

根据美国对长输燃气管道的事故统计与分析,造成管道事故率的主要原因为:外力破坏占53.5%,腐蚀原因占16.6%,材料缺陷占16.9%,其它为13%。

综合我国各城市发生的燃气管道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力破坏和腐蚀两大因素。

4.2 燃气管道安全性检验标准和评估为保证在役管道运行的安全可靠,在对管道存在安全隐患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估研究和在役管道的适用性评估等安全检测评价。

安全评估主要包括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估、剩余寿命预测、覆盖层及管体损伤评估等。

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定量地确定管道缺损严重程度与管道运行状况的关系,为管道的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管道风险评估是利用管道运行的现场及历史统计资料,采取专家系统分解评分,通过计算确定整个管道系统或某段管道的相对风险系数,对各个管段进行风险排序,确定可能导致管道事故和预防潜在事故的手段,对管道的寿命进行评估和预测,最终确定现役管道安全运行的参数范围和维修方案。

管道风险评估通常以第三方破坏因素、腐蚀因素、设计因素、施工错误指数、操作错误指数、维护错误指数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也常按风险的可能性分为频繁,很可能、有时、极少和不可能五个等级,根据风险的等级和事故的严重性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役管道的适用性评估是以含缺陷的管道是否适合继续使用和如何继续使用的定量评估。

适用性评估可按四种情况分别处理:对安全生产不造成危害的缺陷允许存在;对安全生产虽不造成危害,但会进一步扩展的缺陷,需做寿命预测,并允许在监控下使用;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含缺陷管道降级使用时可以保证安全,可降低使用;含有对安全可靠性构成威胁的缺陷,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更换或改造。

对于管道的管体腐蚀损伤,金属腐蚀性评价以及防腐覆盖层检测的安全评估可参照下列标准规定:《钢质管道管体腐蚀损伤评价方法》SY/T615-95《埋地钢质管道沥青防腐大修理技术规定》SY/T5918-94。

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检验检测与评估方法,可按图3所示程序进行:图3 管道检测及安全评价程序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5. 城市燃气管网改造任务和目标5.1 规划期限2008年至2010年5.2规划范围和内容本规划范围,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1个城市。

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注:其中河南省济源市、新疆自治区石河子市为省直辖县级市、敦煌为旅游县级市。

5.2.1《规划》调查的全国城市(地级市以上)燃气管道现状本规划统计,截至2004年。

现有燃气管道总长110894.15公里其中:钢管长64462.72公里球墨铸铁管长3456.76公里灰口铸铁管长28751.41公里PE管长14223.26公里其中:使用了15年以上管长26670.54公里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存在严重隐患的管长21866.63公里。

(注:使用15年以上和存在严重隐患的管道,存在双重部分重复的情况)。

详见表4。

全国城市(地级市以上)燃气管道现状统计表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全国城市燃气管网改造规划5.2.2改造规划任务及投资本规划需要改造的管长30900.76公里。

本规划需要的总投资1760496.89万元。

相关主题